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绩效考核,领导让我背「C」

本文探讨了绩效考核制度在职场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分析考核结果、积极沟通及建立不可替代性的应对策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朋友小周最近遇上了一个烦心事:他被领导通知自己Q4的绩效打了C,而且理由很简单:部门正好有一个C的指标让人背,而他的资历正好又最浅…

这跟小时候成绩单上打C还不一样——小时候背个C也就是苦一个寒假,但绩效背C,年终奖也跟着大幅度缩水,连带着明年的评级也会跟着受到影响。

83406af679d98fbd87d489d83c1aa4d6.png

不得不说,“每天996,绩效被打C”绝对是不少打工人的职场噩梦,尤其作为初入职场的小萌新,没拿过绩效C,都不敢说自己混职场…

1

1

1

绩效考核—打工人头上的达摩之剑

绩效考核,作为不少公司的“标配”火爆这么多年,不是没原因的。

一方面,它操作简单、等级清晰,轻松便能对员工一年的工作成绩进行划分和评级。

另一方面,年终奖金、涨薪、晋升等利益分配也往往和绩效捆绑在一起,对员工自然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绩效考核有很多种形式,其中最让人“闻风丧胆”的莫过于271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一年两次对员工进行考核,20%的比例对应优秀员工,70%的比例对应普通员工,还有10%的比例则是对应需要改进的员工。

还有的公司会将绩效分成五个等级。每一个级别晋升需要满1年,晋级后薪资会上涨5k-10k左右,但在绩效考核中评分最低的员工会被取消年终奖和晋升机会。除此之外,如果连续2年绩效都在末尾,还有可能会被辞退。

因此,绩效考核作为职场人的“期末考试”,其内卷程度远比想象可怕得多。

1

2

1

铆足力气拿不到 A,一不留神就被打 C

从公司角度来说,绩效考核既是“节约成本”的好方法,也可以帮公司对人才进行筛选和过滤。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暴露了很多问题。

一方面,企业使劲给打工人定KPI,打工人之间也越发内卷。据了解,加班最多的互联网公司,每天平均下班时间要到晚上11点。

就像薛兆丰说的,“让你996的不是你的老板,而是其他愿意996的人。”只要身处考核当中,似乎就永远逃不开同僚的压力。

60e1572612a3045d8fdec771bcb130fa.png

另一方面,就是强制分配的指标,容易导致部门内部的“懒政”。

为图方便,直接将C的名额,挂到资历最浅、有离职意向,甚至是加班最少的人身上。

将综合性的考核标准,变成了单一维度的甩锅大作战。

不仅对职场人的积极性造成不小的打击,而且还间接加速了公司人才的流失。

1

3

1

面对绩效考核C,职场人该如何破局?

1.分析考核结果,清楚自身定位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提问:HR最怕遇到哪类型的求职者?

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是:

“求职者洋洋洒洒写了好几百字,说自己曾经去西天取过经。你以为他是唐僧、孙猴子、猪八戒、沙僧,再不济也是个白龙马呢。结果最后见面一聊才发现,他只是路上那根扁担。”

bcfe0a0c8ef25d506f5978d19afd1fef.png

看着像个段子,但仔细思考其实不无道理。

如果将一年的绩效比作西天取经,虽然大家都在一个团队,一个项目当中。但各自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没有工作失误,并不代表就能万事大吉。如果在团队当中,你的定位仅仅是一根“扁担”,甚至是那扁担上挑着的沉重“行李”。那么绩效C落在你的头上也并不过分。

因此,在你拿到低绩效的当下,首先要做的便是对结果进行分析,清楚你在团队所处的位置,判断是否对于当前角色认知到位。仔细思考,这个C落在你的头上,是否真的只有不公平,还是有其他原因。

2.积极交流沟通,合理提出建议

许多人在拿到绩效C的当下,第一反应是要开始找新的工作,或是逢人就抱怨自己所遭遇的不公。

但越是这样态度消极,在别人看来越是反感。

当我们对事情有了初步判断之后,首先应该摒弃的就是消极念头。

e6c5af3abf1dde7d2f0eff88d67b6e28.png

如果反复研究,仍旧无法消化负面情绪。那么不妨尝试主动和领导沟通,把话摊开来讲。

在此,可以参考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所提到的一个公式: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

比如:

“我观察到,只有我一个人拿了C的评定,这让我感到非常的困惑。是因为我的工作表现没有达到预期吗,还是仅仅因为资历太浅。希望能和您这边沟通一下。”

最后,说出自己的请求,如:虽然没有拿A,希望您能够看到我所做的事情,在月底给我们颁一个其他奖项等。

及时弥补回损失,或者找出这个事件中其他有利的部分。用事实和解决方案来说服他,而非情绪。

3.逐步建立信任,培养不可替代性

说到职场的不可替代性,相信有人会不太理解。

比如:我的岗位本就是重复内容的堆积,我的职位注定我只是一枚“螺丝钉”的角色,不可替代性从何而来?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要看看职业的本质是什么?

对此,百科可以搜到的答案是:职业是满足社会需求,参与社会分工的一种交换方式。

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的职业就是帮人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培养职场的不可替代条件,也就是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李曦”这个名字。

她作为英语专业毕业的毕业生,由接线员转到外企秘书岗后,每天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性工作。

但她并不满足于此,而是选择主动给自己找事干。

0fd016a4b1d5fde9cfe6cae5622e30d8.png

那时的互联网并不发达,她发觉,企业对国内的知识和经验非常缺失。于是,她开始规划通过提炼总结各大媒体的信息,为公司制作专属的英文资讯简报。

为做好第一期简报,她周末主动跑到公司加班。将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国内消费市场新热点、竞争品牌的动态等信息摘选出来,做成英文摘要,并自己设计了资讯简报的版式,发给总部的同事们参阅。

除此之外,她还做了许许多多自己工作职责外的事情,帮助其他人解决困难。

也正因如此,让当时的人事经理看到她是可塑之才,将她调至新成立的部门担任主管。

而这名叫李曦的女生,如今已是京东公共关系部总经理,索尼的前副总裁。

我相信, 不管我们身处于什么样的岗位,如何能够像她一样,通过建立信任,逐步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让自己一步步接近团队的核心。

那么绩效考核C,相信早已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毕竟,在竞争力的金字塔中,不可替代性越强,人才则越稀缺,公司自然会重点培养和对待。

1

4

1

写在最后

绩效考核既是一种员工评价方式,也是重新审视自身定位最好的机会。

d2d3b8af12adebd7b5dfc2e9e79f4517.png

遇到考核为“不合格”,第一反应不应是“我要被辞退”了,或者“我要辞职”。而是应该去主动关注,自己相较于团队其他人的差距,并去努力赶超,提升未来绩效。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能够顺利度过每个季度的考核。凭借自己的过硬实力,拿到全A的答卷!

d2387027ab37cb5a7170e3c827642b98.png

作者 | 千一

责编 | 多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