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MFS分布式文件系统

1.什么是分布式?

分布式文件系统就是把一些分散在多台计算机上的共享文件夹,集合到一个共享文件夹内,用户要访问这些文件夹的时候,只要打开一个文件夹,就可以看到所有链接到此文件夹内的共享文件夹。

2.什么是MFS?

MooseFS是一个具有容错性的网络分布式文件系统。它把数据分散存放在多个服务器上,而呈现给用户的则是一个统一的资源。

具有的独有特征:
1)高可靠(数据的多个拷贝被存储在不同的计算机上)
2)通过附加新的计算机或者硬件可用实现容量的动态扩展
3)删除的文件可用根据一个可配置的时间周期进行保留(一个文件系统级别的回收站)
4)不受访问和写入影响的文件连贯快照。

3.MFS的组成

<1>元数据服务器(Master):在整个体系中负责管理文件系统,维护元数据,目前不支持高可用。
<2>元数据日志服务器(MetaLogger):备份Master服务器的变化日志文件,当master服务器损坏,可以从日志服务器中取得文件恢复。
<3>数据存储服务器(Chunk Server):真正存储数据的服务器,服务器越多,容量越大,可靠性越高,性能越好
<4>客户端(Client):可用像挂载NFS一样,瓜子啊MFS文件系统。

4.MFS的元数据服务器Master的搭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vim /etc/hosts  ##编辑解析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MFS的数据存储服务器(Chunk server)的安装

【安装环境】:server2和server3都安装chunkserver作数据存储服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安装好chunserver之后,也会生成一个mfs用户,注意:master和chunkserver的mfs用户应该uid和gid都一致,不然后面会出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理,chunkserver也需要作解析

vim /etc/hosts  ##编辑解析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硬盘可用根文件系统也就是系统文件系统,也可以自己新建一块硬盘。下面分俩种情况讨论:

<1>第一种情况:
给server2加一块硬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disk -l  ##查看硬盘的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im /etc/mfs/mfshdd.cfg    ##编辑配置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server2数据存储服务器已经安装配置好了。

<2>第二种情况:
server3用自己的根文件系统作为数据硬盘

vim /etc/hosts  ##编辑解析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ystemctl start moosefs-chunkserver  ##开启chunserver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面master和chunkserver我们都已经搭建好了,现在需要一个客户端用来做测试

6.Client客户端做测试,实验MFS的存储与查看

【环境】:用server6做客户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im /etc/hosts  ##编辑解析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上操作就是MFS的存储与查看!!!
读取数据过程:
(1)客户端向元数据服务器发出读请求
(2)元数据服务器把所有数据存放的位置(Chunk Server的IP地址和Chunk编号)告知客户端
(3)客户端向已知的Chunk Server请求发送数据
(4)Chunk Server向客户端发送数据

写入数据的过程:
(1)客户端向元数据服务器发送写入请求。
(2)元数据服务器与Chunk Server进行交互,但元数据服务器只在某些服务器创建新的分块Chunks
(3)创建成功后由Chunk Server告知元数据服务器操作成功。
(4)元数据服务器告知客户端,可以在那个Chunk Server的那些Chunks写入数据。
(5)客户端向指定的Chunk Server写入数据。
(6)该Chunk Server与其他Chunk Server进行数据同步,同步成功后Chunk Server告知客户端数据写入成功。
(7)客户端告知元数据服务器本次写入完毕。

7.存储类(storage class)和标签(label)

【实验环境】:
server2: 标签 A S 指A机房固态硬盘
server3:标签 B S 指B机房固态硬盘
server4:标签 A H 指A机房机械硬盘
server5:标签B H 指B机房机械硬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面server2和server3的标签都设置好了,server4我们还没有配置chunkserver,这里我们先来配置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im /etc/hosts  ##编辑解析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ystemctl start moosefs-chunkserver ##开启chunkserver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将server5也安装配置上chunkserver服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im /etc/hosts  ##编辑一下解析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server4和server5分别打上标签

vim /etc/mfs/mfschunkserver.cfg  ##编辑配置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上4台主机的标签都打好了,现在4台主机都分别重启一下chunkserver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标签设置好了,现在来测试一下!!!
设置四类文件存储方式:
1.文件都存在机房A上
2.文件都存在机房B上
3.文件一个放在A机房上,一个放在B机房上
4.文件一个放在A机房的固态硬盘上,一个放在B机房的机械硬盘上。

在客户端测试,首先将客户端之前设置的数据清理一下。

cd /mnt/mfs  ##进入之前的挂载目录下
rm -fr *  ##将所有数据清理一下
umount /mnt/mfs  ##卸载
mount /mnt/mfs  ##再重新挂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存储类的一些参数的设定,如:create、keep、archiv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master的异常退出

首先我们需要将客户端server6的/mnt/mfs卸载掉,以免带来影响

umount /mnt/mfs  ##卸载掉
mount  ##查看是否还有被挂载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mast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im /usr/lib/systemd/system/moosefs-master.server ##编辑一下master的启动脚本,将-a参数加进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数据恢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kdir /mnt/mfsmeta  ##建立数据恢复目录
mfsmount -m /mnt/mfsmeta  ##挂载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