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配置日志切割与管理

1、为什么要切割日志?
web服务器出现大量的访问日志和错误日志,所以我们要对日志进行切割,方便管理人员的查询。一些并不重要的记录,可以规定日志中不显示这些。
打开虚拟主机配置文件里的日志记录,日志的路径在/usr/local/apache2/logs下
ErrorLog “1ogs/test.com-error-1og” #错误日志
customLog “1ogs/test.com-access_1og" common #common 是日志类型

2、在apache的主配置文件里日志的相关格式规定
LogFormat “%h %1 %u %t \“%r\” %>s %b “%{Referer}i” \“%{user-Agent}i""
combined
LogFormat "%h %1 %u %t \“%r\” %s %b” common
-%h 是来源ip
-%u 访问的user
-%t 时间
-%r 动作
有些时候一些用户使用代理服务器,这里的%h会显示代理ip,在%h后面加上%(X-FORWARDED-FOR}i即显示真实ip。

3、修改配置文件,定义日志切割格式
#vim /usr/local/apache2/conf/extra/httpd-vhosts.conf 修改配置文件
<VirtualHost *:80>
DocumentRoot “/data/www”
ServerName www.test.com
CustomLog “|/usr/local/apache2/bin/rotatelogs -l /usr/local/apache2/logs/test.com-access_%Y%m%d_log 86400” combined #每天切割一次

#/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l restart //重启服务
#date //查看时间
#date 时间 //月日时分,比本机现在时间过去一天
#/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l restart //重启服务
#curl 192.168.234.138 //产生访问日志
#cd /usr/local/apache2/logs/
#ls //查看产生的日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不记录指定文件类型的日志
ErrorLog “1ogs/test.com-error-1og"
SetEnvIf Request_URI “..gifKaTeX parse error: Expected 'EOF', got '#' at position 18: …image-request #̲对gif文件做一个标记imag…" image-request #setenvif 要和customlog 写在一起
SetEnvIf Request_URI ".
.pngKaTeX parse error: Can't use function '\.' in math mode at position 41: …Request_URI ".*\̲.̲bmp” image-request
SetEnvIf Request_URI “..swfKaTeX parse error: Can't use function '\.' in math mode at position 41: …Request_URI ".*\̲.̲js" image-request
SetEnvIf Request_URI ".
.dss$” image-request customLog "|/usr/1ocal/apache2/bin/rotatelogs -1
/usr/local/apache2/logs/test.com-access_%Y%n%d_1og 86400” combined env=limage-request #不记录做过标记的文件
注意:SetEnvlf要和customlog写在一起,中间不要有分割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 回答1: Apache是一款开源的Web服务器软件,安装与配置Apache可以为我们的网站提供稳定、高效的运行环境。下面分步骤介绍Apache的安装与配置: 1. 下载ApacheApache官网下载最新版本的Apache软件包,选择下载合适的压缩包。 2. 解压安装包 将压缩包解压到指定的目录,如/opt/apache。 3. 配置Apache 编辑Apache配置文件httpd.conf,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配置。主要包括监听端口、虚拟主机、目录别名等。 4. 启动Apache 运行bin目录下的apachectl脚本启动Apache,也可以通过服务管理工具启动。启动成功后,在浏览器输入http://localhost/即可访问Apache默认页面。 以上就是Apache的安装与配置的基本步骤。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Apache配置之前,需要对网络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配置。此外,也要注意安全相关的配置,如访问控制等。 ### 回答2: Apache是一款流行的Web服务器软件,在Linux系统中使用广泛。安装和配置Apache并不难,下面是具体的步骤: 1.下载并安装ApacheApache官网下载最新版本的安装包,解压后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configure make sudo make install 2.配置防火墙 如果启用了防火墙,需要打开Apache默认端口80,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sudo ufw allow 'Apache' 3.配置Apache 配置文件位于/etc/apache2/apache2.conf,其中可以设置服务器名称、基本认证、目录访问权限等。根据需求进行相应修改保存。 4.测试Apache 启动Apache服务后,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或http://服务器IP/,如果出现"Apache2 Ubuntu Default Page"则表示配置成功。 5.配置虚拟主机 可以在配置文件中添加多个虚拟主机配置,使得同一台服务器中可运行多个网站。 6.配置SSL 配置SSL证书以启用HTTPS加密访问,增加用户数据安全性。可以使用Let's Encrypt等第三方服务免费获取证书。 以上是Apache的安装与配置主要步骤,能够帮助用户快速搭建Web服务器环境,并满足不同需求的应用。 ### 回答3: Apache是一款广泛使用的Web服务器软件,被广泛用于Internet上的Web服务器。在安装和配置Apache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下载Apache软件包 首先需要从Apache官网上下载安装包。最新版本的Apache软件包可以从https://httpd.apache.org/download.cgi下载。安装包分为源代码和二进制文件两个版本,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2. 安装Apache 安装Apache的方式受到操作系统的影响。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安装程序自动进行安装;而在Linux系统中,需要手动解压源代码包然后编译及安装。 3. 配置Apache 配置Apache需要编辑httpd.conf文件进行修改。该文件包含了Apache的所有配置信息,包括监听端口、虚拟主机和进程管理方式等。编辑完毕后,需要重新启动Apache以使配置生效。 4. 部署Web应用程序 部署Web应用程序需要将应用程序放置在Apache的根目录下,该目录在httpd.conf文件中由DocumentRoot指定。应用程序可通过基于PHP、Python、Ruby等语言的框架实现。 总体上,Apache的安装和配置比较简单,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合理地规划服务器架构,选择适当的服务器软件并进行配置,定期维护服务器系统并保持服务器的稳定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众生多匆忙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2 ¥4 ¥6 ¥10 ¥20
输入1-500的整数
余额支付 (余额:-- )
扫码支付
扫码支付:¥2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C币套餐、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