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练习题——第五、六章

目录

第五章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三、简答题

四、应用题

 第六章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三、简答题

四、应用题


第五章

一、填空题

1. 软件设计阶段产生的最重要的文档是(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2. 软件结构是以(模块)为基础组成的一种控制层次结构。

3. 反映软件结构的基本形态特征是(深度、宽度、扇入、扇出)。

4.一个模块把数值作为参数送给另一个模块,这种耦合方式称为(数据耦合

5. 两个模块通过全程变量相互作用,这种耦合方式称为(公共耦合

6. 将与同一张年报表有关的所有程序段组成一个模块,该模块的内聚性为(通信内聚

7. 结构化设计以(数据流图)为基础映射成软件结构。

8. 为了防止软件概要设计的错误传播到开发的后续阶段,在概要设计文档完成以后,要进行(软件评审)。

二、选择题

1.结构化设计方法在软件开发中,用于(  B   )。

A测试用例设计B.软件概要设计C.程序设计D.软件详细设计

2.软件结构使用的图形工具,一般采用(   C     )图。

A .DFD         B.PAD         C.SC      D.ER

3.划分模块时,一个模块的(  A   )。

A.作用范围应在其控制范围之内   B.控制范围应在其作用范围之内

C.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互不包含     D.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不受任何限制

4.属于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是(   D   )。

A.数据流分析设计B.变换流分析设计C.事务流分析设计D.模块化

5.好的软件结构应是(  B    )。

A. 高耦合、高内聚B.低耦合、高内聚C. 高耦合、低内聚D.低耦合、低内聚

6.结构图中,不是其主要成分的是(  C   )。

A.模块B.模决间传递的数据C.模块内部数据D.模块的控制关系

7.耦合性和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标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提高耦合性降低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B.降低耦合性提高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独立性

C.耦合性是一个模块内部元素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序

D .内聚性是指模块可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序

8.如果一个模块要调用另一个模块,在下列几种方式中,采用( B ) 方式的块间联系小。 

A.过程调用,传递控制参数   B.过程调用,传递数据参数

C.直接引用,共用控制信息   D. 直接引用,共用数据信息

9.某模块的功能是打印录取通知书或不录取通知书,调用模块可通过向此模块传递布尔标志信息决定本次调用执行哪种通知书的打印。这种模块间的耦合称为(D )。 

A.数据耦合   B.混合耦合    C.公共耦合   D.控制耦合

10.初始化模块和结束模块从块内联系看,被称为(C ) 模块。 

A.过程内聚   B.功能内聚   C.时间内聚    D.逻辑内聚

三、简答题

1. 书写需求陈述时,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问题范围、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应用环境、假设条件

2. 耦合性有哪几种类型? 其耦合度的顺序如何?

低:非直接耦合® 数据耦合®标记耦合® 控制耦合®外部耦合® 公共耦合®内容耦合:高

【注:要求掌握到 会从实例判断类型】

3. 简述软件设计基本原理

 模块化

 抽象

 逐步求精

 信息隐蔽

 模块独立性

【注:要求掌握到 能理解每条原理的含义】

四、应用题

1. 将第3章应用题中第1题的DFD转换成软件结构图。

 

2. 模块的作用域应该在控制域之内,相关应用题。

附基本理论:

总体设计的目的:

        1、用比较抽象的方法确定系统概要地是如何实现的(How to do generally)。

        2、从初步的数据流图导出(设计出)软件结构。

        3、主要分为系统设计(DFD、方案、功能)和软件结构设计(DFD、软件结构)两个阶段。

总体设计过程——9步:

        设想可能方案、选取合理方案、推荐最佳方案、功能分解细化DFD、设计软件结构、设计数据库、指定测试计划、编写文档、审查和复审。

总体设计的原理:

        模块化、抽象、逐步求精、信息隐藏和局部化、模块独立性(耦合、内聚)

总体设计的启发规则(7条原则):保证设计出良好的软件结构。

总体设计的图形工具:数据流图、层次图、HIPO图、结构图。

结构化设计方法(SD)

        1.区分数据流图的类型(变换型,事务型);

        2.结构化设计方法的步骤(7步)

启发规则

        1.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

        2.模块规模应该适中

        3.深度、宽度、扇出和扇入都应适当

        4.模块的作用域应该在控制域之内

        5.力争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

        6.设计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

        7.模块功能应该可以预测

 第六章

 一、填空题

1.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程序。

2. 在详细设计阶段,一种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描述程序逻辑结构的工具是(程序流程图

3. Jackson图不仅可表示程序结构,还可以表示(数据结构

5. 详细设计的目标不仅是逻辑上正确地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还应使设计出的处理过程(清晰易读

6. 用JSP方法导出程序结构后,还要列出(操作与条件),并把它们分配到程序结构图的适当位置上去。

7.在详细设计阶段,除了对模块内的算法进行设计,还应对模块内的(数据结构)进行设计。

8.在详细设计阶段,为了提高数据的输入、储存、检索等操作的效率,并节约存储空间,对某些数据项的值要进行(代码)设计。

二、选择题

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种基本方法是(  D  )。

A.筛选法    B.递归法   C迭代法    D.逐步求精法

2.JSP方法是一种面向(   C    )的设计方法

A.对象B.数据流C.数据结构D.控制结构

3.JSP方法主要用于规模适中的(   A  )系统的开发。

A.数据处理  B.实时处理  C.文字处理D.科学计算

4.Jackson图上下层之间的关系是(  B   )。

A.调用关系   B.组成关系    C.继承关系   D.嵌套关系

5.JSP方法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  C   )。

A.体系结构B.数据结构C.程序结构D.顺序结构

6.程序的三种控制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D    )。

A.不能嵌套使用B、只能用来写简单程序C、已经用硬件实现D.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三、简答题

1. 列举出5个详细设计阶段的常用工具。

 程序流程图,盒图,PAD图(问题分析图),判定表,判定树,过程设计语言,

2. Jackson结构程序设计方法的设计步骤是什么?

  分析并确定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逻辑结构,并用Jackson图描绘这些数据结构。 

  找出输入数据结构和输出数据结构中有对应关系的数据单元。 

 从描绘数据结构的Jackson图导出描绘程序结构的Jackson图。

 列出所有操作和条件,并且把它们分配到程序结构图的适当位置

四、应用题

1.画出下面用PDL写出的程序的PAD图。

WHILE P Do C1

  IF A>0 THEN A1 ELSE A2 ENDIF;

  IF B>0 THEN B1;

IF C>0 THEN C1 ELSE C2 ENDIF

ELSE B2

ENDIF;

B3

ENDWHILE;

1.PAD图如下图所示。

2.已知有如下的伪码程序 

START

IF Cl

   THEN

     WHlLE C2 DO

         f

     ENDDO

   ELSE

     BLOCK

        g

        p

     ENDBLOCK

ENDlF

REPEATUNTIL C3

   q

   r

ENDREP

STOP

1. 请改用N-S图描述;

2.N-S图

2)请改用PAD图描述。

 PAD图:

 3.

边的条数-结点数+2=11-8+2=5

 

 

 

 基本理论

耦合:

设计原则:

        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限制公共耦合的范围,避免使用内容耦合。

耦合有7种类型,他们之间的关系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