2019/03/20 积累三

今天来了解下这两个词:缓存和哈希(没错,又开会了)。
其实这关于这两个词我是有一些了解的,但是总归不够,再说还是好久之前的事情了-。 -
我先说说我的了解吧:
缓存:比如数据库查询数据的时候,永远不会直接到里面进行查询(这个是最后一步),而是在缓存里面进行查询(当然这期间还会有其他操作),缓存查不到才会进行最后一步,当然,浏览器等等其他方面都有缓存。这个适用于性能方面的考虑的技术;
哈希:之前上学那会就知道什么哈希算法,大体是一个键值对的加密方式,是通过记录位置来定位value,查询起来速度比较快。其中哈希的应用比如MD5加密:
大家都知道桌面上的东西都可以用记事本打开,比如一张显示小猪的图片用记事本打开是 333;
那么我用 333*3=999;
那么再用照片浏览的方式打开这张图片的时候很有可能显示小鸡(只是打个比方)或者直接显示乱七八糟的东西。
那么 3 就是你对这个照片进行的加密操作(当然,加密肯定不是那么简单,要不然很容易就被人家破解了,这里只是打个比方,明白机制就好)。
如果别人不知道你是
3的方式来加密的,那么永远不会知道这个照片上显示的是小猪…
好了 我所知道的全部说出来了(再次吐槽自己基础的计算机知识有多烂!)
下面开始学习:
哈希https://www.cnblogs.com/coder2012/p/3954736.html
基本概念
  Hash,一般翻译做“散列”,也有直接音译为“哈希”的。那么哈希函数的是什么样的?大概就是 value = hash(key),我们希望key和value之间是唯一的映射关系。
  大家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哈希表(Hash table,也叫散列表),是根据关键码值(Key value)而直接进行访问的数据结构,通过把关键码值映射到表中一个位置来访问记录,以加快查找的速度,这个映射函数叫做哈希函数或散列函数。
  实际中的Hash主要有两种应用:加密和压缩。在加密方面,Hash哈希是把一些不同长度的信息转化成杂乱的128位的编码,这些编码值叫做HASH值,最广泛应用的Hash算法有MD4、MD5、SHA1。在压缩方面,Hash哈希是指把一个大范围映射到一个小范围,往往是为了节省空间,使得数据容易保存。
Hash的特点
  主要原理就是把大范围映射到小范围,因此输入范围必须和小范围相当或者比它更小,否则增加冲突。
  Hash函数逼近单向函数,所以可以用来对数据进行加密。(单项函数:如果某个函数在给定输入的时候,很容易计算出其结果来;而当给定结果的时候,很难计算出输入来)
  不同的应用对Hash函数有着不同的要求:用于加密的Hash函数主要考虑它和单项函数的差距,而用于查找的Hash函数主要考虑它映射到小范围的冲突率。
Hash算法
  Hash的产生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基本方法:加法、乘法和移位。
  加法哈希是通过遍历数据中的元素然后每次对某个初始值进行加操作,其中加的值和这个数据的一个元素相关。

/********************************
*加法哈希
*@key 输入字符串
*@prime 素数
********************************/
int additiveHash(string key, int prime)
{
int hash, i;
for(hash = key.length(), i = 0; i < key.length(); ++i)
{
hash += int(key.at(i));
}
return (hash%prime);
}

乘法哈希是通过遍历数据中的元素然后每次对初始值进行乘法操作,其中乘的值无需和数据有关系。

/********************************
*乘法哈希
*@key 输入字符串
@prime 素数
********************************/
int bernstein(string key)
{
int hash, i;
for(hash = 0, i = 0; i < key.length(); ++i)
{
hash = 33
hash + int(key.at(i));
}
return hash;
}

/********************************
*32位FNV算法(乘法)
*@key 输入字符串
*@prime 素数
********************************/
int M_SHIFT = 0;
int M_MASK = 0x8765fed1;
int FNVHash(string key)
{
int hash = (int)2166136261L;
for(int i = 0; i < key.length(); ++i)
{
hash = (hash * 16777619)^int(key.at(i));
}
if(M_SHIFT == 0)
return hash;
return (hash ^ (hash >> M_SHIFT)) & M_MASK;
}

在JAVA中,哈希函数使用的就是乘法哈希:

/**

  • JAVA自己带的算法
    */
    public static int java(String str) {
    int h = 0;
    int off = 0;
    int len = str.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 i++)
    {
    h = 31 * h + str.charAt(off++);
    }
    return h;
    }

移位哈希是通过遍历数据中的元素然后每次对初始值进行移位操作。

/********************************
*旋转哈希(移位)
*@key 输入字符串
*@prime 素数
********************************/
int rotatingHash(string key, int prime)
{
int hash, i;
for(hash = key.length(), i = 0; i < key.length(); ++i)
{
hash = (hash << 4)^(hash >> 28)^int(key.at(i));
}
return (hash%prime);
}

实际情况下,很多哈希函数都是包含加法、乘法和移位操作来实现的,例如MD5。
缓存https://www.cnblogs.com/chenqf/p/6386163.html
前言
Http 缓存机制作为 web 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从事 Web 开发的同学们来说,应该是知识体系库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同时对于有志成为前端架构师的同学来说是必备的知识技能。
但是对于很多前端同学来说,仅仅只是知道浏览器会对请求的静态文件进行缓存,但是为什么被缓存,缓存是怎样生效的,却并不是很清楚。
在此,我会尝试用简单明了的文字,像大家系统的介绍HTTP缓存机制,期望对各位正确的理解前端缓存有所帮助。

在介绍HTTP缓存之前,作为知识铺垫,先简单介绍一下HTTP报文
HTTP报文就是浏览器和服务器间通信时发送及响应的数据块。
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数据,发送请求(request)报文;服务器向浏览器返回数据,返回响应(response)报文。
报文信息主要分为两部分
1.包含属性的首部(header)--------------------------附加信息(cookie,缓存信息等)与缓存相关的规则信息,均包含在header中
2.包含数据的主体部分(body)-----------------------HTTP请求真正想要传输的部分

缓存规则解析
为方便大家理解,我们认为浏览器存在一个缓存数据库,用于存储缓存信息。
在客户端第一次请求数据时,此时缓存数据库中没有对应的缓存数据,需要请求服务器,服务器返回后,将数据存储至缓存数据库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缓存有多种规则,根据是否需要重新向服务器发起请求来分类,我将其分为两大类(强制缓存,对比缓存)
在详细介绍这两种规则之前,先通过时序图的方式,让大家对这两种规则有个简单了解。
已存在缓存数据时,仅基于强制缓存,请求数据的流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已存在缓存数据时,仅基于对比缓存,请求数据的流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缓存机制不太了解的同学可能会问,基于对比缓存的流程下,不管是否使用缓存,都需要向服务器发送请求,那么还用缓存干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暂且放下,后文在详细介绍每种缓存规则的时候,会带给大家答案。
我们可以看到两类缓存规则的不同,强制缓存如果生效,不需要再和服务器发生交互,而对比缓存不管是否生效,都需要与服务端发生交互。
两类缓存规则可以同时存在,强制缓存优先级高于对比缓存,也就是说,当执行强制缓存的规则时,如果缓存生效,直接使用缓存,不再执行对比缓存规则。

强制缓存
从上文我们得知,强制缓存,在缓存数据未失效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缓存数据,那么浏览器是如何判断缓存数据是否失效呢?
我们知道,在没有缓存数据的时候,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数据时,服务器会将数据和缓存规则一并返回,缓存规则信息包含在响应header中。
对于强制缓存来说,响应header中会有两个字段来标明失效规则(Expires/Cache-Control)
使用chrome的开发者工具,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对于强制缓存生效时,网络请求的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xpires
  Expires的值为服务端返回的到期时间,即下一次请求时,请求时间小于服务端返回的到期时间,直接使用缓存数据。
不过Expires 是HTTP 1.0的东西,现在默认浏览器均默认使用HTTP 1.1,所以它的作用基本忽略。
另一个问题是,到期时间是由服务端生成的,但是客户端时间可能跟服务端时间有误差,这就会导致缓存命中的误差。
所以HTTP 1.1 的版本,使用Cache-Control替代。

Cache-Control
Cache-Control 是最重要的规则。常见的取值有private、public、no-cache、max-age,no-store,默认为private。
private: 客户端可以缓存
public: 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都可缓存(前端的同学,可以认为public和private是一样的)
max-age=xxx: 缓存的内容将在 xxx 秒后失效
no-cache: 需要使用对比缓存来验证缓存数据(后面介绍)
no-store: 所有内容都不会缓存,强制缓存,对比缓存都不会触发(对于前端开发来说,缓存越多越好,so…基本上和它说886)

举个板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Cache-Control仅指定了max-age,所以默认为private,缓存时间为31536000秒(365天)
也就是说,在365天内再次请求这条数据,都会直接获取缓存数据库中的数据,直接使用。

对比缓存
对比缓存,顾名思义,需要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可以使用缓存。
浏览器第一次请求数据时,服务器会将缓存标识与数据一起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将二者备份至缓存数据库中。
再次请求数据时,客户端将备份的缓存标识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缓存标识进行判断,判断成功后,返回304状态码,通知客户端比较成功,可以使用缓存数据。

第一次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次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两图的对比,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在对比缓存生效时,状态码为304,并且报文大小和请求时间大大减少。
原因是,服务端在进行标识比较后,只返回header部分,通过状态码通知客户端使用缓存,不再需要将报文主体部分返回给客户端。
对于对比缓存来说,缓存标识的传递是我们着重需要理解的,它在请求header和响应header间进行传递,
一共分为两种标识传递,接下来,我们分开介绍。

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
Last-Modified:
服务器在响应请求时,告诉浏览器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f-Modified-Since:
再次请求服务器时,通过此字段通知服务器上次请求时,服务器返回的资源最后修改时间。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现有头If-Modified-Since 则与被请求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进行比对。
若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大于If-Modified-Since,说明资源又被改动过,则响应整片资源内容,返回状态码200;
若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小于或等于If-Modified-Since,说明资源无新修改,则响应HTTP 304,告知浏览器继续使用所保存的cach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tag / If-None-Match(优先级高于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
Etag:
服务器响应请求时,告诉浏览器当前资源在服务器的唯一标识(生成规则由服务器决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f-None-Match:
再次请求服务器时,通过此字段通知服务器客户段缓存数据的唯一标识。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现有头If-None-Match 则与被请求资源的唯一标识进行比对,
不同,说明资源又被改动过,则响应整片资源内容,返回状态码200;
相同,说明资源无新修改,则响应HTTP 304,告知浏览器继续使用所保存的cach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对于强制缓存,服务器通知浏览器一个缓存时间,在缓存时间内,下次请求,直接用缓存,不在时间内,执行比较缓存策略。
对于比较缓存,将缓存信息中的Etag和Last-Modified通过请求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校验,返回304状态码时,浏览器直接使用缓存。

浏览器第一次请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浏览器再次请求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