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
- 什么是进程,什么是线程?之间的关系?
进程是表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又是调度运行的基本单位。
线程是进程中执行运算的最小单位,即执行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
关系:
- 创建进程会分配相应的内存空间,创建线程不会分配内存空间。
- 一个进程可以包括多个线程,一个线程只隶属于一个进程。
- 进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一个进程的崩溃,不会影响其他进程。
- 线程是隶属于进程的,线程在进程中可以共享空间,一个线程的崩溃可能会影响其他线程的正常执行。
2.创建线程的方式?(3种)
继承Thread、实现Runnable接口、实现Callable接口。
- 定义Thread类的子类,并重写该类的run()方法,该方法的方法体就是线程需要完成的任务,run()方法也称为线程执行体。
创建Thread子类的实例,也就是创建了线程对象
启动线程,即调用线程的start()方法

2.定义Runnable接口的实现类,一样要重写run()方法,这个run()方法和Thread中的run()方法一样是线程的执行体
创建Runnable实现类的实例,并用这个实例作为Thread的target来创建Thread对象,这个Thread对象才是真正的线程对象
第三步依然是通过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来启动线程

3.创建Callable接口的实现类,并实现call()方法,然后创建该实现类的实例(从java8开始可以直接使用Lambda表达式创建Callable对象)。
使用FutureTask类来包装Callable对象,该FutureTask对象封装了Callable对象的call()方法的返回值
使用FutureTask对象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创建并启动线程(因为FutureTask实现了Runnable接口)
调用FutureTask对象的get()方法来获得子线程执行结束后的返回值

3.线程的状态
- 新生:当这个语句执行的时候,线程创建,开辟工作空间,也就是线程进入了新生状态。
- 就绪:start 方法被调用,进入了就绪队列,表示这个线程具有了运行的条件,但是还没有开始运行
线程进入就绪状态的四种分别是:
start()方法调用;
本来处于阻塞状态,后来阻塞解除;
如果运行的时候调用 yield() 方法,避免一个线程占用资源过多,中断一下,会让线程重新进入就绪状态。注意,如果调用 yield() 方法之后,没有其他等待执行的线程,此线程就会马上恢复执行;
JVM 本身将本地线程切换到了其他线程,那么这个线程就进入就绪状态。
3.运行:当CPU选定了一个就绪状态的线程,进行执行,线程真正开始执行线程体的具体代码块,基本是 run() 方法。
4.阻塞:阻塞状态指的是代码不继续执行,而在等待,阻塞解除后,重新进入就绪状态。
阻塞的方法有四种:
sleep()方法,是占用资源在睡觉的,可以限制等待多久;
wait() 方法,和 sleep() 的不同之处在于,是不占用资源的,限制等待多久;
join() 方法,加入、合并或者是插队,这个方法阻塞线程到另一个线程完成以后再继续执行;
有些 IO 阻塞,比如 write() 或者 read() ,因为IO方法是通过操作系统调用的。
5.死亡:线程体的代码执行完毕或者中断执行。一旦进入死亡状态,不能再调用 start() 。让线程进入死亡状态的方法是 stop() 和 destroy() 但是都不推荐使用,jdk里也写了已过时。一般的做法是,在线程内,让线程自身自然死亡,或者加一些代码,想办法让线程执行完毕。
4线程的状态转换
. 
5.线程常用的方法?
(1)setName:设置线程名称,使之与参数name相同;
(2)getName:返回该线程的名称;
(3)start:使该线程开始执行,Java虚拟机底层调用该线程的start0( )方法;
(4)run:调用线程对象run方法。start底层会创建新的线程,run是一个简单的方法调用,不会启动新线程。
(5)setPriority:更改线程的优先级;
(6)getPriority:获取线程的优先级;
(7)sleep:在指定的毫秒数内让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休眠;
(8)interrupt:中断线程,但并没有真正结束线程,所以一般用于中断正在休眠线程。
(9)yield:线程的礼让。
(10)join:线程的插队。
6.什么是死锁?
所谓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持状态时,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
7.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1)互斥条件:进程要求对所分配的资源进行排它性控制,即在一段时间内某资源仅为一进程所占用。
(2)请求和保持条件:当进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3)不剥夺条件: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之前,不能剥夺,只能在使用完时由自己释放。
(4)环路等待条件:在发生死锁时,必然存在一个进程–资源的环形链。
8.预防死锁
资源一次性分配:一次性分配所有资源,这样就不会再有请求了:(破坏请求条件)
只要有一个资源得不到分配,也不给这个进程分配其他的资源:(破坏请保持条件)
可剥夺资源:即当某进程获得了部分资源,但得不到其它资源,则释放已占有的资源(破坏不可剥夺条件)
资源有序分配法:系统给每类资源赋予一个编号,每一个进程按编号递增的顺序请求资源,释放则相反(破坏环路等待条件)
本文介绍了多线程的概念,进程与线程的区别,线程的创建方式,包括继承Thread、实现Runnable接口和Callable接口,详细阐述了线程的状态转换及常用方法。还讨论了线程的死锁问题及其四个必要条件,并提出了预防死锁的策略。
115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