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CW毫米波雷达原理:测距、测速、测角

本文主要介绍FMCW毫米波雷达工作基本原理,原理参考TI官网给出的文档。在介绍完原理后,给出了自己根据常用参数计算雷达性能的例子,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参考资料出处:(1)毫米波传感器基础知识 (ti.com.cn)

(2)mmWave radar sensors | TI.com

作者水平有限,如果出现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测距:

一、首先先介绍参数的设置如何影响测距的性能。

首先列举调频参数对距离与距离分辨率的影响,然后再介绍这些参数的原理与物理意义。

第一个公式为下混频后的中频频率,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两点:

1、中频频率里包含了距离信息。我们对中频时域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转换到频域,就能得到物理的距离信息。

2、参数S在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影响中频频率。

第二个为距离分辨率。

1、从中可以看出其大小只与扫描带宽有关系,其中带宽B=S*Tc。

2、在其他参数固定的情况下,S增大,探测距离越短,距离分辨率越小。可以看出,如果单个调节参数S,探测距离与距离分辨率是一对矛盾的值。

二、其次,介绍测距原理与上述参数对应的实际物理意义。

首先介绍FMCW,调频连续波的概念和抽象化的数学公式。

()()(()())�(�)=�(�)���(�(�)∗�+�(�)) (1)

信号调制控制幅度A(t)就是我们常说的幅度调制,控制B(t)就是频率调制,控制C(t)就是角度调制。

线性调频的意思就是B(t)是一个线性一次函数,我们用 ()()�(�)=2∗Π∗(��+��) ,是一个关于时间t的一次函数,所以叫线性调频信号。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A(t)=1,C(t)=0。公式如下所示:

()(())�(�)=���(2∗Π∗(��+��)∗�) (2)

对应TI公司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 为77GHz,S为线性调频的斜率(对应上文的参数S),调整它可以改变雷达的性能参数如:作用距离和距离分辨率等。(与上文对应。)

将上述函数画成幅度和时间的图像如下: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

画成频率和时间的函数图像如下: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

上图中带宽B影响距离分辨率,以AWR1642雷达为例,表示信号的可用带宽为4GHz。S为线性调频的斜率, �� 为爬坡时间。雷达的带宽B由S和 �� 共同决定。(雷达的可用带宽为4GHz(77-81GHz),但是不一定非要用这么多,我们可以调节S来决定实际到底用多少带宽,带宽和雷达距离分辨率成反比,然而斜率S与雷达作用距离成正比)

三、FMCW的系统框图以及介绍。

在介绍完调频连续波的数学公式后,接下来介绍FMCW雷达框图。框图如下:

FMCW雷达框图

混频后的IF中频信号数学表达式(得到中频频率,并在其中找到距离信息以及如何提取出距离信息都有介绍)

从图中可以看出,IF中频信号是由发射部分与接收部分混频后得到的(注意,混频器开始混频的时间是接收到目标回波的时间 � )。发射信号为公式(2),接收信号是发射信号经过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其中时间 � 包含了物体的距离信息,下边我们把接收信号的数学公式抽象出来,如下:

()���(�)=���2∗Π[��+�(�−�)]∗(�−�) (3)

其中 � 为电磁波的往返传播时间,距离信息就包含在时间 � 中(因为电磁波传播的速度为光速,我们知道速度,知道时间,相乘就得到了往返距离)。

�=2�/� (4)

得到了发射信号和回波信号,我们将其表示在同一坐标系下,如下图所示:

我们大概计算一下雷达的往返时间 � 大概是什么量级的数。假设雷达的探测距离为15米,c为3*10^8米/秒,可以算出时间 � 为0.1us。探测距离为150米,往返时间为1us量级。官方给出的原理一个斜坡的持续时间 �� 大概是40us的量级,所以往返时间相对来说很短。

有了发射信号的公式和接收信号的公式,现在将他们经过混频器相乘,利用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将公式(2)与公式(3)相乘可得:

公式(5)

显然混频器输出的第一项是频率为2S � 的中频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可以求得中频频率,进而解出其往返时间 � ,从而求出目标的距离。第二项为射频信号,会经过滤波器将其滤除。(总的来说就是物体的距离信息包含在信号的中频频率内,通过傅里叶变换求出中频频率,即可求得目标物体的距离

举例说明:假设我们想设计一个最大作用距离为150米的雷达,需要怎么设计?

假设雷达基带最大可以处理10MHz的中频信号。

由上述公式计算可得:S=10MHZ/us

雷达的作用距离大概探讨完了,接下来讲一讲距离分辨率的推导。

距离分辨率涉及多个目标的探测,其对应的频率与时间的函数图像如下所示。

因为中频频率IF=2*S* � ,在S固定的情况下,距离分辨率可以等价为雷达系统对频率的分辨率。这里的分辨率就与傅里叶变换理论有关了。傅里叶变换理论指出,通过延长IF信号(等效为增加带宽),可以提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理论还指出观测窗口(T)可以分辨间隔超过1/THZ的频率分量。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 �� 是观测长度。

由于

将上述两个式子结合可以得到:

所以距离分辨率为:

从上述公式可以得到,信号带宽越宽,距离分辨率越高。(信号带宽为B=S* �� ),所以调节信号的S与 �� 调节雷达系统的距离分辨率。

举例说明:问:AWR1642最大的扫描带宽为4GHz,请问它的举例分辨率为多少?

解:距离分辨率=0.0375米=3.75厘米

问:B=S*Tc,假设带宽为4GHz,S为100MHz/us,那Tc为多少?

解:Tc=40us。

这些值的量级也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


测速:

与测距一样,先介绍参数对速度的影响。

其中Tf=N*Tc。 N为chirp的个数。

从公式可以看出,Tc影响最大速度,N的个数与Tc共同影响速度分辨率。

从测距原理可知:发射单个chirp就能得到物体的距离信息,但是单个chirp不能实现测速的功能,测速最少需要发射2个chirp,若要探测多个物体则需要更多数量的chirp,chirp的个数即为N,N个chirp组成一个数据帧。

类似距离信息隐藏在中频中一样,物体的速度信息隐藏在信号的相位差W中。

这意味着最少需要两个发射信号,即两个chirp,所以TI的文档中介绍速度测量采用两个chirp发射信号。

TI直接给出了两个接收信号的相位差与速度的关系,如下:

相位差原理可由下图得出:

测速时,由于物体运动,两个发射信号的时间间距也会使探测距离发生些许变化,也会改变中频频率(即距离变化引起中频变化),但改变的量值较小,在频谱中几乎分辨不出来,所以主要考虑相位的变化,由这个变化去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由上述公式可知,得到信号的相位差就得到目标的速度信息。

例子:

问:当Tc=50us时,所能测量的最大速度为多少?(77GHz)

解:19.5m/s。

问:当Tc=50us,N=128时,速度分辨率为多少?

解:0.3047m/s。


测角:

测角也可以与测速的原理对比,对比结果如下:


下图为距离为FFT与速度维FFT的数据图:

列数代表一个chirp的采样个数,行数一帧有多少chirp。亮的位置代表FFT后的峰值,可以目标求出距离和速度。也是我们常说的快时间域(行)和慢时间域(列)。

测角的FF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