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db事务种类及实现
innodb事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扁平事务 2.带有保存点的扁平事务 3.链事务 4.嵌套事务 5.分布式事务
各自分别介绍:
1.扁平事务
这是事务中最简单的一种,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在扁平事务中,所有的操作都在同一层次,由begin work开头,由commit work或者rollback work结束,两者之间的操作是原子性的,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扁平事务使用最为频繁,但它有一个主要的限制就是不能提交或者回滚事务的某一部分,或者分步骤提交,如果事务出现失败,就会全部回滚,这在某种情况下是不合适的。比如下边这个例子:
begin work
1:科比坐飞机来杭州
:2:从杭州坐机场大巴去西湖
当执行到2的时候,失败了,其实这个时候最好的是回滚2,而让1正常提交(毕竟从美国飞过来耗时太久),但扁平事务会让1也会滚,那么科比又得重新坐飞机来杭州了,这个就绝对是不合适的。
2.带有保存点的扁平事务
为了解决第一种事务的弊端,就出现了这种事务类型。它允许事务子啊执行过程中回滚到较早的状态,而不是全部回滚。通过在事务中嵌入保存点,当本次操作失败后,就可以选择性的回滚到最近的保存点出,从而避免过多的回滚。保存点在事务内部是单调递增的,这对事务的执行或者分布式的控制都有好处。
但这种事务有一个限制就是,如果数据库奔溃了,那么所有的保存点都会消失,那么当事务恢复的时候,又得重新执行一遍。
3.链事务
链事务就是为了解决上边提出的问题的,它可以看做是保存点扁平事务的变种。当当前事务提交的时候,要将必要的上下文隐式传递给下一个事务,当然,事务的提交和传递动作是一个原子操作,这样的话,当事务失败之后就一定能回滚到最近的事务。但有一个问题就是,链事务只能保存本事务的上一个事务状态,所以它只能回滚到最近的保存点,而带保存点的扁平化事务是可以回滚到任意的保存点的,这是由程序开发人员设置的,如当前事务失败,可以选择回滚到上一个事务,或者上上一个事务
4.嵌套事务
嵌套事务由顶层事务和子事务构成,类似于树的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
1.顶层事务负责逻辑管理,子事务负责具体的工作,如访问数据类之类的
2.子事务可以提交,但真正提交要等到父事务提交,以此类推
3.上层事务回滚后,子事务都会回滚
5.分布式事务
是在分布式环境中运行扁平化事务,这个我们都了解,通常由application、transaction manager、resource manager构成 。我的理解是,application就是我们的应用, transaction manager就是类似于数据库中间件之类的,resource manager就是我们的数据坤,通常由application发出指令,transaction manager负责协调底下的各个resource manager,不管是二阶段提交,还是基于消息的最终一致性,都可以完成分布式事务,当然,前提是要开启innodb对分布式事务的支持。
6.事务的实现
我们知道,数据库的隔离性是由锁实现的,事务则是由数据库的redo log和undo log实现的。
redo log,重做日志,用来保证事务的原子性和持久性,undo log,回滚日志,用来保证事务的一致性。
redo 和undo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恢复操作,但是redo是用来恢复事务修改的页操作,而undo是回滚到某个特定的版本,两个记录的内容是不一样的,redo一般是物理日志,记录的是页的物理修改记录,undo是逻辑日志,根据每行的记录来进行记录。
具体来说:
1.事务提交的时候,必须先写日志,再commit,这才算事务成功。当然,日志的写入可以先写到缓冲文件中,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再刷新到磁盘,这会大大提高事务的效率,但有一个缺点就是,如果数据库奔溃,可能会损失一部分数据
2.如果事务正在读取的数据被更改了,可以读取该数据的undo文件,实现非锁定读,这个我们之前说过。
最后,innodb有一个purge操作,它负责清理被delete和update的数据。这是一个线程,由于innodb不会在事务提交时立即处理数据,它支持mvcc,所以每隔一段时间,purge就会运行,查看数据库中的记录是否还有被使用,如果没有,就将其真正清除。
其实慢慢会发现,innodb的设计真的是一环套一环,没有哪一环是多余的,精妙的设计,换来了高效和稳定,还需要我们慢慢去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