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周回顾#005 - 零

从技术到架构:互联网支援的反思与学习
文章讲述了作者从大数据部门调入互联网部门支援项目的经验,涉及低代码架构的学习、技术服务于业务的重要性,以及对互联网部门工作环境、敏捷开发和外包问题的反思。作者强调理解业务场景和技术背后的架构,以及自我提升的时间管理问题。

请添加图片描述

一件悲伤的事实,这两周,成长值为零~~

从大数据部门临时抽调到互联网部门,支援重构的“配置下单”项目。

一个变种的低代码架构设计,唯一比较有意思的是它的业务组件的设计与校验设计,算是学习到点东西吧,其余的时间都是赶工中度过~~

一、价值

(一)架构

有幸与公司的前端技术高经聊天,向大佬请教架构师之路,大佬给的建议。

  1. 技术是为业务服务的。API 学习是基础,但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懂这个新技术解决了哪个业务场景。
  2. 深耕业务。深度熟悉某一类业务是架构师的必走之路,比如活动秒杀设计、低代码设计
  3. 前瞻性。拥抱变化,做设计时需要考虑后期的扩展,更友好的支持。比如:服务人数从 1K 扩展到 1W、新加功能特性

这些是建设性的建议,真正落地还是有一段路要走:

了解技术背景

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必定伴随着特定的业务场景,在这个独特的业务场景,持续完善这个技术,最终才会有面向世人的技术.

反思:通常看到一个技术时,会首先一股脑的去学习 API,反而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

透过技术学习架构

一个好的技术,必定伴随着一套稳固的架构设计。空谈架构有点虚,可以从一门技术的设计,慢慢去学习它内在的架构。学习它、模仿它、使用它。

很好的例子,Vue 中存在双向绑定,React 中为何一直没有双向绑定呢?

打破限制

每一个小的业务做到极致都是一项很庞大的版图,像数据、日志、队列、资产等。架构的本质是为业务服务,打破技术人的边界思维,敢想敢做,是否可以更进一步、再进一步呢?

(二)互联网

不曾真正在互联网网络做过事儿,这两周支援互联网部门,明显体会到不同的气氛。

怎么说呢,互联网部门与内部系统部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互联网部门更有朝气,使用最新的技术、说着最潮的行话、下最晚的班

互联网部门是善变的。作为直接对接用户的部门,一个需求、一周变化个两三次都是有可能的。不要担心,会有一堆小伙伴陪着你加班,UI、UE、产品、开发…

互联网部门是自由的。完全基于敏捷思想,快速迭代,以最终产品说话。

(三)外包

不得不说的一件事儿,要远永避开外包、避开外包、避开外包…

需要支援的项目,工期紧张、任务繁重。所以,一件很悲伤的事儿,就是没人关心支援的人是否了解项目,也不需要支援的人了解架构、业务,按照人家已设计好的架构填空就行。

外包的滋味十足,基本上天天在赶工,整个人都在透支中…

二、反思

连续两周未有效读书了,一直给自己找借口。觉得加班忙,所以可以谅解。啊哈哈哈哈哈

时间总会有的,懒而已

三、往期回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逛街的猫啊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