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一级学科”是一个正式的学科分类层级,用于学位授予、学科评估、科研统计和学科建设等。下面详细介绍其含义、层级关系以及应用。
1. 含义与层级体系
中国的学科分类由教育部制定(现行标准是《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整个体系分为三级:
- 门类:学科的最高层次,如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3个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在每个门类下进一步划分的较大领域,是学科设置和学位授予的基本单位。例如工学门类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 二级学科:在一级学科下的更具体方向,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例子:
门类:工学
└── 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二级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2. 一级学科的作用
-
学位授予与培养方案
- 博士、硕士学位点主要按一级学科设置。
- 学校招生、培养方案和学位证书多以一级学科命名。
-
学科建设与评估
- 教育部学科评估以一级学科为单位进行。
- “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等政策也多以一级学科为核心。
-
科研与管理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计划的统计与布局通常参照一级学科。
3. 举例说明
以下列出部分常见门类及其对应的一级学科示例:
| 学科门类 | 部分一级学科示例 |
|---|---|
| 理学 |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统计学 |
| 工学 |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 |
| 医学 |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
(每个门类下还有多个一级学科,具体目录由教育部公布并不定期调整。)
4. 总结
- 一级学科:位于“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层结构的中间层,是中国高校学位授予、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的基本单元。
- 它既是学科分类的重要层次,也是高校学科布局、人才培养和科研管理的主要依据。
136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