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三)物理层 - 通信基础

【计算机网络】(三)物理层 - 通信基础

前言

本篇文章大部分内容摘自谢仁希编著的《计算机网络 第8版》和《王道2025计算机网络考研指导》

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不妨点赞、收藏加关注吧!😘❤️❤️❤️

3.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首先要强调指出,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的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设备和传播媒体非常繁多,而通信手段也有许多不同的方式。物理层的作用就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这些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使之上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这样就可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常叫物理层规程(procedure)。

可以将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即:

  1. 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平时常见的各种规格的接插件都有严格的标准化的规定。
  2.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的意义。
  4. 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数据在通信线路(传输媒体)上的传输方式一般都是串行传输(这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即逐个比特按照时间顺序传输,因此物理层还要完成传输方式的转换。

3.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一个通信系统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 源点(Source):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
  •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字比特流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够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目的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部分:

  •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把它转化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 终点(destination):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来的数字比特流。

3.2.1 数据、信号、码元

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message)。文字、图像、视频等都是信息。数据(data)是运送消息的实体。根据RFC4949给出的定义,数据是使用特定方式表示地信息,通常是有意义的符号序列。这种信息的表示可用计算机或其他机器(或人)处理或产生。

**信号(signal)**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的表现。根据信号中代表信息的参数的取值方式不同,信号可分为以下两类:

  • 模拟信号(连续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 数字信号(离散型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在使用时间域(简称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型号是,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就称为码元。在使用二进制编码时,只有两种不同的码元,一种代表0状态,另一种代表1状态。

3.2.2 信源、信宿、信道

信源是产生和发送数据的源头,信宿是接收数据的终点,它们通常都是计算机或其他数字终端装置。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介质,一般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因此,一条通信电路往往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从通信的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看,可以有以下三种基本方式:

  • 单向通信:又称单工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无线电广播或有线电广播以及电视广播就属于这种类型。
  • 双向交替通信:又称半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可以再反过来。
  • 双向同时通信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