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 VPP)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分布式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储能系统)、可控负荷以及电网侧资源等进行整合、优化和协调管理的能源管理系统。它并不具备实体电厂的物理形态,而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对各类能源资源的灵活调度和高效利用。随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深化,虚拟电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关于虚拟电厂的定义:什么是虚拟电厂-CSDN博客
虚拟电厂的发展前景被广泛认为是光明且充满潜力的,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整合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根据市场预测,到2025年和2030年,中国虚拟电厂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分别达到1300亿元和1800亿元,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此外,随着全球对低碳发展共识的形成及“双碳”目标的推进,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逐步成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技术进步与应用扩展
从技术层面来看,虚拟电厂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算法,实现了对各类分布式、不稳定资源如风电、光伏、储能等进行分类聚合、多层级控制及弹性调节。相较于传统的“源随荷动”的供需平衡调节方式,虚拟电厂因其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特性而显得尤为突出。例如,在用电高峰时期或电网故障时,虚拟电厂能够快速调整电力供应,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同时,它还可以通过参与售电市场出售多余电力,帮助生产者获得更高收益。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完善
政策环境方面,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鼓励和支持虚拟电厂的发展。《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虚拟电厂作为需求侧响应主体,将成为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此外,《“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也强调了要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并鼓励开展虚拟电厂示范项目。这些政策为虚拟电厂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土壤和发展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促进虚拟电厂健康快速发展,国家还发布了GB/T 44241-2024《虚拟电厂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旨在解决目前存在的标准缺失问题,提高行业的规范化水平。同时,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支持措施,如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支持虚拟电厂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广东省能源局与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联合发布的《广东省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等。
商业模式探索与创新
尽管虚拟电厂在中国正处于成长初期阶段,但各市场主体已经在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商业模式。除了传统的电力市场化交易外,虚拟电厂还可以通过提供综合能源服务、能效诊断服务等方式实现盈利。比如,面向企业用户提供的打包式能源供应计划不仅涵盖了电力,还包括热力、制冷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另外,通过开展能效诊断服务帮助企业确定能源利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也可以成为新的收入来源。
然而,目前国内虚拟电厂的主要盈利模式仍以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为主,受制于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的深度以及相关政策和技术成熟度的影响,如何建立更加健全有效的市场机制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随着电力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技术的进步,预计虚拟电厂将能够获取更多样化的收益渠道,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近日,江苏、山西、安徽等地相继发布通知,要求虚拟电厂参与2025年市场交易时递交履约保证凭证,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虚拟电厂在市场化交易中的角色更加重要,也进一步明确了其在电力市场中的地位。
虚拟电厂参与现货市场
2023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其中明确推动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储能和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交易。这标志着从国家层面开始推动虚拟电厂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对此,多个省份和地区积极响应,进一步细化电力市场运行规则,不仅明确将虚拟电厂纳入电力市场交易的主体范畴,还详细规定了虚拟电厂参与电力现货交易的具体方式。
截至目前已有20个地区(区域)允许虚拟电厂进入现货市场,主要为报量报价、报量不报价、不报量不报价、自调度这四种参与方式。其中,山西、广东、甘肃、上海、江苏、湖北、湖南、辽宁这8个地区虚拟电厂以报量报价方式参与现货交易;山东、浙江、吉林、宁夏以及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这5个地区(区域)可自主选择报量报价或报量不报价的方式参与;安徽地区可选择报量报价或自调度模式参与;有5个地区以报量不报价方式参与现货交易,分别是河北南网、福建、河南、黑龙江以及蒙西地区;而重庆则是以不报量不报价方式参与现货交易。
虚拟电厂注册入市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各地虚拟电厂的入市进程也在加速。
在这一市场格局中,央国企作为引领者,通过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推动行业进步,指导虚拟电厂行业向更加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和市场需求的方向前行。
民企同样不容忽视。国能日新、万帮数字能源、特锐德等企业凭借显著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然而,央国企在虚拟电厂市场的主导地位给行业带来挑战。它们凭借资源整合与项目建设优势,迅速大规模布局,使已入市的央国企虚拟电厂在可调节资源上领先民营企业。
对此,民营企业需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合作与整合,深入拓展市场,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当前,是挑战,或许也是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