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音频介绍一个关于学习的新概念:临界知识。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终身学习知识很重要。但是,什么是知识呢?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说“回”字有四种写法,是不是知识?朋友圈里对一个大型活动的吐槽是不是知识?网上到处可见的直播、分享是不是知识?最近有本新书《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作者成甲是知识管理达人、“得到”说书人。他在书里分享了一个观点,学习应该学临界知识。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来给你说说。
成甲对知识的定义,是那些可以改变你行动的信息。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之后连连赞叹,结果生活照旧,那这篇文章也不过是一个信息而已。如果你看完文章之后受到启发,改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这个信息才是知识。
但是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对我们行为的影响更大。比如石头从山上滚下来会越滚越快,就是一个有用的知识。不过,如果你懂得牛顿第二定律,也就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就不光能解释为什么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快,甚至有可能想办法造出火箭。像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能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基本规律,成甲定义为“临界知识”。如果我们能掌握临界知识,并且应用到生活里,甚至能预测和控制未来。
那么,怎样发现临界知识呢?
我们先得学会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最重要的不是收集、分类、保存,而是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怎么提升认知深度呢?先来说说,什么才算深度认知。比如有人问:大城市的房价为什么这么高?有人说,都是炒房团炒的。有人说,大城市土地供应稀缺,而高购买力的人群又过度集中,所以推高了房价。你看这两种回答,第一种就属于对问题的浅认知,但是第二种不局限于具体问题,而是分析现象后找出普遍性的规律,就属于深度认知。所以说,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根据理由的可信度判断要不要接受这个结论。这种思考方式,就是对知识的深度认知。
通过深度认知得出的结论,往往能解释相似情景中的很多问题,这些结论有的经过长期验证,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也就是我们前边说的临界知识。掌握临界知识,我们就能“四两拨千斤”,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说到提高学习效率,可能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但为什么很多人的效率就是上不去呢?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把时间花在提升“技术效率”,而不是“认知效率”上,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学习的内容如果仅仅是用来应对具体工作和问题的,就是在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看上去很努力,实际上一直在原地打转。但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的本质,了解问题的底层规律,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在这种模式下,很多看上去全新的问题,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换了个说法。
说了这么多,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习呢?知识不是学得越多越好,也不是只学某个专业的知识,而是要学习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比如想要做好市场营销,就不能只学市场营销的教材,而是要涉及到心理学、经济学、历史等等的知识。只要掌握了底层规律,具体的、技术层面的问题都好解决。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临界知识,也就是更广泛、更普遍的基本的规律。要寻找临界知识,需要我们提高认知效率,培养深度认知的能力。这个观点供你参考。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终身学习知识很重要。但是,什么是知识呢?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说“回”字有四种写法,是不是知识?朋友圈里对一个大型活动的吐槽是不是知识?网上到处可见的直播、分享是不是知识?最近有本新书《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作者成甲是知识管理达人、“得到”说书人。他在书里分享了一个观点,学习应该学临界知识。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来给你说说。
成甲对知识的定义,是那些可以改变你行动的信息。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之后连连赞叹,结果生活照旧,那这篇文章也不过是一个信息而已。如果你看完文章之后受到启发,改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这个信息才是知识。
但是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对我们行为的影响更大。比如石头从山上滚下来会越滚越快,就是一个有用的知识。不过,如果你懂得牛顿第二定律,也就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就不光能解释为什么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快,甚至有可能想办法造出火箭。像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能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基本规律,成甲定义为“临界知识”。如果我们能掌握临界知识,并且应用到生活里,甚至能预测和控制未来。
那么,怎样发现临界知识呢?
我们先得学会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最重要的不是收集、分类、保存,而是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怎么提升认知深度呢?先来说说,什么才算深度认知。比如有人问:大城市的房价为什么这么高?有人说,都是炒房团炒的。有人说,大城市土地供应稀缺,而高购买力的人群又过度集中,所以推高了房价。你看这两种回答,第一种就属于对问题的浅认知,但是第二种不局限于具体问题,而是分析现象后找出普遍性的规律,就属于深度认知。所以说,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根据理由的可信度判断要不要接受这个结论。这种思考方式,就是对知识的深度认知。
通过深度认知得出的结论,往往能解释相似情景中的很多问题,这些结论有的经过长期验证,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也就是我们前边说的临界知识。掌握临界知识,我们就能“四两拨千斤”,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说到提高学习效率,可能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但为什么很多人的效率就是上不去呢?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把时间花在提升“技术效率”,而不是“认知效率”上,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学习的内容如果仅仅是用来应对具体工作和问题的,就是在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看上去很努力,实际上一直在原地打转。但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的本质,了解问题的底层规律,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在这种模式下,很多看上去全新的问题,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换了个说法。
说了这么多,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习呢?知识不是学得越多越好,也不是只学某个专业的知识,而是要学习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比如想要做好市场营销,就不能只学市场营销的教材,而是要涉及到心理学、经济学、历史等等的知识。只要掌握了底层规律,具体的、技术层面的问题都好解决。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临界知识,也就是更广泛、更普遍的基本的规律。要寻找临界知识,需要我们提高认知效率,培养深度认知的能力。这个观点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