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SM)和大气饱和气压差(VPD)是植被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陆地-大气的密切相互作用,植被的变化会反馈到大气中,然而,SM和VPD如何反馈和削弱植被对可持续降温效应的积极影响尚不清楚。因此,该作者基于长时间序列多源遥感产品数据,利用解耦分箱法以及相对贡献率方法量化了2000年以来全球土壤湿度和大气饱和气压差对植被变绿导致的降温效应可持续的空间限制及其转移机理。
研究结果显示:绿化可能以0.065± 0.009 C/a缓解全球变暖,但近47%的区域是不可持续的。这种现象与干旱胁迫密切相关。土壤水分对植被的限制面积(SM:68.35%)大于大气饱和气压差(VPD:34.19%)。随着SM的减少,植被平均减少14.9%,随着VPD的增加,植被平均减少3.8%。随着干旱胁迫面积的不断增加,植被降温效应在约2103万km2的区域内将受到威胁,相当于北美地区的面积大小。具体来说,随着SM的减少和VPD的增加,植被对降温效应的贡献减弱了10.8%。总之,本研究证实了干旱胁迫将威胁植被降温效应的可持续性,并为进一步了解干旱胁迫对植被降温效应的影响提供了依据。对研究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并将进一步提高我们在未来生态系统中探索陆空循环规律的能力。
图1、土壤水和大气饱和气压差对植被变绿导致的降温效应的限制示意图。红色箭头为负贡献值,蓝色箭头为正贡献值,绿色实心方框为相对贡献率。
图2、影响全球和气候区LST的植被和气候因子的相对贡献率。其中,(a)图表示在全球像元尺度上的LAI、Pre、Abledo、ET对LST的相对贡献率,(a)图表示全球和气候区划下LAI、Pre、Abledo、ET对LST的相对贡献率
图3、土壤水分和大气饱和气压差对全球植被的影响图。(a). (c).(e)低土壤水分(SM)(ΔLAI(SM|VPD)和高饱和水气压差(VPD)(ΔLAI(VPD|SM))引起的叶面积指数(LAI)变化的空间分布及其绝对值(即|ΔLAI(SM|VPD)|−|ΔLAI(VPD|SM)|的差异;(b). (d).(f)SM和VPD对LAI影响的纬度分布图。
图4、在受土壤湿度(SM)和大气蒸汽压亏缺(VPD)限制的植被区,植被对降温效应贡献的速率的变化SM和VPD限制的植被区域中植被对降温效应的贡献率变化。(a) 受高大气饱和压差限制的植被区域LAI对LST的相对贡献及正负贡献的比例,其中受高饱和压差限制的植被面积为100%。(c) 在土壤水分限制较低的植被区,即受低土壤水分限制的植被区,LAI与LST的相对贡献率和正负贡献比均为100%。(e) 在植被绿化区LAI对LST的相对贡献。(b)和(d)对研究区域的正贡献和负贡献的百分比。(f) 气候区内面积的比例。
图5、SM和VPD的可持续性时空分布图。(a).(c).SM和VPD的可持续分布图;(b).(d).表示它们的趋势变化、赫斯特指数(Hurst)与相关系数(R)之间的关系.
图6、受到土壤水和VPD限制的植被影响降温效应的区域(蓝色表示VPD限制可持续区域,红色表示SM限制可持续区域;柱状图表示面积对比;圆形表示面积占比)
原文链接 ↓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8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