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微信litnmnm,领取pdf
作者:shadow,Mixlab社区创始人
大家好,我是shadow。我的背景可能有点跨界:从景观设计师出发,转行成为程序员,在蚂蚁支付宝担任过高级前端专家(软件架构师)。如今,我围绕着发起自2015年的Mixlab无界社区(社区人数已超8w+),专注于AI编程、Agent和知识引擎的研发。
我的跨界经验让我深刻理解了范式转移带来的颠覆性力量。过去,我们依赖固定的界面和复杂的交互逻辑;现在,我们正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从MaaS(模型即服务)迈向AaaS(智能体即服务)。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个生产力系统的重构。一个拥有强大的“推理大脑”,有状态、有记忆、能调用工具、能完成复杂任务的“数字员工”,正在成为我们的工作伙伴。
本文为你剖析Agent OS的底层逻辑、技术趋势,并提供个人与企业在新范式下的布局指南。
1/ 趋势洞察:界面的终结与意图驱动的革命
作为设计师和软件架构师双重职业,我关注的核心变量是:人机交互(HCI)。
目前的LLM产品(如ChatGPT、Claude、Gemini)标配了Chat First的交互模式,学习成本低,易于上手。但这只是过渡态。真正的变革在于 Generative UI / Intent-driven UI(意图驱动的生成式界面)。
在旧范式中,开发者预制固定的GUI,用户必须学习如何点击操作。在新范式下,用户只需提供一个“目标”(Goal),Agent OS会实时生成相应的“应用”界面。例如,你说“帮我订明早去上海的机票”,Agent OS会动态生成航班确认和支付组件的界面,而非预设的固定表单。

核心趋势是:AI不再是操作系统上的一个应用,而是操作系统的核心——AI-Native OS(AI原生操作系统)的雏形正在形成。Agent OS正是承载这些“数字员工”的操作系统。
设计师/架构师的启示:
- 从“预制软件”到“意图驱动”:未来软件的形态将是“一次性软件”(即用即弃)或基于Agentic原理重写的应用。
 - 混合模式:未来的交互将是聊天界面(低学习成本)和图形界面(参数控制、精细化调整)的结合,由意图驱动实时生成。
 
2/ 技术底层:Agent OS的四大核心支柱(程序员视角)
一个Agent区别于传统Chatbot的分水岭在于其自主执行能力。用户提供“目标”(Goal),Agent自主进行规划(Plan)、执行(Execute)、调用工具(Tools),并反馈(Feedback)。
驱动Agent OS成为可能,并被视为2025年爆发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01. 智能体的API化(Agent API)
主流LLM(Gemini, Claude, GPT-4o)均已标配“Tool Use”/“Function Calling”功能。API调用的重点已经从传统的“获取答案”转向“获取执行指令”。
Agent API化,意味着这些“数字员工”可以被标准地“雇佣”、“管理”和“协同”。Agent OS则提供了标准接口(Agent API),用于管理这些 Agent。

02. 模块化技能(Modular Skills)
技能(Skills)正在成为Agent架构的主流,例如Claude Skills。技能是一种可组合、可移植的模块化能力单元,包含指令、脚本和资源。
重点在于:动态加载。 Agent可以按需动态加载专业技能(如“财务对账 Skill”或“服务器异常检测 Skill”)。只有在需要时才加载上下文,有效减少消耗。技能的定义多采用文档驱动的方式,即编写Markdown文档和Python脚本文件(如SKILL.md)。

03. 动态上下文工程与编排(Orchestration)
编排(Orchestration)是Agent OS的核心能力,它系统化地协调和管理多个AI组件、工具或工作流程。
LangChain 1.0的正式推出,标志着构建LLM应用程序的框架成熟。此外,Agent的运行需要推理、思考和规划的能力。

04. 长时记忆与状态管理(Long-Term Memory)
要执行长周期任务(如连续运行30小时),Agent必须拥有记忆。Agent的核心组件包括:短期、长期记忆,以及角色、目标和指令。
Amazon Bedrock AgentCore Memory等专门的长期记忆系统正在出现。目前,Claude、ChatGPT和qwen.chat等主流平台均已上线记忆功能。
3/ 业务布局:Agent OS驱动的未来软件形态与应用场景
Agent OS是新范式中各类软件的承载平台。企业和个人需要关注四大类软件的崛起:
软件类型  | 描述  | 
|---|---|
| Agentic APP | 基于智能体原理重写的传统软件  | 
| 智能体 Agent | 具备自主规划和执行能力的“数字员工”  | 
| 定制化软件 | 针对特定需求构建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 
| 一次性软件 | 即用即弃,意图驱动实时生成的软件  | 
Agent OS的应用场景极其广泛,被称为 Imagine-to-App (从想象到应用):
- 超级个人助理:实现跨应用的工作流打通。
 - 企业自动化/DevOps:推动 RPA 2.0 革命,进行开发与运维(DevOps)的自动化。
 - 企业智能中台:构建 Enterprise Brain(企业⼤脑),作为企业的知识和决策中心。
 

4/ 个人与企业指南:如何布局新的技能与业务?
Agent OS绝不仅仅是使用一个AI工具,而是要构建一个属于你的个人AI生态系统。核心目标是:让AI真正为你工作。
1. 个人技能布局(工程师/设计师的进化)
作为设计师&程序员双重背景,我深知将个人经验融入技术系统的重要性。
- 新的核心技能:Agent API与模块化技能的运用。 学习如何定义Skills(文档驱动)和使用LangChain等框架进行复杂的任务编排。
 - 整合你的“知识库”: 将你的专业知识和工作习惯,融入AI智能体的长时记忆和角色设置中。
 - 打通工作流: 训练Agent连接你日常使用的所有工具(Notion、飞书、Cursor、Web应用等),实现跨应用自动化。
 - 聚焦创造性任务: 通过让Agent处理重复性工作,解放自己,专注于那些需要创造力、策略和跨界思维的任务。想象一下,AI助手能根据你的写作风格自动创作公众号文章,或自动分析市场数据并生成专业报告。
 
Agent OS不是替代你,而是增强你(Augmentation)。
2. 企业与业务布局(从MaaS到AaaS的转型)
企业需要从传统的软件采买模式转向“数字员工”的管理模式。
- 建立Agent管理平台: 标准化Agent API,实现对数字员工的“雇佣”、“管理”和“协同”。
 - 技能资产化: 将企业的最佳实践(workflows, best practices, guidance)定义为模块化技能(Skills),并实现按需加载,形成可复用的企业知识资产。
 - 推进RPA 2.0: 利用Agent的推理、规划和记忆能力,实现比传统RPA更复杂、更智能的企业流程自动化。
 - 投资于记忆系统: 为关键业务Agent配备长时记忆系统,确保复杂、长周期的企业任务能够持续运行和维护状态。
 
我们正处于一个范式转移的临界点。无论是程序员、设计师还是创业者,现在是深度参与Agent OS的好时机,把个人经验转化为Agent的能力,构建自己的“Agent-OS”。
MIXLAB 也研发了一套关于 Agent OS 的知识体系,欢迎了解⤵️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