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是一块较小的内存空间,可以看作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在多线程环境下,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独立的程序计数器。当线程执行Java方法时,程序计数器记录的是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指令的地址。
- Java虚拟机栈:每个Java线程都有一个私有的Java虚拟机栈,与线程同时创建。每个方法在执行时都会创建一个栈帧,用于存储局部变量、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栈帧在方法调用时入栈,方法返回时出栈。
- 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与Java虚拟机栈类似,但它为本地方法服务。本地方法是用其他编程语言(如C/C++)编写的,通过
JNI与Java代码进行交互。 - 堆:Java堆是Java虚拟机中最大的一块内存区域,用于存储对象实例。所有的对象实例和数组都在堆上分配内存。堆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堆可以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等不同的区域,其中新生代又包括Eden空间、Survivor空间(From和To)。
- 方法区: 方法区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在HotSpot虚拟机中,方法区也被称为永久代,但在较新的JVM版本中,永久代被元空间所取代。
- 运行时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部分,用于存储编译期生成的类、方法和常量等信息。
- 字符串常量池: 字符串常量池 是 JVM 为了提升性能和减少内存消耗针对字符串专门开辟的一块区域,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字符串的重复创建。
- 直接内存:不是Java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的一部分,但Java可以通过NIO操作直接内存,提高IO性能。
-
Java内存模型(JMM)定义了Java程序中各种变量(包括对象字段、数组元素和类静态字段)在多线程环境下的访问规则。JMM的设计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共享变量的可见性:在多线程环境中,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的修改,另一个线程是否能够及时看到。JMM通过volatile关键字和synchronized关键字来控制共享变量的可见性。执行的有序性:线程通过共享内存进行通信,但由于内存屏障的存在,线程之间并非总能立即看到对共享内存的修改。JMM通过内存屏障(如
happens-before规则)来控制线程间的执行顺序,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原子性:JMM规定了基本操作(如赋值操作)在单个线程中是原子的,但复合操作(如++操作)通常不是原子的。
java内存区域
Java内存区域及内存模型详解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