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与拦截器的区别

个人理解:过滤器是依赖servlet的,主要用于过滤非法字符等,面向所有请求。需要在web.xml中配置,以及需要过滤的范围等。

而拦截器是针对某一个service或方法,在方法执行前和执行后所做的操作。动态代理就是简单的例子。例如:struts.xml需要配置拦截器方法的实现,并放到某action请求中。

以下为转载内容:出自:

1.过滤器

Servlet中的过滤器Filter是实现了javax.servlet.Filter接口的服务器端程序,主要的用途是过滤字符编码、做一些业务逻辑判断等。其工作原理是,只要你在web.xml文件配置好要拦截的客户端请求,它都会帮你拦截到请求,此时你就可以对请求或响应(Request、Response)统一设置编码,简化操作;同时还可进行逻辑判断,如用户是否已经登陆、有没有权限访问该页面等等工作。它是随你的web应用启动而启动的,只初始化一次,以后就可以拦截相关请求,只有当你的web应用停止或重新部署的时候才销毁,以下通过过滤编码的代码示例来了解它的使用:

 

[c-sharp]  view plain copy
  1.  MyCharsetFilter.java 编码过滤器   
  2. package ...;   
  3. import ...;   
  4. // 主要目的:过滤字符编码;其次,做一些应用逻辑判断等.   
  5. // Filter跟web应用一起启动   
  6. // 当web应用重新启动或销毁时,Filter也被销毁   
  7. public class MyCharsetFilter implements Filter {   
  8.      private FilterConfig config = null;   
  9.      public void destroy() {   
  10.          System.out.println("MyCharsetFilter准备销毁...");   
  11.      }   
  12.     
  13.      public void doFilter(ServletRequest arg0, ServletResponse arg1, FilterChain chain)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14.          // 强制类型转换   
  15.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 (HttpServletRequest)arg0;   
  16.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 (HttpServletResponse)arg1;   
  17.          // 获取web.xm设置的编码集,设置到Request、Response中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config.getInitParameter("charset"));          response.setContentType(config.getInitParameter("contentType"));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config.getInitParameter("charset"));            
  18.         // 将请求转发到目的地   
  19.          chain.doFilter(request, response);   
  20.      }   
  21.     
  22.      public void init(FilterConfig arg0)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23.          this.config = arg0;   
  24.          System.out.println("MyCharsetFilter初始化...");   
  25.      }   
  26.  }   
 

以下是 MyCharsetFilter.java 在web.xml 中配置: 

[c-sharp]  view plain copy
  1. <filter>   
  2.       <filter-name>filter</filter-name>   
  3.       <filter-class>dc.gz.filters.MyCharsetFilter</filter-class>   
  4.       <init-param>   
  5.           <param-name>charset</param-name>   
  6.           <param-value>UTF-8</param-value>   
  7.       </init-param>   
  8.       <init-param>   
  9.           <param-name>contentType</param-name>   
  10.           <param-value>text/html;charset=UTF-8</param-value>   
  11.       </init-param>   
  12.   </filter>   
  13.   <filter-mapping>   
  14.       <filter-name>filter</filter-name>   
  15.       <!-- * 代表截获所有的请求  或指定请求/test.do  /xxx.do -->   
  16.       <url-pattern>/*</url-pattern>   
  17.   </filter-mapping>   
 

     以上的例子简单的说明了Filter的使用,具体其他的应用可以看具体的场景。 

2.监听器

现在来说说Servlet的监听器Listener,它是实现了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Listener 接口的服务器端程序,它也是随web应用的启动而启动,只初始化一次,随web应用的停止而销毁。主要作用是: 做一些初始化的内容添加工作、设置一些基本的内容、比如一些参数或者是一些固定的对象等等。下面利用监听器对数据库连接池DataSource的初始化演示它的使用: 

[c-sharp]  view plain copy
  1. MyServletContextListener.java   
  2.  package dc.gz.listeners;   
  3.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   
  4.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Event;   
  5.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Listener;   
  6.  import org.apache.commons.dbcp.BasicDataSource;   
  7.     
  8.   /**  
  9.   * Web应用监听器  
  10.   */   
  11.  public class MyServletContextListener implements ServletContextListener {     
  12.      // 应用监听器的销毁方法   
  13.      public void contextDestroyed(ServletContextEvent event) {   
  14.          ServletContext sc = event.getServletContext();   
  15.          // 在整个web应用销毁之前调用,将所有应用空间所设置的内容清空   
  16.          sc.removeAttribute("dataSource");   
  17.         System.out.println("销毁工作完成...");   
  18.      }   
  19.     
  20.      // 应用监听器的初始化方法   
  21.      public void contextInitialized(ServletContextEvent event) {   
  22.          // 通过这个事件可以获取整个应用的空间   
  23.          // 在整个web应用下面启动的时候做一些初始化的内容添加工作   
  24.          ServletContext sc = event.getServletContext();   
  25.          // 设置一些基本的内容;比如一些参数或者是一些固定的对象   
  26.          // 创建DataSource对象,连接池技术 dbcp   
  27.          BasicDataSource bds = new BasicDataSource();   
  28.          bds.set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                       bds.set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hibernate");   
  29.          bds.setUsername("root");   
  30.          bds.setPassword("root");   
  31.          bds.setMaxActive(10);//最大连接数   
  32.          bds.setMaxIdle(5);//最大管理数   
  33.          //bds.setMaxWait(maxWait); 最大等待时间   
  34.          // 把 DataSource 放入ServletContext空间中,   
  35.          // 供整个web应用的使用(获取数据库连接)   
  36.          sc.setAttribute("dataSource", bds);   
  37.          System.out.println("应用监听器初始化工作完成...");   
  38.          System.out.println("已经创建DataSource...");   
  39.      }   
  40.  }   
 

web.xml中配置如下,很简单:

[c-sharp]  view plain copy
  1. <!-- 配置应用监听器  -->   
  2.   <listener>   
  3.       <listener-class>dc.gz.listeners.MyServletContextListener</listener-class>   
  4.   </listener>   
 

这样配置好了之后,以后在web应用中就可以通过ServletContext取得BasicDataSource对象,从而获取与数据库的连接,提高性能,方便使用。

3.拦截器

拦截器是在面向切面编程中应用的,就是在你的service或者一个方法前调用一个方法,或者在方法后调用一个方法。是基于JAVA的反射机制。拦截器不是在web.xml,比如struts在struts.xml中配置,

[c-sharp]  view plain copy
  1.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2. {  
  3. Object result = null;  
  4. System.out.println("before invoke method :" + method.getName());  
  5. result = method.invoke(this.targetObj, args);  
  6. System.out.println("after invoke method : " + method.getName());  
  7. return result;  
  8. }  
 

总结:

1.过滤器:所谓过滤器顾名思义是用来过滤的,在java web中,你传入的request,response提前过滤掉一些信息,或者提前设置一些参数,然后再传入servlet或者struts的action进行业务逻辑,比如过滤掉非法url(不是login.do的地址请求,如果用户没有登陆都过滤掉),或者在传入servlet或者struts的action前统一设置字符集,或者去除掉一些非法字符(聊天室经常用到的,一些骂人的话)。filter 流程是线性的, url传来之后,检查之后,可保持原来的流程继续向下执行,被下一个filter, servlet接收等.

2.监听器:这个东西在c/s模式里面经常用到,他会对特定的事件产生产生一个处理。监听在很多模式下用到。比如说观察者模式,就是一个监听来的。又比如struts可以用监听来启动。Servlet监听器用于监听一些重要事件的发生,监听器对象可以在事情发生前、发生后可以做一些必要的处理。

3.java的拦截器 主要是用在插件上,扩展件上比如 hivernate spring struts2等 有点类似面向切片的技术,在用之前先要在配置文件即xml文件里声明一段的那个东西。

另外的总结:

过滤器,是在java web中,你传入的request,response提前过滤掉一些信息,或者提前设置一些参数,然后再传入servlet或者struts的 action进行业务逻辑,比如过滤掉非法url(不是login.do的地址请求,如果用户没有登陆都过滤掉),或者在传入servlet或者 struts的action前统一设置字符集,或者去除掉一些非法字符

拦截器,是在面向切面编程的就是在你的service或者一个方法,前调用一个方法,或者在方法后调用一个方法比如动态代理就是拦截器的简单实现,在你调用方法前打印出字符串(或者做其它业务逻辑的操作),也可以在你调用方法后打印出字符串,甚至在你抛出异常的时候做业务逻辑的操作。

 

拦截器与过滤器的区别 :

  1. 拦截器是基于java的反射机制的,而过滤器是基于函数回调。
  2. 拦截器不依赖与servlet容器,过滤器依赖与servlet容器。
  3. 拦截器只能对action请求起作用,而过滤器则可以对几乎所有的请求起作用。
  4. 拦截器可以访问action上下文、值栈里的对象,而过滤器不能访问。
  5. 在action的生命周期中,拦截器可以多次被调用,而过滤器只能在容器初始化时被调用一次

执行顺序 :过滤前 - 拦截前 - Action处理 - 拦截后 - 过滤后。个人认为过滤是一个横向的过程,首先把客户端提交的内容进行过滤(例如未登录用户不能访问内部页面的处理);过滤通过后,拦截器将检查用户提交数据的验证,做一些前期的数据处理,接着把处理后的数据发给对应的Action;Action处理完成返回后,拦截器还可以做其他过程(还没想到要做啥),再向上返回到过滤器的后续操作。

 

 面向切面编程(AOP是Aspect Oriented Program的首字母缩写) ,我们知道,面向对象的特点是继承、多态和封装。而封装就要求将功能分散到不同的对象中去,这在软件设计中往往称为职责分配。实际上也就是说,让不同的类设计不同的方法。这样代码就分散到一个个的类中去了。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了代码的复杂程度,使类可重用。
      但是人们也发现,在分散代码的同时,也增加了代码的重复性。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在两个类中,可能都需要在每个方法中做日志。按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我们就必须在两个类的方法中都加入日志的内容。也许他们是完全相同的,但就是因为面向对象的设计让类与类之间无法联系,而不能将这些重复的代码统一起来。

    也许有人会说,那好办啊,我们可以将这段代码写在一个独立的类独立的方法里,然后再在这两个类中调用。但是,这样一来,这两个类跟我们上面提到的独立的类就有耦合了,它的改变会影响这两个类。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需要的时候,随意地加入代码呢?这种在运行时,动态地将代码切入到类的指定方法、指定位置上的编程思想就是面向切面的编程。 
      一般而言,我们管切入到指定类指定方法的代码片段称为切面,而切入到哪些类、哪些方法则叫切入点。有了AOP,我们就可以把几个类共有的代码,抽取到一个切片中,等到需要时再切入对象中去,从而改变其原有的行为。
这样看来,AOP其实只是OOP的补充而已。OOP从横向上区分出一个个的类来,而AOP则从纵向上向对象中加入特定的代码。有了AOP,OOP变得立体了。如果加上时间维度,AOP使OOP由原来的二维变为三维了,由平面变成立体了。从技术上来说,AOP基本上是通过代理机制实现的。 
     AOP在编程历史上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对OOP编程是一种十分有益的补充。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