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hi.baidu.com/man_zxc/item/9864b162e4855b157cdecc7f
u-boot的启动过程比较简单,大致做下面的工作:
1 cpu初始化
2 时钟,串口,内存(ddr ram)初始化
3 内存划分,分配栈,数据,配置参数,以及u-boot代码在内存中的位置。
4 对u-boot代码做relocate
5 初始化 malloc,flash,pci 以及外设(比如,网口)
6 进入命令行或者直接启动Linux kernel
基本上,这就是u-boot的启动要做的事情,我也曾经大致看过arm的启动代码,也是类似。
不过,这里以mips作为例子进行介绍。
启动涉及到几个文件: start.S, cache.S, lowlevel_init.S 和 board.c
前三个都是汇编代码。
程序从start.S的_start开始执行。首先,初始化中断向量,寄存器清零,大致包括32
个通用寄存器reg0-reg31和协处理器的一些寄存器:CP0_WATCHLO, CP0_WATCHHI
, CP0_CAUSE, CP0_COUNT, CP0_COMPARE等等。
之后,配置寄存器CP0_STATUS,设置所使用的协处理器,中断以及cpu
运行级别(核心级)。
配置gp寄存器,把GOT段的地址赋给gp寄存器。(gp寄存器的用处会在后面relocate code
的部分详细解释)
这时,开始执行lowlevel_init.S的lowlevel_init,主要目的是工作频率配置,比如cpu
的主频,总线(AHB),DDR工作频率等。
然后,调用cache.S的mips_cache_reset对cache进行初始化。接着调用cache.S的
mips_cache_lock。这个调用的目的,起初让我不解,后来才知道。这时ddr ram
并没有配置好,而如果直接调用c语言的函数必须完成栈的设置,而栈必定要在ram
中。所以,只有先把一部分cache拿来当ram用。做法就是把一部分cache
配置为栈的地址,锁定。这样,当读写栈的内存空间时,只会访问cache
,而不会访问真的ram地址了。
这时,配置栈的地址,进行调用函数board_init_f(board.c)
进入函数board_init_f后,首先做一系列初始化:
timer_init 时钟初始化
env_init 环境变量初始化(取得环境变量存放的地址)
init_baudrate 串口速率
serial_init 串口初始化
console_init_f 配置控制台
display_banner 显示u-boot启动信息,版本号等
checkboard 执行board相关的操作。
init_func_ram 初始化内存,配置ddr controller
这一系列工作完成后,串口和内存都已经可以用了。然后,就要把内存进行划分,
在内存的最后一部分,留出u-boot代码大小的空间,准备把u-boot代码从flash搬移到这里
然后,是堆的空间,malloc的内存就来自于这里。紧接着放两个全局数据结构bd_info
global_data和环境变量boot_params。最后,是栈的空间。
内存划分好,就准备进行relocate code了。关于relocate code
和其他启动过程下次再介绍。
上次讲到,内存划分好,准备进行relocate code。
relocate code的意思是这样的。通常u-boot的执行代码肯定是在flash上(当调试的时候也可以放在ram上)。当启动起来以后,要把它从flash上搬移到ram里运行。这个工作就叫做relocate code。
但是,问题在于,flash上的地址和ram上的地址是不同的。当我们把代码从flash上搬移到ram上以后,当执行函数跳转时,代码里的函数地址还是flash上的地址,所以一跳就跳回去了。
这怎么办呢?
在u-boot里面用的是PIC(position-independent code)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简单介绍一下其原理。当你用PIC方式时,在用gcc编译时需加上 -fpic的选项。编译器会为你的可执行代码建立一个GOT(global offset table)的段。一个地址在GOT表中有一项,里面存放地址的信息,而在使用这个地址时,只要根据这个地址的编号(也可以叫做偏移量offset)找到表中相应的项目,就可以取得那个地址了。
而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只要对GOT表中的地址进行修改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通过反汇编,看一个简单的函数调用例子:
lw t9,1088(gp)
jalr t9
这里,gp存放的就是GOT表的起始地址,而1088就是要调用函数的offset,也就是说GOT表的那个位置存放着它的地址。lw t9,1088(gp) 把函数地址放入t9, 然后调用就可以了。
知道了PIC的原理,解释u-boot relocate code的方法就简单了。
简单的说就把u-boot的执行代码直接从flash里copy到ram的相应区域。
然后,把GOT表中的地址都加上一个偏移量,这个偏移量就是flash里的地址与ram里的地址的差。
还有其他一些工作比如:设置新的栈指针,从flash代码里跳转到ram代码里 等等。
之后,就进入board.c的board_init_r函数,在这个函数里初始化 malloc,flash,pci 以及外设(比如,网口),最后进入命令行或者直接启动Linux kernel。
这样,u-boot的启动工作就完成了。
流程分析
********************************************************
1.最开始系统上电后
ENTRY(_start)程序入口点是 _start board/mingddie/u-boot.lds
2._start: cpu/mips/start.S
3. la t9, board_init_f 将函数board_init_f地址赋予t9
j t9 跳转到t9寄存器中保存的地址指向的指令
即跳转到RAM 中执行 C 代码
这里会打印一些信息。
3.1 board_init_f() lib_mips/board.c
初始化外部内存
relocate_code() 回到cpu/mips/start.S中继续执行
4.la t9,board_init_r cpu/mips/start.S
j t9 将函数board_init_r地址赋予t9
跳转到t9寄存器中保存的地址指向的指令
即跳转到RAM 中执行 C 代码
这里会打印一些信息
4.1 board_init_r() 函数 lib_mips/board.c
4.2 main_loop() common/main.c
s=getenv ("bootcmd") 取得环境变量中的启动命令行,如bootcmd=bootm 0xbf020000
run_command (s, 0); //执行这个命令行 ,即bootm
4.3 do_bootm() common/cmd_bootm.c
// printf ("## Booting image at %08lx ...\n", addr); //比如
5. bootm 启动内核
5.1 do_bootm_linux() lib_mips/mips_linux.c
函数解析
***************************************************
1.board_init_f()
1.1
void board_init_f(ulong bootflag)
{
for (init_fnc_ptr = init_sequence; *init_fnc_ptr; ++init_fnc_ptr) {
if ((*init_fnc_ptr)() != 0) {
hang ();
}
}
//调用init_sequence 函数队列,对板子进行一些初始化,详细见后面
初始化external memory,初始化堆栈用cache作堆栈,为
relocate_code (addr_sp, id, addr); //回到cpu/mips/start.S 中
/* NOTREACHED - relocate_code() does not return */
}
1.2
typedef int (init_fnc_t) (void);
init_fnc_t *init_sequence[] = {
clx_board_init, //初始化GPIO,CPU速度,PLL,SDRAM 等
timer_init, //时钟初始化
env_init, //环境变脸初始化
incaip_set_cpuclk, //根据环境变量设置CPU 时钟
init_baudrate, //初始化串口波特率
serial_init, /* serial communications setup */
console_init_f, //串口初始化,后面才能显示
display_banner, //在屏幕上输出一些显示信息
checkboard,
init_func_ram,
NULL,
};
2.board_init_r()
(1)调用一系列的初始化函数。
(2)初始化Flash设备。
(3)初始化系统内存分配函数。
(4)如果目标系统拥有NAND设备,则初始化NAND设备。
(5)如果目标系统有显示设备,则初始化该类设备。
(6)初始化相关网络设备,填写IP、MAC地址等。
(7)进去命令循环(即整个boot的工作循环),接受用户从串口输入的命令,然后进行相应的工作
void board_init_r (gd_t *id, ulong dest_addr)
{
/* configure available FLASH banks */ //配置可用的flash单元
size = flash_init(); //初始化flash
display_flash_config (size); //显示flash 的大小
/* initialize malloc() area */
mem_malloc_init();
malloc_bin_reloc();
puts ("NAND:");
nand_init(); /* go init the NAND */ //NAND初始化
/* relocate environment function pointers etc. */
env_relocate(); //初始化环境变量
/* board MAC address */
s = getenv ("ethaddr"); //以太网MAC地址
for (i = 0; i < 6; ++i) {
bd->bi_enetaddr[i] = s ? simple_strtoul (s, &e, 16) : 0;
if (s)
s = (*e) ? e + 1 : e;
}
/* IP Address */
bd->bi_ip_addr = getenv_IPaddr("ipaddr");
pci_init(); //pci初始化配置
/** leave this here (after malloc(), environment and PCI are working) **/
/* Initialize devices */
devices_init ();
jumptable_init ();
/* Initialize the console (after the relocation and devices init) */
console_init_r (); //串口初始化
/* miscellaneous platform dependent initialisations */
misc_init_r ();
puts ("Net: ");
eth_initialize(gd->bd);
/* main_loop() can return to retry autoboot, if so just run it again. */
for (;;) {
main_loop (); //循环执行,试图自动启动,接受用户从串口输入的命令,
然后进行相应的工作,设置延时时间,确定目标板是进入下载模式还是启动加载模式
}
/* NOTREACHED - no way out of command loop except booting */
}
3.main_loop()
void main_loop (void)
{
s = getenv ("bootdelay"); //从环境变量中取得bootdelay 内核等待延时
bootdelay = s ? (int)simple_strtol(s, NULL, 10) : CONFIG_BOOTDELAY;
debug ("### main_loop entered: bootdelay=%d\n\n", bootdelay);
s = getenv ("bootcmd"); //从环境变量中取得bootcmd 启动命令行
如bootcmd=tftp;bootm 或者 bootcmd=bootm 0xbf020000
char *s1 = getenv ("bootargs"); //从环境变量中取得bootargs 启动参数
debug ("### main_loop: bootcmd=\"%s\"\n", s ? s : "<UNDEFINED>");
run_command (s, 0); //执行启动命令
//手动输入命令
for (;;) {
len = readline (CFG_PROMPT); //读取键入的命令到CFG_PROMPT 中
rc = run_command (lastcommand, flag); //执行这个命令
}
#endif /*CFG_HUSH_PARSER*/
}
4.do_bootm()
int do_bootm (cmd_tbl_t *cmdtp, int flag, int argc, char *argv[])
这个函数看着挺长的,其实无非就是将内核解压缩,然后调用do_bootm_linux引导内核
5.do_bootm_linux() lib_mips/mips_linux.c
打印信息Starting kernel ...
void do_bootm_linux (cmd_tbl_t * cmdtp, int flag, int argc, char *argv[],
ulong addr, ulong * len_ptr, int verify)
{
char *commandline = getenv ("bootargs");
theKernel =
(void (*)(int, char **, char **, int *)) ntohl (hdr->ih_ep);
//hdr为指向image header的指针,hdr->ih_ep就是我们用mkimage创建image时-e选项的参数:内核的入口地址
linux_params_init (UNCACHED_SDRAM (gd->bd->bi_boot_params), commandline);
/* we assume that the kernel is in place */
printf ("\nStarting kernel ...\n\n");
theKernel (linux_argc, linux_argv, linux_env, 0); //启动内核
}
u-boot向内核传递启动参数由一系列在include/configs/.h中的宏控制,启动参数传递的地址在board_init中初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