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继续聊聊康熙二十个地方局,由于版本众多,而康熙钱是热点中的热点,所有只怕笼统的说来不够尽兴。因此,打算就按照二十局诗文,一句作为一章。
顺便也晒下最近我拍的图片,除了比较贵的局,其他的图片都是我拍的自藏。
康熙通宝 满汉宣
宣府镇的简介
宣府即宣府镇,是明初设立的九边镇之一,因镇总兵驻宣化府得名。所辖边墙东起居庸关四海治,西达今山西东北隅阳高县的西洋河,长一千零二十三里。宣府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后,宣府镇更是保卫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
现在宣化区的简介
而现在的宣化区,地处河北省西北部,隶属于张家口市。东南距首都北京170公里,西邻“煤海”大同180公里,北接内蒙古草原,世称“神京屏翰”之域。
家在玩康熙通宝满汉宣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些小版,它不像其它的一些版区分的这么明显,需要大家仔细的去看字体,看满文,才能把这个版区分出来。
宣的价格,其实不算便宜:
康熙通宝 满汉原
康熙通宝满汉原来自山西太原局。特点是个头较大,用料讲究。
其中有一类顺治手,忠实地延续了顺治通宝的特色。
宝原局一般根据背文原字的“白”所处位置不同来划分,分为狭原和阔原两种。
狭原,背文原字中间“白”字第一笔撇在中间位置。其下有顺治手、撇熙、日熙、单点通等著作版本,其中顺治手为名誉品。
阔原,背文原字中间“白”字第一笔撇在左侧位置。其下有大原(满文原字大)、小原、平头通、三点通原(通字为三点)、折足通、平足通等等诸多版别。
其中类昌手(面文仿昌局,但为双点通)和鹤嘴(通头仰,似鹤嘴,满文原向下斜,笔画极长)通少,为名誉品。
康熙通宝满汉原顺治手钱是康熙通宝早期铸造的版别,在康熙皇帝刚登上皇位时,用顺治通宝满汉原的钱币作为模板,铸造了一批康熙通宝背面满汉原的钱币。
大家对比一下看,就很快就能发现,除了把顺治通宝满汉原中的顺治二字换成了康熙以外,其他的地方都长得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的区别。
下面看几张图,方便区分:
左侧为普通版康熙通宝满汉原,中间是顺治通宝满汉原,右侧为康熙通宝满汉原顺治手
普通版的康熙宝字的宝盖头的横折的折字写得呈大约45度,而顺治手宝盖头最后一笔写的是90度的,中间的尔字的起笔第一笔也是,普通版写的有角度,而顺治手和顺治满汉原写的是“丨”的。
普通版康熙通宝满汉原使用的是角头通,而最出名的康熙通宝满汉原顺治手和顺治通宝满汉原使用的是方头通,而且字写得比较宽,通字来识别最为简单。
直接看康熙通宝满汉原的通字,通字为方头通,且向上略微倾斜,这个钱基本就是康熙通宝满汉原顺治手了。因为康熙通宝满汉原其他的版方头通没有这样写的。
普通的满汉原一般版本百元左右,特殊版本就贵了
康熙通宝 满汉苏
我手里目前没有苏局,没找到合适的。就先用网图吧。
苏局,品质高,版别少
康熙通宝满汉苏,铸自江苏苏州局,做工精美。面文遒劲有力,版别也较少,只以面、背钱文的大小划分为大字、中字和小字。
苏局价格还是比较高的:
康熙通宝 满汉蓟
这是我手里的一枚康熙满汉蓟。
康熙满汉蓟为河北直隶薊州局所铸造,它距离北京非常的近,按说铸造工艺应该是非常的精美。但是它铸造的工艺,和之前说的满汉同和满汉源不是一个档次。
因为蓟字的笔画也非常多,所以满汉蓟的美品非常少,这个可能和它的铸造工艺也有一定的关系,康熙通宝满汉蓟一共分为两个大版。
第一个就是大满文蓟,就是满文比较大,大家可以看一下图片,对比一下。
第二个就是小满文蓟,满文比较小,但是这两种版别的市场价值却相差无几。
满汉蓟的价格也是略高一些的:
康熙通宝 满汉昌
我手里这枚,尺寸小,品一般,回头碰到合适的再买吧。
宝昌局,清设于江西南昌,顺治至同治都铸有一定数量的钱,其中大钱较少,但康熙宝昌局钱是湖北武昌铸造的而非江西南昌所铸造的。
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康熙)三十六年以湖北、湖南钱轻小,禁止行使,湖北局昌字钱、湖南局南字钱,以式样轻小,已于(康熙)二十六年提旨严加申饬。至是户部议定,昌字、南字钱色红不堪行使,应行禁止,照小钱例,依限交收”。由此可知康熙宝昌局钱是湖北武昌铸造的而非江西南昌所铸造的。
常见版本:
短通:
平头通
方头通
工头通,也叫泉手昌
角头通
大宝
比较少见的:
曲走通
阔字
名誉品:
曲爪昌
直爪昌
等等吧~
满汉昌的价格也不算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