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学习笔记——数据开放环境下的政府数据治理: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向

一、从政府信息治理到政府数据治理
1.概念:2004年提出“信息治理”概念。2014年提出“数据治理”概念。
作者观点:政府数据治理是以“数据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为原则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政府
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改进政府管理、辅助政府决策、评估政府绩效及监督政府行为等,构建多元主
体共治的政府治理新体系。
2.联系与区别
1)要素上,关注角度不同,前者是信息,后者是数据。
2)目标上,前者是针对资源管理,后者是针对资产管理。
3)参与主体上,前者是自身,后者是多方。
4)对应环境上,前者是互联网,后者是大数据。

二、数据开放环境下的政府数据治理逻辑及运作
1.信息管理视角下,政府数据治理是运用大数据技术工具进行大数据管理、整合、分析和挖掘的行
为,并按照其对象将其划分为人、物、数据、技术四位一体的框架,从而实现数据与公共管理业务
的全面结合。
1)数据协同:整体化、协同化,将数据的碎片化利用转变成主数据的统一开发、挖掘和利用。
2)数据资产:释放数据价值,实现数据资产价值最大化。
3)数据流:着眼于数据流和业务流的融合,强调内部数据流程再造,是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4)数据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的主题数据库,设计数据指标体系和元数据标准,确定数据规范与标准
,建立数据与业务系统的数据业务关联,把控数据质量。
2.公共管理视角下,
1)公共服务:构建数据共享体系,可大幅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2)公共决策:拿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达到科学决策的目的。
3)公共监督:准确把握并及时发现问题,控制自身行为,形成“数据铁笼”。
4)应急管理:提高预测和响应能力,增强风险感知、预警、防范能力。
3.内在逻辑
1)政府数据结构的复杂性逻辑。
2)政府数据治理与社会治理体系协同性逻辑。我们还需要什么数据、我们的数据能用来作什么,2个
问题的相互迭代。

三、数据治理的影响
1.一元主导到多元共治。
2.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
3.人为静态管理到智能动态治理。无序数据关联化、隐形数据显性化、静态数据动态化、海量数据
智能化。
4.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
5.被动响应服务到主动前瞻服务。
6.运动式管理到常态化治理。
7.目标评估到全景评估。
8.以部门为中心到以公众为中心。
9.碎片化流程到一站式流程。
7.单一封闭体系到融合开放体系。

四、新命题。
1.数据采集过程:存在大量“数据烟囱”和“数据孤岛”。
2.数据处理过程: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混杂、数据质量良莠不齐、数据标准不统一。
3.数据开发利用过程:公共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开发程度不高。数据如何脱敏,个人数
据去标识化。
4.数据流通:数据交易的公平性、数据跨境流动。

五、建议
1.开放的数据思维。
2.充分的数据共享。数据库、共享开放平台。
3.精准的数据应用。标准规范、数据质量、数据资产登记、精准应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