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于对象
1.1 c++对象模型

一、简单对象模型:将指向data member与member function的指针放入到object中,member本身并不放在object中

二、表格驱动对象模型:object’中包含两个指针,分别指向data member table与function member table

三.1 无继承下的C++对象模型
- 非静态数据成员存放在每一个类对象之内
- 静态数据成员存放在所有的类对象之外
- 非静态/静态成员函数都放置在所有的类对象之外
- 虚函数存放分为两个步骤:
- 1.每一个类为每一个虚函数都分别产生一个虚函数的指针,然后将这些指针放在一个虚函数表中(virtual table,vtbl)。虚函数表的第一个位置存放着所指对象的类型,用于运行时类型识别(runtime type identification,RTTI)
- 2.每一个类在内部添加一个指针(vptr),该指针指向于虚函数表

三.2 有继承下的C++对象模型
- 创建一个表,表中存放着指向基类的指针,然后派生类中又存放着这个表的指针
- 如果有虚继承,因为虚继承中只保存一份基类的实例,因此虚继承的子类所属的继承表中都指向同一个基类(虚继承是为了防止菱形继承时产生的数据命名重复)
class istream:virtual public ios{}; //虚继承
class ostream:virtual public ios{}; //虚继承
class iostream:public istream,public ostream{};

四 对象模型如何影响程序
不同的对象模型,会导致“现有的程序代码必须修改”以及“必须加入新的程序代码”两个结果
- 演示案例
- class X定义了一个拷贝构造函数、一个虚析构函数、一个虚函数foo

X foobar()
{
X xx;
X *px = new X;
xx.foo();
px->foo();
delete px;
return xx;
}
因此我们可以将上面的代码在内部可能会被转换为如下形式(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详细介绍每一步操作的用意):
X foobar()
{
//构造_result
//_result用来取代local xx
_result.X::X();
//扩展X *px=new X;
px = _new(sizeof(X));
if (px != 0)
px->X::X();
//扩展xx.foo()但不使用virtual机制
//以_result取代xx
foo(&_result);
//使用virtual机制扩展px->foo()
(*px->vtbl[2])(px);
//扩展delete px
if (px != 0){
(*px->vtbl[1])(px);
_delete(px);
}
//不需要named return statement
//不需要摧毁local objext xx
return;
}
1.2 关键词所带来的差异
struct与class关键字接近,struct的保留可以说是为了方便c语言迁移至c++
1.3 对象的差异
多态继承后,以动物园zooAnimal为例,Bear是其中一种动物,继承代码如下:
class Bear: public ZooAnimal {
public:
Bear();
...
}
则内存布局如下:指针pb覆盖的地址包含整个Bear Object,而指针pz只覆盖了Bear Object的ZooAnimal subobject。
除了ZooAnimal subobject中出现的members,但不能使用指针pz来直接处理Bear的任何members,除非通过virtual机制。

s/
本文围绕C++对象展开,介绍了简单对象模型、表格驱动对象模型,阐述无继承和有继承下的C++对象模型,包括数据成员和函数的存放位置、虚函数的处理等。还说明了对象模型对程序的影响,以及struct与class关键字、多态继承后对象的差异。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