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毕业设计Java森林资源检测管理系统xowdi7nq(配套有源码 程序 mysql数据库 论文)本套源码可以先看具体功能演示再文末有联xi 可分享
随着全球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森林资源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监测与科学管理需求日益迫切。传统人工巡检方式存在效率低、数据滞后、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林业管理对森林资源实时监控、灾损预警、物种保护的需求,开发一套集成化的森林资源检测管理系统成为推动林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既能实现森林资源信息的高效采集与分析,也能为生态保护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该系统基于 Java 技术开发,采用 Springboot 框架搭建后端架构,结合 MySQL 数据库实现数据存储,基于 B/S 架构实现跨设备访问。系统功能覆盖森林资源全流程管理:可管理林木种类与信息、病虫害图像、动物种类与信息、植物种类与信息;支持资源类型与教育资源管理、异常检测与警报通知、社区交流互动;用户可进行个人信息修改、收藏管理等操作。此外,系统支持多维度资源信息查询、图像识别辅助病虫害分析、检测数据可视化展示等功能,实现从资源信息录入、监测分析到预警通知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
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将林木管理、动植物监测、病虫害防治、资源教育、异常预警等功能有机整合,既满足林业管理人员对森林资源的实时监控需求,也为科研人员提供数据支持,更帮助公众了解森林资源知识,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向智能化、科学化升级,有效解决传统管理中的数据滞后与监测盲区问题,提升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效率。
注:以上是纯毕业设计介绍,并非实际开发完成,最终开发完成的毕业设计程序以下面的的环境软件、功能图和界面为准。
系统所需要的环境软件:idea、eclipse+mysql5.7、8.0+Navicat+JDK1.8+tomcat7.0
3.3 系统UML用例分析
UML是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的缩写,又称统一建模语言。是开发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建模的标记,同时也是为开发者了解系统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和整个流程是什么样的做的前期工作。都森林资源检测管理系统的UML用例分析详情如下图所示。

图3-1管理员用例图

图3-2 用户用例图
3.4 系统流程分析
操作流程需要进行设计,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流畅的操作下来是至关重要的,本系统的完整操作流程如图3-3所示:

图3-3系统操作流程图
本系统主要有管理员和用户两种角色,进行登录时需要确保输入的内容与已经保存的账号信息一致,通过账户密码等方式来校验用户信息,输入正确则登入系统,输入错误则登入失败。系统登录流程,如图3-4所示:

图3-4系统登录流程图
在添加信息的时候,会判断是哪类用户,并根据用户类型判断执行是否合法,合法者可以进行添加,不合法者则不能进行此操作。管理员登录账号后可以对内容进行添加,拥有着最高的权限,用户权限次于管理员。添加信息流程图如图3-5所示:

图3-5系统添加流程图
删除数据时与添加数据功能类似,删除数据具体流程如图3-6所示:

图3-6系统删除流程图
3.5 本章小结
系统分析主要是需求分析,研发人员根据调研结果,编写一套完整的森林资源检测管理系统,通过可行性分析对系统进行简单的设计,构建出大致内容,最后对系统流程进行分析,得出该系统完美地实现了现阶段森林资源检测管理的全部内容,符合用户要求并迎合市场,为下一章系统的整体设计提供了基础。
第4章 系统设计
用流程图和图片的方法直观的展示出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流程的设计思路,并详细阐述出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库的构造是使用E-R图画出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各个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4.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1.1 登录模块设计
森林资源检测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的权限可划分为不同的角色,分别是管理员和用户。该系统已存在的用户,在登录系统时需要填写相应的账户信息,登录时应注意输入的账户密码,角色也要在登录时进行选择,登陆成功后会根据不同角色进入相对应的页面。
页面主要包含用户名和密码,都是必填项。如果某项为空并点击登录按钮,会提示请输入为空的项。系统主要分为两个角色进行登录,通过不要通的角色选择输入不同的账号密码,输入正确则登陆成功,如果登录的用户名和角色与数据库内的数据不匹配则报错。
这个模块处理用户的登录请求,请求后会调用特定的方法,通过处理登录信息来实现登录业务。系统会将获取到的请求下发到逻辑层,逻辑层将数据封装成相应对象,然后调用响应层获取结果并将信息返回给页面。
管理员是所有模块中权限最高的,管理员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操作、可以随意的添加用户信息、可以及时的更新用户信息、也可以直接新增用户和删除用户。
用户功能由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我的发布、我的收藏等功能组成。能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密码进行修改,修改前需要先成功登录本系统,还可以对动物信息进行查询,并进行收藏操作;
4.2 系统总体设计
能够登录本系统的一共有两种角色,分别是管理员和用户。登录系统后,不同的角色可以对系统进行不同的操作,管理员拥有最大的权限。系统总体结构如图4-1所示。
图4-1系统总体结构图
4.3 数据库设计
该系统使用免费开源的MySQL数据库,这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使用Navicat管理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统一使用UTF-8,避免了中文的乱码问题。MYSQL数据库一直以来都是被广泛应用的存在,它能为系统带来简洁的SQL书写以及良好的存储环境,它对分库分区有很大的帮助以减轻单表数据太多带来的压力。根据系统的实体,分析数据库之间的关系,总结出E-R图,而E-R图又以多个实体属性图组成;以下将“用户、林木信息、教育资源、动物信息、植物信息、收藏”等作为实体,它们的局部E-R图,如图4-2所示:
图4-2局部E-R图
5.1系统功能实现
当用户访问系统的网址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首页界面。在首页界面上,用户可以看到一个导航条,通过导航条可以跳转进入各个功能展示页面进行操作。系统首页界面如图5-1所示。
图5-1 系统首页界面
在注册流程中,用户在Vue前端填写必要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等)并提交。前端将这些信息通过HTTP请求发送到Java后端。后端处理这些信息,检查用户名是否唯一,并将新用户数据存入MySQL数据库。完成后,后端向前端发送注册成功的确认,前端随后通知用户完成注册。这个过程实现了新用户的数据收集、验证和存储。系统注册界面如图5-2所示:
图5-2 系统注册界面
林木信息:在林木信息页面的输入栏中输入林木名称进行查询林木详细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收藏操作;林木信息页面如图5-3所示:
图5-3林木信息页面
动物信息:在动物信息页面的输入栏中输入动物名称进行查询动物信息详细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收藏操作;动物信息页面如图5-4所示:
图5-4动物信息页面
用户注册登录进入系统,点击个人中心可以对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我的发布、我的收藏等功能进行操作。个人中心页面如图5-5所示:
图5-5个人中心界面
5.2后台管理员模块实现
在登录流程中,用户首先在Vue前端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这些信息通过HTTP请求发送到Java后端。后端接收请求,通过与MySQL数据库交互验证用户凭证。如果认证成功,后端会返回给前端,允许用户访问系统。这个过程涵盖了从用户输入到系统验证和响应的全过程。如图5-6所示。
图5-6 后台登录界面
管理员进入主页面,主要包括对用户管理、林木种类管理、林木信息管理、病虫害图像管理、动物种类管理、动物信息管理、植物种类管理、植物信息管理、资源类型管理、教育资源管理、异常监测管理、客服通知管理、社区交流、系统管理、用户中心等功能进行操作。管理员主页面如图5-7所示:
图5-7 管理员主界面
管理员点击病虫害图像管理。进入病虫害图像管理页面输入病虫害名称、病虫害类型可以探寻、增添或移除病虫害图像管理信息,并进行浏览、更改或移除等操作。如图5-8所示:
图5-8病虫害图像管理界面
管理员点击林木种类管理。进入林木种类管理页面输入可以探寻、增添或移除林木种类管理信息,并进行浏览、更改或移除等操作。如图5-9所示:
图5-9林木种类管理界面
教育资源管理功能在视图层(view层)进行交互,比如点击“探寻、增添或移除”按钮或填写教育资源管理表单。这些教育资源管理表单动作被视图层捕获并作为请求发送给相应的控制器层(controller层)。控制器接收到这些请求后,调用服务层(service层)以执行相关的业务逻辑,例如验证输入数据的有效性和与数据库的交互。服务层处理完这些逻辑后,进一步与数据访问对象层(DAO层)交互,后者负责具体的数据操作如浏览、更改或移除教育资源管理信息,并将操作结果返回给控制器。最终,控制器根据这些结果更新视图层,以便教育资源管理功能可以看到最新的信息或相应的操作反馈。如图5-10所示:
图5-10教育资源管理界面
植物信息管理功能在视图层(view层)进行交互,比如点击“增添、移除、植物种类统计”按钮或填写植物信息管理表单。这些植物信息管理表单动作被视图层捕获并作为请求发送给相应的控制器层(controller层)。控制器接收到这些请求后,调用服务层(service层)以执行相关的业务逻辑,例如验证输入数据的有效性和与数据库的交互。服务层处理完这些逻辑后,进一步与数据访问对象层(DAO层)交互,后者负责具体的数据操作如浏览、更改或移除植物信息,并将操作结果返回给控制器。最终,控制器根据这些结果更新视图层,以便植物信息管理功能可以看到最新的信息或相应的操作反馈。如图5-11所示:
图5-11植物信息管理界面
异常监测管理功能在视图层(view层)进行交互,比如点击“探寻、增添或移除”按钮或填写异常监测管理表单。这些异常监测管理表单动作被视图层捕获并作为请求发送给相应的控制器层(controller层)。控制器接收到这些请求后,调用服务层(service层)以执行相关的业务逻辑,例如验证输入数据的有效性和与数据库的交互。服务层处理完这些逻辑后,进一步与数据访问对象层(DAO层)交互,后者负责具体的数据操作如浏览、更改或移除异常监测管理信息,并将操作结果返回给控制器。最终,控制器根据这些结果更新视图层,以便异常监测管理功能可以看到最新的信息或相应的操作反馈。如图5-12所示:
图5-12异常监测管理界面
源码无偿分享,文未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