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晶科技是一家以量子点新材料为技术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一年多前在杭州总部接受采访时,公司仅在办公楼的一楼有几间实验室和车间。日前,上海证券报“2019新三板万里行”调研团队再次走进纳晶科技,公司已经在浙江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有了自己的材料生产基地。
短短1年左右的时间,纳晶科技发生了哪些变化?作为显示器行业的“新宠”,量子点技术又在哪些商业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应用,是否为纳晶科技带来了利润增长点?
接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在纳晶科技的材料生产基地,公司总经理高磊生向记者介绍,该材料生产基地释放全部产能后,公司量子点材料的年产能将达到150吨量子点浓缩液,相当于2500万台55寸电视机的总需求,完全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进入国内发展的第10个年头,纳晶科技实现了量子点膜的批量供货,离量子点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越来越近了。”高磊生说。
不久前,小米电视发布了新的小米电视5系列,其卖点是采用量子点面板,覆盖NTSC 108%色域,色域宽广、颜色纯净。根据CINNO Research产业资讯的调查信息,全球2018年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的电视机品牌为三星、LG、TCL、海信和索尼,其中,三星、TCL、海信都采用了量子点技术。
“从技术上说,量子点显示可以分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两个阶段。光致发光方案已经工业化,主要是在液晶显示(LCD)中引入量子点光转换膜,色域可以超过NTSC 100%,比OLED还要高。”高磊生阐述量子点技术的优势。
目前,量子点膜逐渐成为高端LCD的标配产品。光致发光量子点的终极产品,即量子点封装LED(也叫QD-LED),通过近2年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
随着电致发光方案不断成熟并进军LCD市场,目前电致发光方案相对成熟的是OLED显示。OLED显示在小尺寸市场增长迅速,尤其在高端手机的应用已经得到行业认可。但OLED在大尺寸显示中的份额很小,主要受限于成本及产品稳定性。“基于OLED的上述劣势,纳晶科技将目光锁定在了量子点的电致发光QLED技术上,并投入了许多精力在低成本的溶液法制备QLED上。目前,电致发光QLED已经成为许多显示器主流生产厂商的战略发展方向,三星就是其中之一。”高磊生说。
拓展更广的市场
除了电视屏幕的商业应用领域,纳晶科技还在探索量子点技术在显示器领域更多的市场空间,PurePad便是最近1年来公司探索量子点技术更多商业化应用的主要成果。
据纳晶科技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6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第五届亚洲消费电子展上,公司携量子点舒眼平板PurePad参展。展会现场,工作人员展示了PurePad与其他Pad的对比,在直观感受上,PurePad的色彩表现力更好、更清晰,不少参观者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两个平板放的是同一张图片吗?”“你们是不是修图了?”纳晶科技工作人员解释道,将高标准量子点显示技术引入PurePad,其拥有157%(BT.709标准)的高色域,色彩更加纯净鲜艳,色彩表现更具张力,优于市面上的一般液晶显示屏以及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
除了色彩上的优势,PurePad更具护眼功效,在青少年儿童护眼类平板电脑中极具市场前景。基于量子点可调制技术,纳晶科技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经过近千人次的人眼视功能实验,为青少年儿童定制开发了更科学健康的光谱能量与光强分布,经专业检测,纳晶量子点舒眼屏(纳晶QD屏)VICO值达1.97,视觉舒适度达A级,视觉舒适度优于普通平板。
在生产现场,纳晶科技技术人员向记者阐释了该技术原理和应用前景:“量子点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无机纳米晶体,因其发光颜色色纯度高、连续可调等优秀的光学特征,所以能运用于显示、传感器、太阳能、医学以及电致照明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尽快占领显示市场
去年来到纳晶科技,高磊生告诉记者,目前量子点技术正处于应用的“爆发前夜”。1年过去了,纳晶科技不断推进量子点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使之离真正爆发更近了一步。
纳晶科技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5050.56万元,同比增长22.76%;实现净利润-1149.79万元,同比减亏。今年三季报显示,纳晶科技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17.16万元,同比增长191.88%;实现净利润-47.19万元。
对于营收增长、净利润亏损的业绩情况,高磊生解释:“我们目前更关注销售收入的增长,而不追求更高的利润,原因在于要让量子点技术在市场上为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扩大量子点电视在商业领域的占有率,未来才可能带来更多的利润。”
对于量子点技术能否在显示器领域大规模应用的质疑,高磊生表示,目前公司不遗余力地扩大量子点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就是希望消费者能够尽快接受并认可量子点电视。“新进入电视领域的企业是我们的目标客户,公司在手订单在不断增长。在量子点技术方面,我们具有很强的技术护城河,这方面我们并不担心。唯一担心的是,会不会有新的显示技术出现替代量子点技术,因此要尽快占领市场,这才是明智之举。”
来源: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