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0)
- 资源 (3)
- 收藏
- 关注
原创 也谈.net的尴尬
为什么学习研究.net的如今会产生尴尬呢?1、 后发的框架,被java占尽先机,java发展了好多年才出现,大批的技术人才走了2、 严重依赖windows平台,商业本质决定,无可改变3、 web开发体系上的缺憾,没有完整严密的web体系,IIS同.net框架的结合多么丑陋4、 不断发展的框架,但是感觉不稳定,经常是不成熟的贝塔版就已经推出来5、 没有成功的大型应用例
2006-05-24 01:26:00
4198
16
原创 DotText源码阅读(7) --Pingback/TrackBack
博客这种服务的区别于论坛和所谓文集网站,很大程度上我认为是由于pingback/trackback的存在,使得博客这种自媒体有可以延展加入SNS的要素。所以分析博客程序,我们需要了解这种协议以及协议的实施细节。 在dottext的源代码中,在发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有pingback协议的支持,同时在web services的实现中,有trackback协议的实现。至于什么是pio
2006-05-17 01:22:00
8953
2
原创 DotText源码阅读(6) --模版皮肤
我们看到,dottext的个人模版是可以替换的,但显然,这么多套模版不可能每一套都写一个包含界面的程序文件。dottext的作者采用了UrlRewrite来实现模版和换肤,我们分析其原理后,可以明确如何做到为blog增添新的模版,实现站点blog的个性化。说到这个性化,可是web2.0的命根子!就以本人的blog为例来说明吧:假设我们访问http://blog.csdn.net/shanh
2006-05-13 13:51:00
5405
4
原创 dotText源码阅读(5)--URLreWrite和Handler
Dottext需要映射全部不存在的文件到blog应用程序,实际上是需要IIS对于该应用下的问不进行处理,而是交给dottext程序处理,而dottext则利用一系列的handler来进行配置,对应不同的文件类型,或者匹配特定的文件,实现整个blog的URL 重写的。 首先,是通过httpHandlers>addverb="*"path="*
2006-05-10 18:06:00
6158
4
原创 dotText源码阅读(4)--DTO和数据访问
Dottext中的DTO是一个是怎么实现的呢?这些是作为3层体系的实现内容。DTO的使用很多高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争论也不少。不过,我在这里要说的是dottext为什么要用DTO,我理解作者是想通过DTO确保维护3层体系,目的是解耦合各层之间的相互依赖,为各层之间的更新升级预留足够的维护空间。Dottext.Framework.Data. IDTOProvider 定义了关于DTO的接口,这个接
2006-05-06 05:26:00
5940
1
原创 DotText源码阅读(3)-框架配置体系和反序列化
dottext框架配置体系 和反序列化 配置节是一个比较容易混淆人的专题。Dottext的系统环境配置、单独每一个人的blog配置都是通过自定义的配置节实现的,并且dottext自己实现了其中的处理程序(handler)。也就是说,利用asp.net系统的配置文件作为存储机制,加上了单独处理机制,实现了系统的灵活配置。在web.config的根元素configuratio
2006-05-05 00:01:00
5775
1
原创 DotText源码阅读(2)-工程、数据库表结构
首先,来看整个工程结构,在此间单列出来,其中很多是初次阅读写下的,可能有些理解不正确,需要注意:一、解决方案的组成项目a) Dottext.Web引用了:ActiproSoftware.CodeHighlighterActiproSoftware.SharedDottext.CommonDottext.FrameworkDotText.Search
2006-05-04 00:49:00
6172
3
原创 DotText源码阅读(1)-调试
如何调试系统笔者下载的版本是嘟嘟提供的CNBlogsDottext ,关于这个版的说明在:http://forums.cnblogs.com/ShowThread.aspx?PostID=485下载后展开有如下目录存在一个工程文件,是v003版本的工程。因为是asp.net的工程,所以需要配置IIS来确保全部项目夹在成功。具体察看 OtherStuff/安装说明 ,在此列出:1
2006-05-04 00:29:00
7291
5
原创 DotText源码阅读(0)
a) 源代码阅读说明 i. 本源代码源自博客园的CNBlogsDottext,其中有些属于博客园的高手们进行了增补,当然主要是汉化工作。博客园是国内较早能够阅读分析dottext,并成功修改实施的技术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本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并进行阅读,先感谢他们。
2006-05-02 01:41:00
13197
6
Android核心分析.pdf
2011-11-14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