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ClickHouse 中,分区是提升查询性能的核心机制之一,但它的设计逻辑与传统 OLAP 引擎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从分区规则、目录命名、合并过程到开发实践,全面解析 ClickHouse 的分区机制,帮助你合理设计分区策略,避免常见陷阱。
一、前言:分区的核心作用与特殊性
ClickHouse 的分区功能仅由 MergeTree 家族表引擎支持,其本质是对本地数据的纵向切分——通过将数据按规则划分为独立的分区目录,实现查询时的分区过滤,减少无效数据扫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 分区≠分片(Shard):分区是单节点内的数据切分,而分片是多节点间的横向扩展,二者作用维度不同。
- 分区依赖数据写入动态创建:不同于多数 OLAP 引擎在表创建时预建分区,ClickHouse 的分区仅在数据写入时生成,无数据则无分区。
本文将围绕以下四个核心点展开:分区规则、分区目录命名、合并过程、开发实践注意事项。
二、数据分区规则:分区键如何决定分区 ID?
分区的核心是分区键(PARTITION BY 表达式),它决定了数据如何划分到不同分区,而每个分区的唯一标识是分区 ID。分区键支持单个或多个字段(通过元组组合),分区 ID 的生成逻辑根据字段类型分为四类:
1. 不指定分区键
若未通过 PARTITION BY 声明分区,则默认分区名为 all,所有数据均写入该分区。
2. 整数类型作为分区键
当分区键为整数(兼容 UInt64、有符号/无符号整数),且无法转换为 YYYYMMDD 格式的日期时,分区 ID 直接为整数字符串。
例如:PARTITION BY age,当 ag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23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