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和UDP的区别

参考回答:

(1)TCP是面向连接的,udp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前不需要先建立链接。

(2)TCP提供可靠的服务。也就是说,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且按序到达;UDP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 并且因为tcp可靠,面向连接,不会丢失数据因此适合大数据量的交换。

(3)TCP是面向字节流,UDP面向报文,并且网络出现拥塞不会使得发送速率降低(因此会出现丢包,对实时的应用比如IP电话和视频会议等)。

(4)TCP只能是1对1的,UDP支持1对1,1对多。

(5)TCP的首部较大为20字节,而UDP只有8字节。

   序列号seq:占4个字节,用来标记数据段的顺序,TCP把连接中发送的所有数据字节都编上一个序号,第一个字节的编号由本地随机产生;给字节编上序号后,就给每一个报文段指派一个序号;序列号seq就是这个报文段中的第一个字节的数据编号。

   确认号ack:占4个字节,期待收到对方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序列号表示报文段携带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编号;而确认号指的是期望接收到下一个字节的编号;因此当前报文段最后一个字节的编号+1即为确认号。

 

字段含义
URG紧急指针是否有效。为1,表示某一位需要被优先处理
ACK确认号是否有效,一般置为1
PSH提示接收端应用程序立即从TCP缓冲区把数据读走
RST对方要求重新建立连接,复位
SYN请求建立连接,并在其序列号的字段进行序列号的初始值设定。建立连接,设置为1
FIN希望断开连接

 

 

================================================================================================

一、TCP连接的过程

1、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2、为什么要进行三次握手

3、为什么不能要四次挥手

4、

二、TCP提供可靠服务的7种机制

1、检验和 

TCP检验和的计算与UDP一样,在计算时要加上12byte的伪首部,检验范围包括TCP首部及数据部分,但是UDP的检验和字段为可选的,而TCP中是必须有的。

计算方法为:在发送方将整个报文段分为多个16位的段,然后将所有段进行反码相加段,将结果存放在检验和字中,接收方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如最终结果为检验字段所有位是全1则正确(UDP中为0是正确),否则存在错误。 

2、序列号 

TCP将每个字节的数据都进行了编号,这就是序列号。 
序列号的作用: 
a、保证可靠性(当接收到的数据总少了某个序号的数据时,能马上知道) 
b、保证数据的按序到达 
c、提高效率,可实现多次发送,一次确认 
d、去除重复数据 
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确认应答处理、重发控制以及重复控制等功能都可以通过序列号来实现 

3、确认应答机制(ACK) 

接收方对于按序到达的数据会进行确认,当标志位ACK=1时确认首部的确认字段有效。进行确认时,确认字段值表示这个值之前的数据都已经按序到达了。而发送方如果收到了已发送的数据的确认报文,则继续传输下一部分数据;而如果等待了一定时间还没有收到确认报文就会启动重传机制。 
正常情况下的应答机制: 
 

4、超时重传机制 

当报文发出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未收到接收方的确认,发送方就会进行重传(通常是在发出报文段后设定一个闹钟,到点了还没有收到应答则进行重传),其基本过程如下: 
 
当然,未收到确认不一定就是发送的数据包丢了,还可能是确认的ACK丢了: 
 
当接收方接收到重复的数据时就将其丢掉,重新发送ACK。而要识别出重复的数据,就要用到前面提到的序列号了,利用序列号很容易就可以做到去重的效果。 

重传时间的确定:报文段发出到收到应答中间有一个报文段的往返时间RTT,显然超时重传时间RTO会略大于这个RTT,TCP会根据网络情况动态的计算RTT,即RTO是不断变化的。在Linux中,超时以500ms为单位进行控制,每次判定超时重发的超时时间都是500ms的整数倍。其规律为:如果重发一次仍得不到应答,就等待2*500ms后再进行重传,如果仍然得不到应答就等待4*500ms后重传,依次类推,以指数形式递增,重传次数累计到一定次数后,TCP认为网络或对端主机出现异常,就会强行关闭连接。

5、连接管理机制 

连接管理机制即TCP建立连接时的三次握手和断开连接时的四次挥手。 

6、流量控制 

接收端处理数据的速度是有限的,如果发送方发送数据的速度过快,导致接收端的缓冲区满,而发送方继续发送,就会造成丢包,继而引起丢包重传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因此TCP支持根据接收端的处理能力,来决定发送端的发送速度,这个机制叫做流量控制。 

在TCP报文段首部中有一个16位窗口长度,当接收端接收到发送方的数据后,在应答报文ACK中就将自身缓冲区的剩余大小,放入16窗口大小中。这个大小随数据传输情况而变,窗口越大,网络吞吐量越高,而一旦接收方发现自身的缓冲区快满了,就将窗口设置为更小的值通知发送方。如果缓冲区满,就将窗口置为0,发送方收到后就不再发送数据,但是需要定期发送一个窗口探测数据段,使接收端把窗口大小告诉发送端。 
其过程如下: 
 
注意:窗口大小不受16位窗口大小限制,在TCP首部40字节选项中还包含一个窗口扩大因子M,实际窗口大小是窗口字段的值左移M位。

7、拥塞控制 

流量控制解决了两台主机之间因传送速率而可能引起的丢包问题,在一方面保证了TCP数据传送的可靠性。

然而如果网络非常拥堵,此时再发送数据就会加重网络负担,那么发送的数据段很可能超过了最大生存时间也没有到达接收方,就会产生丢包问题。 为此TCP引入慢启动机制,先发出少量数据,就像探路一样,先摸清当前的网络拥堵状态后,再决定按照多大的速度传送数据。 

此处引入一个拥塞窗口: 
发送开始时定义拥塞窗口大小为1;每次收到一个ACK应答,拥塞窗口加1;而在每次发送数据时,发送窗口取拥塞窗口与接送端接收窗口最小者。 
慢启动:在启动初期以指数增长方式增长;设置一个慢启动的阈值,当以指数增长达到阈值时就停止指数增长,按照线性增长方式增加;线性增长达到网络拥塞时立即“乘法减小”,拥塞窗口置回1,进行新一轮的“慢启动”,同时新一轮的阈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慢启动”机制可用图表示:

二、现在开源程序中UDP实现可靠传输的方式

1、RUDP(Reliable User Datagram Protocol)

RUDP 提供一组数据服务质量增强机制,如拥塞控制的改进、重发机制及淡化服务器算法等,从而在包丢失和网络拥塞的情况下, RTP 客户机(实时位置)面前呈现的就是一个高质量的 RTP 流。在不干扰协议的实时特性的同时,可靠 UDP 的拥塞控制机制允许 TCP 方式下的流控制行为。

2、RTP(Real Time Protocol)

RTP为数据提供了具有实时特征的端对端传送服务,如在组播或单播网络服务下的交互式视频音频或模拟数据。

应用程序通常在 UDP 上运行 RTP 以便使用其多路结点和校验服务;这两种协议都提供了传输层协议的功能。但是 RTP 可以与其它适合的底层网络或传输协议一起使用。如果底层网络提供组播方式,那么 RTP 可以使用该组播表传输数据到多个目的地。

RTP 本身并没有提供按时发送机制或其它服务质量(QoS)保证,它依赖于底层服务去实现这一过程。 RTP 并不保证传送或防止无序传送,也不确定底层网络的可靠性。 RTP 实行有序传送, RTP 中的序列号允许接收方重组发送方的包序列,同时序列号也能用于决定适当的包位置,例如:在视频解码中,就不需要顺序解码。

3、UDT(UDP-based Data Transfer Protocol)

基于UDP的数据传输协议(UDP-basedData Transfer Protocol,简称UDT)是一种互联网数据传输协议。UDT的主要目的是支持高速广域网上的海量数据传输,而互联网上的标准数据传输协议TCP在高带宽长距离网络上性能很差。

顾名思义,UDT建于UDP之上,并引入新的拥塞控制和数据可靠性控制机制。UDT是面向连接的双向的应用层协议。它同时支持可靠的数据流传输和部分可靠的数据报传输。由于UDT完全在UDP上实现,它也可以应用在除了高速数据传输之外的其它应用领域,例如点到点技术(P2P),防火墙穿透,多媒体数据传输等等。

 

参考连接:

tcp如何实现可靠传输:https://blog.csdn.net/xuzhangze/article/details/80490362

UDP如何实现可靠传输:https://www.jianshu.com/p/6c73a4585eba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两种不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它们在网络通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具有以下主要区别: 1. 连接性: - TCP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在数据传输之前会建立一个稳定的连接。这种连接保证了数据能够可靠地传输,因为TCP会通过确认应答、重传机制等确保数据包能够完整无误地到达目的地。 - UDP是无连接的协议,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发送方将数据发送出去,但并不保证数据一定会到达接收方,也不保证到达的顺序和完整性。 2. 传输可靠性: - 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它通过序列号、确认应答、超时重传和流量控制等机制确保数据包的顺序和完整,丢失或乱序的数据包会被重新传输。 - UDP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它不对数据进行排序、不提供重传机制、也不保证数据包的完整性。 3. 速度: - 由于TCP提供了许多额外的控制机制,所以它的传输速度相对较慢。 - UDP由于省去了这些控制环节,所以在网络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它的传输速度会更快。 4. 使用场景: - TCP适合于对数据传输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和网页浏览等。 - UDP适合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如在线视频、直播、在线游戏和VoIP(Voice over IP)等。 5. 数据报大小: - TCP没有固定大小的数据报,它根据需要分段传输数据。 - UDP发送的数据报有固定的最大长度,即65535字节,包含头部信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