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很慢,读书慢不是因为读的很认真仔细,而是读书太少,也就是阅读量不够,量不够,质就难以发生变化,跑步如此,读书也是。
没有足够的阅读量,不光是读不快,有可能根本就读不进去,所以碰到一本书发现很难读,不是书不好,很可能是自己的积累不够,这时需要停下来,等有了足够积累再继续读。
所以现在看书方式有些调整:
技术书籍看偏底层、经典的书籍,不用担心看的时间长,目的是理解、吃透。比如《凤凰架构》、《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等。
技术书籍,主要看纸质书,如果是电子版,就会在电脑上看,方便记录笔记和查阅资料。
非技术书籍分为两类:办公室有一个书架,上面陈列着一些待读的纸质书,早、中、晚都可以看。
另一类就是微信读书和得到这类电子书了,利用碎片时间一两周也能看完一本。
非技术书籍看什么?
自从在小宇宙上关注了《银杏树下》和《文化有限》后,就不愁不知道看什么书了,节目中讲的书在微信读书上有的就看电子版,没有的就在多抓鱼上淘。节目的推荐给了我一个范围,具体决定看哪本,得看是否对我有吸引力,有吸引力的标准也很简单,当合上书时,是否有再次打开去阅读的欲望。
因为这种改变,读书的效率提升了不少,五月居然读完了四本,看到豆瓣的记录后,我也很惊讶。下面简单谈谈五月读的这几本书吧。
你的懒惰让我愁肠百结
如果你不知道菲茨杰拉德,一定听过他写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你的懒惰让我愁肠百结是作者在女儿的成长期写给女儿信的合集。
这本书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释然了,因为我也有一个 9 岁的女儿,在成长路上遇到了各种问题。谁曾想,这些问题在大作家的孩子身上也都存在。让我们看到了大作家的另一面,面对女儿的教育,也会苦口婆心、啰啰嗦嗦。
摘录几个片段:
女儿乱花钱的时候,会说:
老这么管束你,我也非常厌烦,很多时候我甚至已经不在乎你会不会好好学习。我一边跟你争执,一边还得尽量令你生活舒适------ 这根本违反人性。我宁愿买辆新车。
成绩也是关注的重点:
你的自由完全取决于你的成绩
为了培养女儿的良好习惯:
如果你在一个礼拜里,每次用完一样东西,就立刻把它放回原位,而不是等用完三样东西再一起收拾,我想不出一个月,你就会养成习惯。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别为自己的小说不够拔尖而灰心丧气。同时,在这件事情上我也不打算鼓励你。毕竟,你若想跻身一流就得自己克服障碍,从实践中获取经验。没人能单凭发愿就能当上作家。
夜晚的潜水艇
90 后作家陈春成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一共九篇。
还是见识太少,读第一篇《夜晚的潜水艇》的时候就被吸引了,惊叹于精巧的结构和丰富的想象力。读完全书后,对作者更加佩服了。
每一篇都跟梦有关,梦和现实交织在一起,难以分清,有点庄周梦蝶的意思。
每一篇都在找东西,找硬币、找石碑、找湖、找佳酿、找名剑、找乐谱等。而且主人公都姓陈,应该是作者对自己的影射吧。而我们每天面临着家庭琐事、小孩教育、繁忙的工作,还有要想去寻找的东西吗?还会去做梦吗?
局外人
主人公莫尔索被认为是一个很冷漠的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掉眼泪,甚至第二天还去看电影,以至于杀人后没有因为杀人本身,而是因为冷漠被定罪,荒诞而讽刺。
莫尔索看似冷漠,却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人,很真实地做了自己,所以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就显得格格不入,最终得以悲惨的结局。
对书中的一个故事印象很深刻:
有个人早年离开自己的村子,外出谋生。过了二十五年,他发了财,带着妻儿回家乡。他母亲与他妹妹在村里开了家旅店。为了要让她们得到意外的惊喜,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儿子留在另一个地方,自己则住进他母亲的旅馆。进去时,他母亲没有认出他。他想开个大玩笑,就特意租了一个房间,并亮出自己的钱财。夜里,他的母亲与妹妹为了谋财,用大锤砸死了他,把尸体扔进了河里。第二天早晨,他的妻子来了,懵然不知真情,通报了这位店客的姓名。母亲上吊自尽,妹妹投井而死。这则报道,我天天反复阅读,足足读了几千遍。一方面,这桩事不像是真的,另一方面,却又自然而然。不论怎样,我觉得这个店客有点咎由自取,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
是啊,「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这或许是每个人内心都想做到的,但又有多少人是完全没有戴面具的在这个社会中游走呢?
秋园
《秋园》是一本个人传记,作者杨本芬就是书中的人物之骅。秋园是之骅的妈妈,作者讲述了妈妈艰辛的一生,语言平实而生动。
秋园的一生经历了从洛阳到湖南、湖南到湖北、晚年又回湖南的颠沛流离;经历了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的人生悲事;经历了两任丈夫,而且都走在了她的前面。
生活如此艰苦,秋园没有抱怨,而是积极地面对,坚韧的生活着,并深深影响着后辈。就像儿子子恒在她床底下发现的两颗竹笋一样,生命力顽强,从山上的地底下钻进房里,从来没有见过阳光,去那么努力的生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