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专家 —— 张效祥

      张效祥,中国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8年6月26日生于浙江海宁。1943年武汉大学电机系毕业,1956~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及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有关研究所工程师、副所长、所长、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等职。是中国第一台仿苏电子计算机制造的主持人,中国自行设计的电子管、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大型计算机研制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在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简介

1918年出生于浙江海宁。194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1956年至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及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56所所长、总工程师,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计算机顾问,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863计划”监督小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审组组长,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委员等职。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等职。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效祥院士是中国计算机事业创始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领导了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

电子计算机的仿制。在此后的35年中,先后组织领导并亲自参加了我国自行设计的从电子管、晶体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大型计算机的研制,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开拓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他的领导和直接参与下,率先在中国开展多处理并行计算机系统国家重大项目的探索与研制工作。经过多年努力,于1985年胜利完成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并行计算机系统,为我国巨型机的研制开拓了新的技术途径,也对中国跟踪当代国际计算机向多处理器化发展的趋势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今年已89岁高龄的张效祥依然精神矍铄,十分关心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未来、集成电路的发展等核心技术领域,更是侃侃而谈。在谈到自主创新时,张效祥呼吁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联合起来,切实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特别是在计算机、软件以及电子技术领域,一定要有自主创新的意识。

张效祥
在计算机领域,产学研结合不够,研究开发低水平重复比较普遍,成果转化阻力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高,计算机核心关键技术和配件掌握在别人手里,产品附加价值低下,软件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化不足,国内主流软件和CPU市场基本为国外产品占领,本国企业成长比较艰难。我国计算机事业出现的问题是世界计算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反映,应该把它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真正好的东西买不来,只有自己掌握核心高技术,才能保证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安全发展。”他说,“我们要在计算机领域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样才有竞争力,否则永远落后于人家。影响世界的53项计算机领域核心技术都不是中国的,我们应该奋起直追。应该看到,近年来我国IT产业的发展令人鼓舞,过去认为不可能的芯片设计和生产,现在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且发展不错,应用领域非常广阔。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已开始进行操作系统的研制和生产。”
这些年来,张效祥担任过不少社会兼职,发表过许多演说。“有好的身体才有好的创新的基础。”张效祥说。除了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和学习外,打太极拳是他保持健康的秘诀。如同他的计算机事业一样,太极拳已经伴随张效祥50年了,他说:“做成一件事不容易,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河南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基于socket的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余飞龙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 0912210212 指导教师姓名  所学专业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职称 教授 助教  完成期限 2013年3月19日至2012年3月25日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现代网络正处在变革与发展之中,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开发出一个简单实用、并具有移植性、适合传输大型文件的文件传输系统。基于点对点的文件传输系统能够让家庭网络以及各个企业等局域网对内部资料有一个快捷,准确,安全的共享。特别是对如今较大系统研发的模块分工合作得到了绝对保密性,从而使各项工作有计划、更科学的进行及顺利完成,使企业的办事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文件传输系统主要功能是自动获取局域网内用户的主机名,IP地址以及工作组名字,最终以C/S模式通过TCP/IP协议实现点到点文件传输功能。本系统既锻炼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们将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开发相结合,又引导我们进行了一次模拟实际产品的开发,对于我们以后工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企业对文件传输系实践上都还不够完善。文件传输系统由于比较复杂,可变因素较多,安全性低,因此发展还不成熟。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为中心的资源共享系统也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在国内,随着企业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计算机资源管理将不仅仅停留在依靠硬件或者Internet网络获取,而且将会向着安全的内部网络化资源管理方式迈进。 二、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主要针对对象是大型文件,设计出一种方便使用的、高性能的、并满足其基本通信需求的点对点文件传输系统。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可以在多种硬件平台上运行,具有较好好的兼容性能。目前我们将通过在TCP/IP协议之上建立一个功能简单的文件传输系统, 日后程序功能将可以继续扩展, 逐步发展成一个功能比较完整的大型文件传输系统,例如客户端连接发展成多对多连接,服务器增加为客户深一步服务(如发布一些消息)的功能等。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本设计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以中文版MyEclipse for Spring为开发工具,以C/S为系统功能结构,基于点对点的TCP/IP协议理论,通过Socket套节字连接客户端与服务器实现文件及文件夹传输。彻底避免了文件交换过程与外部网络的接触,实现快速的文件资源共享。并能够确保内部文件的机密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Douglas E. Comer. TCP/IP 网络互连[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Subrahmanyam Allamaraju. Java Server Programming: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ies[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1-23. Bruce Eckel. JAVA编程思想[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 2003.12-16.吕凤翥,马皓. Java语言程序设计[J].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03-409. 肖新峰,宋强,王立新. TCP/IP协议与网络管理[J]. 背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朱和平.即时通信研究综述[J]. 现代计算机,2006,(12). 刘培鹤,牛晓蕾,杜鹏,何文才,张媛媛.企业即时通信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设计[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7,(2) 张效祥.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冯博,应群,面向对象的Java网络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20-33. 蒋东兴.Windows Sockets 网络程序设计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郭广军,胡玉平,戴经国. 基于Java多线程的并行计算技术研究及应用[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02) 赵智. JAVA语言多线程机制及其应用[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03) . 王志和,王新辉. 基于Java的多线程实现技术[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2005,(05) . 阳小兰. Java语言中多线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 软件导刊 , 2007,(13) . ] 戚尚菊. Java语言中本地方法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 , 2004,(05) . 指导教师审批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