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部落 (20分)
【PTA练习】L2-4 部落 (25 分)以例子总结讲解并查集
c++ 部落(在一个社区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
在一个社区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还可能同时属于很多不同的朋友圈。我们认为朋友的朋友都算在一个部落里,于是要请你统计一下,在一个给定社区中,到底有多少个互不相交的部落?并且检查任意两个人是否属于同一个部落。
输入格式:
输入在第一行给出一个正整数N(≤10e4 ),是已知小圈子的个数。随后N行,每行按下列格式给出一个小圈子里的人:
K P[1] P[2] ⋯ P[K]
其中K是小圈子里的人数,P[i](i=1,⋯,K)是小圈子里每个人的编号。这里所有人的编号从1开始连续编号,最大编号不会超过10e4 。
之后一行给出一个非负整数Q(≤10e4 ),是查询次数。随后Q行,每行给出一对被查询的人的编号。
输出格式:
首先在一行中输出这个社区的总人数、以及互不相交的部落的个数。随后对每一次查询,如果他们属于同一个部落,则在一行中输出Y,否则输出N。
输入样例:
4
3 10 1 2
2 3 4
4 1 5 7 8
3 9 6 4
2
10 5
3 7
输出样例:
10 2
Y
N
叨叨叨
这又是一道使用C++方便的题目。。。
set()函数 c++用法
c++迭代器(iterator)详解
C++迭代器(STL迭代器)iterator详解
set()是一种包含已排序对象的关联容器。 set集合容器实现了红黑树(Red-Black Tree)的平衡二叉检索树的数据结构,在插入元素时,它会自动调整二叉树的排列,把元素放到适当的位置,它不会插入相同键值的元素,而采取忽略处理。
平衡二叉树的检索使用中序遍历算法,检索效率高于vector、deque和list等容器。
对于set容器中的键值,不可直接去修改!应该先删除该键值,再插入新的键值。
c++ stl集合set介绍
c++ stl集合(Set)是一种包含已排序对象的关联容器。set/multiset会根据待定的排序准则,自动将元素排序。两者不同在于前者不允许元素重复,而后者允许。
-
不能直接改变元素值,因为那样会打乱原本正确的顺序,要改变元素值必须先删除旧元素,则插入新元素
-
不提供直接存取元素的任何操作函数,只能通过迭代器进行间接存取,而且从迭代器角度来看,元素值是常数
-
元素比较动作只能用于型别相同的容器(即元素和排序准则必须相同)
set模板原型:Key为元素(键值)类型
set的各成员函数列表如下: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begin()–返回指向第一个元素的迭代器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clear()–清除所有元素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count()–返回某个值元素的个数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empty()–如果集合为空,返回true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end()–返回指向最后一个元素的迭代器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equal_range()–返回集合中与给定值相等的上下限的两个迭代器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erase()–删除集合中的元素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find()–返回一个指向被查找到元素的迭代器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get_allocator()–返回集合的分配器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insert()–在集合中插入元素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lower_bound()–返回指向大于(或等于)某值的第一个元素的迭代器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key_comp()–返回一个用于元素间值比较的函数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max_size()–返回集合能容纳的元素的最大限值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rbegin()–返回指向集合中最后一个元素的反向迭代器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rend()–返回指向集合中第一个元素的反向迭代器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size()–集合中元素的数目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swap()–交换两个集合变量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upper_bound()–返回大于某个值元素的迭代器
c++ stl容器set成员函数:value_comp()–返回一个用于比较元素间的值的函数
AC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et>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 10005
int fa[max],flag[max]= {0};
set<int> s;
int find(int x) {
//找共同祖先
if(fa[x]==x)
return x;
else
return fa[x]=find(fa[x]);
}
void Union(int a,int b) {
//求并集,把b的父节点设置为a
int fatherA=find(a);
int fatherB=find(b);
if(fatherA!=fatherB)
fa[fatherB]=fatherA;
}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0);
int n;
cin>>n;
/*刚开始这里写的i<n,两个测试是错的,只改了一下就对了
先对每一个元素进行初始化,把每一个的父亲节点设为自己
这样就是许多个 单独的 节点
并用flag数组进行标记
*/
for(int i=0; i<max; i++){
fa[i]=i;
flag[i]=0;
}
for(int i=0; i<n; i++) {
int k;
int p[max];
cin>>k>>p[0];
//每行的第二个数据都是该行的根节点 单独存储
s.insert(p[0]);
for(int j=1; j<k; j++) {
cin>>p[j];
s.insert(p[j]);
Union(p[0],p[j]);
//把每一个 p[j]的父节点都设置为 p[0]
}
}
set<int>::iterator it;
int num=0;//计数用的,互不相交的部落的个数
int q;//需要比较的组数
int q1,q2;//需要比较的数据
for(it=s.begin(); it!=s.end(); it++) {
if(flag[find(*it)]==0) {
num++;
flag[find(*it)]=1;
}
}
cout<<s.size()<<" "<<num<<endl;
cin>>q;
for(int i=0; i<q; i++) {
cin>>q1>>q2;
if(find(q1)==find(q2))
cout<<"Y\n";
else
cout<<"N\n";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