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X为什么会做硬件?
明明iVX是做编程系统研发的,是典型的软件系统,为什么会推出硬件产品呢?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吗?
其实,iVX编程盒子只是把“核心能力集成到一个硬件产品中,通过最高性价比的服务,提供给广大企业和开发者”。
因此,硬件只是iVX核心系统的载体,提供的服务内容和品质都没有改变。
另外,这种硬件提供软件系统的服务方式,也正好结合的“iVX自身产品的自身特点”。
iVX自身特点是什么呢?
严格意义上说“iVX可视化编程平台”(代码生成平台),并不是典型的“为企业定制”的服务平台,而是“为开发者”服务的平台,也就是说本身设计目标是“为程序员服务的”,类似一种新的编程语言(或说是“图形化开发范式”)。
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生成全栈代码”,并且像编程语言一样灵活。这一点和“所有面向企业设计”的“低代码平台”都不相同。现有的所有低代码平台,包括PowerPlatforms Mendix Outsystems 等等以及低代码开源平台,全部都是需要安装一个“运行时”系统到企业内部,然后开发或配置这个“运行时”,也就是“开发和运行”是一体的。这对一些简单的配置会非常方便,但是也直接限制了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无法生成可以导出部署的应用代码,在某种程度上“锁定”这些应用的运行环境。简单的说,就是“这些应用只能在这个运行时内部”,是无法导出的,意味着,一旦选择某个低代码平台,几乎是需要“终身使用”。如果低代码平台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协议,一个平台的应用可以导出到另外一个平台,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于iVX本身就是生成代码的,而且都是选用流行语言JS/Java和流行框架React/vue等,因此,自身可以在“代码层面”和现在开发体系实现统一和兼容。
因此,对于iVX来说,把代码生成平台这种“生产力”整体打包出来就成为可能。(其它运行时的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运行时和后端资源相关)
因此,就有了开发“iVX编程盒子”的想法。
为什么做成现在的硬件盒子(mini主机)呢?
这主要还是为了更适应企业内部的场景,可以说这个盒子就是专门为中小企业和开发团队打造的。
对于企业,更“安全”
这个盒子完全在企业内部,可以支持内网开发,保证所有的开发数据和测试数据都不对外暴露,应该是“企业”比较能够接受的一种开发模式。
另外,为了代码安全备份,我们现在提供了一个机械硬盘(备份更安全),用于自动备份,未来还可以增加网上自动备份这种模式,以保证代码的绝对安全。
对于开发,更“方便”
这个小盒子,只有500克左右,非常方便携带。你放在机房可以,放在办公室可以,跟随外包团队去驻场开发也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外包团队去银行内部开发,带一个小盒子,即插即用,开发/调试环境随身携带,开发完成,直接交付代码或部署系统,是一种多爽的外包开发体验”。
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iVX编程盒子,支持50个开发者账号,意思就是50名开发这可以同时使用进行多人协作开发。而且是永久授权,平均下来,一个开发者才300元终身授权费用。相比iVX本身可以近10倍提升人员开发效率相比,这是一个非常低的价格。
而且,这种开发结构本身也是非常合理的,盒子本身是使用 8核 16G的配置,只有预览/编译时会使用盒子计算资源,而开发者都是通过浏览器打开IDE进行开发(资源消耗在本地),因此,支持50名开发者毫无压力(以后会推出支持更多开发者版本)。
盒子内部系统会默认安装mysql\redis等服务,因此预览和调试也在本地,最小化了云计算资源的使用,进一步节省成本。
由于是局域网高速连接,保证网络的稳定和更高开发和调试效率。
编程盒子附赠的服务
(1)开发人员绩效系统
该系统,可以统计每个开发者每5分钟输出的“复杂度”和“开发时长”;复杂度可以理解为在iVX IDE上的有效操作,甚至会标记出“哪些是自己编辑的,哪些是Copy的,哪些是修改的,哪些是代码形态的”。可以非常容易量化出开发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实际产出,对研发管理有很大帮助。
(2)Demo系统
附赠几百个Demo,方便学习和研究。并且支持企业内部,上传和共享。
(3)Doc文档系统
(4)免费的视频教学资源
有任何问题欢迎咨询或官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