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均量值的计算方法与软件开发

教学均量值的计算方法

教学均量值的计算公式与意义

一、计算流程

1.将班级考试情况按人数比例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

一般按人数比例可设为15%、25%、30%、25%、5%。假设被检测人数为200人,那么五档人数就分别是30、50、60、50和10人,然后依据这个人数来划定各档最低分数线。

2.计算均量值

均量值=[A档人数X6+B档人数X4+C档人数X3+D档人数X1+E档人数X(-1)]÷总人数
大家从公式与计算流程里可以看到将成绩按人数比例进行划分,可以一部分忽略成绩难易对考试评价的影响。按此计算大样本会整体均量值应该等于3。因为均量值的计算按学生成绩排名进行统计量,可实现横向对比,及前后两次考试成绩的纵向对比,在考核量化中更有优势。

3.计算均量值软件开发的难点分析

首先是软件进行分数划档的切分点计算。学生考试中容易出现并分的现象,按切分点计算人数会多于或少于实际人数比例的情况,这样就使得总体均量值计算结果出现高于或低于3的情况。从而失去与之前考试比较的基数标准。通常的做法,将学生严格按百分比进行分类,并分的人数,按照应占百分之的人数,与并分人数之间计算一个权重,切分点的人数乘以权重系数来确定班级各档的人数。这样的计算结果就会出现如1班A档5.5人,2班11.3人……的情况,但确实解决了整体均量值计算出现上下浮动的情况。这样相对比直接按切分点计算人数更合理一些。

4.计算均量值软件开发的难点处理

按上分析,我们在做模型时,先统计考试的人数,然后按人数比例的15%计算出A档的切分点,然后统计A档的人数,以及最高分到高于切分点的人数,之间的差除以A档的人数即为,切分点人数计算的权重系数。
B档计算与A档相似,先按人数比例的40%计算出B档的切分点,再统计实际40%的人数,以及高于切分点的实际人数,两者差除以切分点的人数,即人B档切分点的人数计算的权重,然后按此计算最高分至B档切分点的人数,计算完毕减去A档人数,即可算出实际B档的人数。
其他各档次依此类推。
计算出各档的人数就可以计算各班级的均量值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ingliang88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