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网页上,尤其是导航栏文字与文字之间,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有分隔符,也就是文字之间的一个小竖线,这个小小的分隔符,每个网站都有不同的样式,常用的写法就是用标签的边框,这个写法也比较简单,用起来也方便,但是,却满足不了越来越绚丽的网页,很多情况下用标签的边框是写不出来现有要的样式的,那就需要其他的写法,下面总结一些常见的,如有不足或者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标签边框.
这个写法比较简单,不需要额外增加HTML页面的结构,给标签一个左边框或者右边框,用css修饰一下即可。
2、|
这种写法就需要额外增加HTML页面结构了,也就是需要添加额外的标签,当然,这个标签不仅限于span,p、i…标签都行,在标签里面写上一个键盘上就有的竖线即可,然后用css修饰一下,这种写法适合一些分隔符较小,而且简单的地方。
3、伪元素
很多时候,上面的两种方式并不能满足要求,不管是大小还是位置,都不能随意控制,即使能写出来,也会比较麻烦,这时候,就需要伪元素了。用伪元素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css控制位置,大小,样式等,而且代码写起来也简单。
代码示例:
<style>
a + a:before {
content: "";
font-size: 0;
padding: 10px 3px 1px;
margin-left: 6px;
border-left: 1px solid grey;
}
</style>
<a href="">登陆</a><a href="">注册</a>
效果:
4、背景图片
有一些比较华丽的网站,分隔符也是做得很漂亮,各种好看的样子,纯css很多时候就写不出来,而且各个浏览器不同,加载出来的样式也会有些差异,这个时候就需要图片了,将UI设计的图片添加为标签的背景样式,正常格式的图片(如:jpg,png,gif等)在各个浏览器上都是没有兼容问题的,网速好的话,都能加载出一样的样式。
5、代码
在阿里巴巴矢量图标库等网站上有很多小图标的代码,自己想要什么样子的,就去上边下载人家写好的,当然了,一些大神也可以自己写,这些都是没问题的。
补充:
a + a:before
表示:每两个a
的组合,第二个a
之前加上分隔符
简而言之:除了第一个a
其他a
的前面都加上分隔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