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LM空间光调制器的单像素成像

本文介绍了单像素相机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工作原理,如何通过空间光调制器如DMD和液晶技术进行成像。文章详细比较了不同类型的SLM,并列举了施莱蒙科技的产品系列,展示了单像素成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潜力。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基本概念

单像素相机是一个由计算鬼成像发展而来的成像技术,它使用单点探测器(PD、PMT 等)代替传统成像系统中的阵列式感光元件(CCD、CMOS 等)来完成对物体透射或反射的光强的探测。

由于单点探测器不具有空间分辨率,因此单像素成像系统往往借助于空间光调制器,通过在不同种类的空间光调制器上加载一系列掩膜,使调制后的光照射至物体,并从单点探测器获得对应于不同掩膜的一系列光强值来恢复物体的像。相比于传统成像系统,单像素成像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反应灵敏等优点,不仅可以用于可见光波段成像,同时也可用于红外、太赫兹等非可见光波段的成像。使用多个单点探测器完成对三维物体的成像,使单像素成像技术延伸至三维成像领域。近年来单像素成像在穿过散射介质成像以及水下成像中的应用,更是显示了其在生物医学、军事、显微、望远、超分辨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工作原理

单像素相机成像是基于关联测量原理,仅仅依靠收集光的强度信息对物体成像。单像素相机在照明端采取结构光照明,在探测端采用单像素光强探测器收集信号。当照明结构发生变化时,相应的物光光强的变化反映出照明结构与物体空间信息之间的关联程度。通过不断变化照明结构并累积关联信息,最终实现对物体的成像。

空间光调制器

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 SLM),是指能对空间内光波的某一种或几种特性(振幅、相位、偏振、频率等)做时间或空间上的变换和调制的器件。它能将信息加载于光学数据场上,并将所加载信息量转化为对应的光场调控参数,利用光的反射或双折射等特性实现对入射光场的调制。

空间光调制器根据读出光和输出光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反射式和透射式;对光波调制的参量的不同,SLM 又可以被划分为振幅型、相位型和混合型;根据调制原理,常见的空间光调制器件有DMD、LCoS和LCD,以下是这几种器件的优劣势对比:

SLM类别

DMD

LCoS

LCD

光调制方式

反射

反射

透射

光效率

亮度

分辨率

对比度

刷新率

最高

价格

较高

中等

由于数字微镜器件DMD相比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D和LCoS具有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帧频高等优点,在传统的基于 SLM 的计算鬼成像(CGI)中,我们通常建议采用DMD来搭建成像系统。

单像素成像系统中,SLM(Spatial Light Modulator)空间光调制器作用是对照在其上边的光进行强度调制,成像透镜将调制后的具有光强分布的光场照射到物体表面。

以下是基于DMD和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一些产品,可以根据需求来选型。

SLM3D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产品大纲(DMD)

产品系列

序号

产品型号

分辨率

像素数

微镜尺寸

光源波段

帧率

存储

容量

灰度等级

硬件接口

软件接口

普惠版

1

SLM6500-S

1920*1080

200万

7.56μm

420nm-700nm

9523fps@1bit
247fps@8bit

48MB

1~8bit

USB2.0
HDMI

QT

2

SLM6500-A

1920*1080

200万

7.56μm

400nm-700nm

9523fps@1bit
247fps@8bit

48MB

1~8bit

3

SLM500YX

2048*1200

230万

5.4μm

420nm-700nm

16100fps@1bit
2016fps@8bit

128MB

1~16bit

USB2.0
HDMI
DP

4

SLM9000

2560*1600

400万

7.56μm

400nm-700nm

9523fps@1bit
1031fps@8bit

128MB

1~8bit

5

SLM9000UV

2560*1600

400万

7.56μm

355nm-420nm

9523fps@1bit
1031fps@8bit

128MB

1~8bit

6

SLM670S

2716*1600

430万

5.4μm

420nm-700nm

9523fps@1bit
1190fps@8bit

128MB

1~8bit

标准版

1

以下是一个简的Matlab代码示例,演示如何使用像素成像方式仿真三维物体不同深度所成像经傅里叶变换后被空间调制器接收的图像。本示例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相应修改: ```matlab %定义物体的大小和深度 obj_size = 256; %物体大小 obj_depth = 3; %物体深度 %定义学系统参数 lambda = 0.6328e-6; %激波长 k = 2*pi/lambda; %激波数 L = 0.1; %学系统的有效口径 f = 1; %学系统的焦距 M = 50; %学系统的放大倍数 dx = L/obj_size; %物体平面上采样间距 %生成物体 obj = zeros(obj_size, obj_size, obj_depth); %物体的三维数组 for i=1:obj_depth obj(:,:,i) = rand(obj_size, obj_size); %生成随机的物体 end %计算物体的傅里叶变换 obj_ft = fftshift(fftn(obj)); %定义空间调制器的参数 slm_size = 256; %空间调制器的大小 slm_pitch = 20e-6; %空间调制器像素间距 slm_lambda = 0.6328e-6; %空间调制器的工作波长 %计算相位模式 phase = mod(angle(obj_ft), 2*pi); %取模2π的相位 %计算像素值 pixel_value = cos(phase); %使用余弦函数计算像素值 %将像素值归一化到[0,1]之间 pixel_value = pixel_value - min(pixel_value(:)); pixel_value = pixel_value ./ max(pixel_value(:)); %将像素值乘以255,转换为0-255之间的整数 pixel_value = uint8(255*pixel_value); %显示像素值 figure; imshow(pixel_value); %模拟成像 psf = exp(-1i*k/(2*f)*((0:slm_size-1)-slm_size/2).^2*slm_pitch^2); %计算系统的点扩散函数 image_ft = zeros(slm_size, slm_size); %初始化成像平面的傅里叶变换 for i=1:obj_depth obj_plane = obj(:,:,i); %取出物体的某一深度 obj_plane_ft = fftshift(fftn(obj_plane)); %计算物体平面上的傅里叶变换 image_plane_ft = obj_plane_ft .* psf; %计算成像平面上的傅里叶变换 image_ft = image_ft + image_plane_ft; %将所有深度的成像平面上的傅里叶变换叠加起来 end %将成像平面的傅里叶变换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得到成像图像 image = ifftn(ifftshift(image_ft)); image = abs(image).^2; %计算成像图像的强度 %显示成像结果 figure; imshow(image, []); ``` 在上述代码中,首先定义了物体的大小和深度,然后计算了物体的傅里叶变换。接着定义了空间调制器的参数,并计算了相位模式和像素值。然后,通过模拟成像过程,将物体的不同深度成像叠加起来,最终得到了成像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本示例中使用的是简化的点扩散函数,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系统的点扩散函数进行相应修改。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