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lunk Enterprise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VE-2022-43571)安全风险通告

本文报道了奇安信CERT关于SplunkEnterprise存在的高危远程代码执行漏洞,强调了漏洞原理、影响版本及安全建议,包括官方补丁和奇安信防护措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bcab8871f37743f73953fa638e93aa2f.png

奇安信CERT

致力于第一时间为企业级用户提供安全风险通告有效解决方案。

安全通告

Splunk Enterprise是机器数据的引擎。使用Splunk可收集、索引和利用所有应用程序、服务器和设备生成的快速移动型计算机数据。关联并分析跨越多个系统的复杂事件。获取新层次的运营可见性以及IT和业务智能。

近日,奇安信CERT监测到Splunk Enterprise中存在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VE-2022-43571)。由于Splunk Enterprise 中 SimpleXML仪表板存在代码注入,经过身份验证的远程攻击者可构造特制的数据包,通过PDF导出操作触发任意代码执行。目前,此漏洞技术细节与POC已公开。鉴于此漏洞影响范围较大,建议客户尽快做好自查,及时更新至最新版本。

漏洞名称

Splunk Enterprise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VE-2022-43571)

公开时间

2022-11-03

更新时间

2022-12-22

CVE编号

CVE-2022-43571

其他编号

QVD-2022-43472

CNNVD-202211-1954

威胁类型

代码执行

技术类型

代码注入

厂商

Splunk

产品

Splunk Enterprise

风险等级

奇安信CERT风险评级

风险等级

高危

蓝色(一般事件)

现时威胁状态

POC状态

EXP状态

在野利用状态

技术细节状态

已公开

未发现

未发现

已公开

漏洞描述

Splunk Enterprise中存在远程代码执行漏洞。由于Splunk Enterprise 中 SimpleXML仪表板存在代码注入,经过身份验证的远程攻击者可构造特制的数据包,通过PDF导出操作触发任意代码执行。

影响版本

Splunk Enterprise 8.1.x< 8.1.12

Splunk Enterprise 8.2.x< 8.2.9

Splunk Enterprise 9.0.x < 9.0.2

Splunk Cloud Platform < 9.0.2209

不受影响版本

Splunk Enterprise 8.1.x >= 8.1.12

Splunk Enterprise 8.2.x >= 8.2.9

Splunk Enterprise 9.0.x >= 9.0.2

Splunk Cloud Platform >= 9.0.2209

其他受影响组件

奇安信CERT已成功复现Splunk Enterprise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VE-2022-43571),截图如下:

ce3e069cbee5db563920f97974fb1145.png

威胁评估

漏洞名称

Splunk Enterprise远程代码执行漏洞

CVE编号

CVE-2022-43571

其他编号

QVD-2022-43472

CNNVD-202211-1954

CVSS 3.1评级

高危

CVSS 3.1分数

8.8

CVSS向量

访问途径(AV

攻击复杂度(AC

网络

所需权限(PR

用户交互(UI

低权限

不需要

影响范围(S

机密性影响(C

不改变

完整性影响(I

可用性影响(A

危害描述

Splunk Enterprise 中 SimpleXML仪表板存在代码注入,经过身份验证的远程攻击者可构造特制的数据包,通过PDF导出操作触发任意代码执行。

处置建议

目前Splunk官方已发布安全版本修复该漏洞,建议受影响用户尽快更新至对应的安全版本。

https://www.splunk.com/en_us/product-security/announcements/svd-2022-1111.html

产品解决方案

奇安信网站应用安全云防护系统已更新防护特征库

奇安信网神网站应用安全云防护系统已全面支持对Splunk Enterprise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VE-2022-43571)的防护。

奇安信天眼检测方案

奇安信天眼新一代安全感知系统已经能够有效检测针对该漏洞的攻击,请将规则版本升级到3.0.1222.13683或以上版本。规则ID及规则名称:0x10021416,Splunk Enterprise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VE-2022-43571)。奇安信天眼流量探针规则升级方法:系统配置->设备升级->规则升级,选择“网络升级”或“本地升级”。

奇安信网神网络数据传感器系统产品检测方案

奇安信网神网络数据传感器(NDS5000/7000/9000系列)产品,已具备该漏洞的检测能力。规则ID为:7688,建议用户尽快升级检测规则库至2212221600以上。

参考资料

[1]https://www.splunk.com/en_us/product-security/announcements/svd-2022-1111.html

时间线

2022年12月22日,奇安信 CERT发布安全风险通告。

点击阅读原文

到奇安信NOX-安全监测平台查询更多漏洞详情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用户分析CVE-2022-37445的特征,并建立专属分析规则。首先,我得确认这个CVE的具体信息。用户之前提到过CVE-2022-38745不存在,并建议了可能的正确编号,比如CVE-2022-37445,所以现在用户可能已经确认了正确的编号,转而需要针对这个漏洞的规则。 先回顾一下,CVE-2022-37445是OpenSSL的缓冲区溢出漏洞,影响版本3.0.0到3.0.5,属于高危漏洞。攻击者可以通过触发缓冲区溢出导致拒绝服务或远程代码执行。接下来,我需要分析这个漏洞的具体触发条件和攻击特征,这样才能制定检测规则。 首先,漏洞的技术细节。根据公开资料,这个漏洞是由于X.509证书验证时的缓冲区溢出问题。当解析恶意构造的电子邮件地址时,如果地址超过4K字节,可能导致堆溢出。攻击者可能会构造超长的emailAddress字段的证书,在客户端或服务器验证时触发漏洞。 所以,攻击特征可能包括:异常的X.509证书,特别是emailAddress字段长度超过4096字节;相关的错误日志,如OpenSSL进程崩溃记录;或者网络流量中存在包含此类证书的TLS握手。 接下来,建立分析规则需要考虑不同的层面:网络流量检测、日志分析和主机行为监控。针对网络流量,可以使用Snort或Suricata规则来检测TLS证书中的超长emailAddress字段。日志方面,需要监控OpenSSL相关的错误日志,比如堆损坏或缓冲区溢出信息。主机层面,可以检测进程崩溃或异常内存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规则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加密流量的限制,因为TLS流量通常是加密的,除非有中间解密设备。此外,误报的可能性需要考虑,比如正常的长email地址,但超过4K的情况非常罕见,所以设置长度阈值可能在4096以上比较合理。 另外,还要考虑漏洞的利用场景,比如攻击者可能通过恶意服务器在客户端验证证书时触发,或者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恶意证书。因此,检测规则需要双向监控。 最后,规则的优化和测试,确保其准确性和性能影响。可能需要调整规则以避免误报,并确保在高流量环境下不会对系统造成过大负担。</think>以下针对 **CVE-2022-37445**(OpenSSL 缓冲区溢出漏洞)的技术特征分析与规则构建方案: --- ### **漏洞概要** - **CVE编号**:CVE-2022-37445 - **影响范围**:OpenSSL 3.0.0 至 3.0.5 - **漏洞类型**:堆缓冲区溢出(高危,CVSS 9.8) - **触发条件**:解析恶意构造的X.509证书时,`emailAddress`字段长度超过 **4K字节**导致溢出 - **攻击效果**:拒绝服务(DoS)或远程代码执行(RCE) --- ### **核心特征提取** #### 1. **恶意证书特征** - **关键字段**:`emailAddress`属性 - **长度异常**:超过 **4096字节**(含填充字符或重复结构) - **编码模式**:使用ASN.1编码构造超长字符串(如`PrintableString`或`UTF8String`类型) #### 2. **网络流量特征** - **协议上下文**:TLS握手过程中客户端/服务端证书交换阶段 - **异常载荷**:单个证书的DER编码长度显著高于常规证书(需基线对比) #### 3. **系统行为特征** - **进程崩溃**:OpenSSL相关进程(如`httpd`, `nginx`)异常退出 - **内存日志**:系统日志中记录 `OPENSSL_assert()` 失败或堆损坏警告(如`free(): invalid pointer`) --- ### **专属检测规则构建** #### **方案一:网络层规则(Suricata/Snort)** ```bash # 检测TLS证书中包含超长emailAddress字段的请求 alert tls $EXTERNAL_NET any -> $HOME_NET any ( msg:"CVE-2022-37445 Exploit Attempt - Overlong emailAddress in X.509 Cert"; flow:established,to_server; tls.handshake.type 11; # Certificate message content:"|04|emailAddress"; # OID for emailAddress (2.5.4.3) content:"|82 10|"; # 长格式标签(长度超过4096时编码为0x82+双字节长度) depth 10; threshold:type both, track by_src, count 1, seconds 60; reference:cve,2022-37445; classtype:attempted-admin; sid:20220745; ) ``` **规则逻辑**: - 匹配TLS证书消息中`emailAddress`字段的OID标识符(`0x04082A864886F70D010901`) - 检测ASN.1编码中表示超长字段的标签(如`0x82`表示后续双字节长度) - 结合证书总长度阈值(需根据实际环境调整) --- #### **方案二:日志监控规则(ELK/Splunk)** ```sql # 筛选OpenSSL进程崩溃或内存错误日志 source="/var/log/messages" ("OPENSSL_assert" AND "buffer overflow") OR ("openssl" AND ("segfault" OR "SIGABRT")) | stats count by src_ip, user_agent ``` **优化项**: - 关联证书解析时间点前后的网络连接日志 - 匹配客户端IP的异常证书提交行为(如短时间内多次提交不同证书) --- #### **方案三:主机行为规则(YARA)** ```python # 检测恶意证书文件中的超长emailAddress字段 rule CVE_2022_37445_Exploit_Cert { meta: description = "Detect X.509 cert with emailAddress >4KB" cve = "2022-37445" strings: $oid = { 04 08 2A 86 48 86 F7 0D 01 09 01 } // emailAddress OID $len_header = { 82 1? ?? } // 长度超过0x1000(4096)的ASN.1编码 condition: $oid in (0..100) and $len_header in (0..200) } ``` --- ### **防御建议** 1. **紧急修复**:升级至OpenSSL 3.0.6+,并重新编译依赖组件 2. **流量拦截**:在WAF或负载均衡器上拦截含超长字段的证书请求 3. **深度检测**:对加密流量实施SSL/TLS解密后执行规则匹配(需合规) 如需进一步定制规则或验证误报率,请提供实际环境中的 **网络流量样本** 或 **日志片段**。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