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试用例
1)测试用例的定义
测试用例: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一组有测试输入、执行条件、预期结果的案例(文档)
关键要素:用例名称、测试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
2)测试用例的构成要素
3)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 等价类
- 边界值
- 判定表
- 因果图
- 错误推测
- 场景法状态迁移图
- 正交实验
2.等价类划分法
1)等价类的定义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无效等价类:利用无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对于无效数据的异常处理能力(检验过程)。
2)等价类的划分规则
3)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4)例子-固定电话号码测试
有效用例:尽可能多的覆盖有效等价类
无效用例:只用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
3.边界值分析法
1)边界值的定义
2)上点、离点、内点
上点:边界上的点
离点:离边界最近的点(不同区间:闭往外取,开往内取)
内点:在有效范围内的点
3)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4)例子-固定电话号码测试
4.判定表法
1)判定表的重要概念
条件桩:每个输入
动作桩:每组输入的结果
条件项:每个输入的组合
动作项:结果的组合
规则:一组条件与结果的组合,一个测试用例对应一条规则
2)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3)例子-支付宝个人账户注册
5.因果图法
1)因果图的重要概念
判定表:先全组合后分析
因果图:先分析后组合
2)因果图条件之间的关系
3)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案例)
6.状态迁移图法
1)定义
2)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案例)
7.场景法
1)场景法的重要概念
基本流:模拟用户正确的操作流程,表示通过业务流程时输入都正确,能达到目标的流程
备选流:除了基本流之外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是包含可能存在问题的各支流
(异常流):备选流的特殊情况,表示通过业务流程时输入错误(或者操作错误)产生异常终止流程
2)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3)例子-支付宝个人账户注册
8.正交实验法
1)重要概念
因子:有多少个条件(配置项
水平:每个配置项有多少个取值
2)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案例)
查正交表若发现只有7因子2水平或3因子2水平,取大因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