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零、前言
我是虚竹哥,目标是带十万人玩转ChatGPT。
2025年的美赛即将拉开帷幕,大家准备得如何了?今年比赛新增了不少新规,如果没提前关注,可能会在论文提交时遇到麻烦。以下是重要的规则变化和备赛指南,帮你顺利备战。
一、新的在线提交方式
2025年美赛的论文提交方式发生了变化,现在需要通过新的在线页面提交,网址是:
https://forms.comap.org/241335097294056
提交时需要准备以下信息,缺一不可:
- 团队控制编号
- 顾问ID号
- 题目选择的相关信息
注意:论文总页数有明确限制,不得超过25页。这一页数包括摘要表、正文、目录、参考文献、注释、附录、代码等所有内容,请严格控制篇幅!
二、重要提醒
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
随着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美赛从2024年起对其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
- 参赛者可以使用生成式AI工具,但必须透明说明其使用情况,包括:
- 引用来源
- 具体使用方式
- 必须遵守伦理规范,尊重知识产权。
任何违规行为(例如不当使用或未说明AI工具的使用情况)将被视为抄袭行为,可能导致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提交材料页数限制
所有提交材料的总页数不得超过25页,包括:
- 摘要表
- 解决方案
- 参考文献
- 目录
- 注释
- 附录
- 代码
在准备论文时,请务必控制总页数,避免因为格式不符而失去获奖资格。
题目范围更加广泛
近年来,美赛题目的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多个学科。以下是一些例子:
- 2018年:多跳HF无线电传播问题
- 2019年:科学养龙
- 2023年:马赛马拉岛的生态管理
- 2024年:七鳃鳗性别比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预计2025年的题目也将涉及数学建模、计算机科学、生态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备赛时需要多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提升跨学科思维能力。
三、美赛评审机制详解
想要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不仅要注重建模能力,还要熟悉比赛的评审标准和流程。
评审标准
评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问题解读:是否对赛题进行了清晰解读,是否澄清了模糊概念。
- 模型构建:
- 是否列出了假设条件,并说明其合理性。
- 模型是否合理,有没有详细的稳定性测试。
- 分析与结论:
- 是否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
- 是否给出了清晰的结论。
- 摘要:摘要必须准确、简洁地概括论文内容。
注意:即使论文未完全解答问题,只要某些部分有独创性,依然可能获得好评。
论文结构的评审要点
即使论文解答不完整,只要形式完整且有亮点,同样有希望获得好成绩。以下是关键点:
- 论文形式是否完整;
- 是否回答了题目提出的所有问题;
- 数学内容是否足够丰富;
- 建模目标是否明确;
- 假设条件是否合理并清晰列出;
- 是否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且需有实质性分析,而非泛泛而谈);
- 数据引用是否准确;
- 模型和求解方法是否具有普适性。
评审流程
美赛的论文评审采用盲评机制,论文的作者姓名和学校信息不得出现在论文中。所有论文通过控制编号(Control Number)进行识别。
第一阶段:鉴别
- 论文分为三类:
- 进入下一阶段评审的论文;
- 合格但无法晋级的论文;
- 不符合竞赛要求的论文。
- 每篇论文由两名评委独立评审,若评分差距大,将引入第三位评委。
- 时间限制:评委在第一阶段对每篇论文的评审时间仅为10分钟,摘要部分尤为重要。
第二阶段:分类多轮评审
- 通过第一阶段后,论文按离散数学和连续数学分类,进入多轮评审。
- 评审通过的轮数越多,论文级别越高,最终奖项包括:
- 冠名奖
- Outstanding Winners
- Finalist Winners
- Meritorious Winners
- Honorable Mentions
- 时间限制:第二阶段评委每篇论文的评审时间为15-30分钟,重点考察论文结构的清晰度和核心结果的表达。
最后一轮评审将由所有评委讨论特等奖论文,必须经过竞赛主席和副主席的一致同意。
四、总结
美赛不仅考验数学建模能力,也对细节把控和跨学科理解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今年的报名已经启动,请务必留意新规,避免因小失误与奖项失之交臂。做好充分准备、严格遵守规则,也许下一个O奖得主就是你!
有提供免费的授权码可体验~
有提供免费的授权码可体验~
有提供免费的授权码可体验~
私信虚竹哥,获取体验码~
国内可直接使用~
我是虚竹哥,目标是带十万人玩转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