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之轨迹条(TrackBar)的创建和使用

一、OpenCV中轨迹条(Trackbar)的创建和使用


<1>创建轨迹条——createTrackbar函数详解


createTrackbar这个函数我们以后会经常用到,它创建一个可以调整数值的轨迹条,并将轨迹条附加到指定的窗口上,使用起来很方便。首先大家要记住,它往往会和一个回调函数配合起来使用。先看下他的函数原型:

C++: int createTrackbar(conststring& trackbarname, conststring& winname, int* value, int count, TrackbarCallback onChange=0,void* userdata=0);
第一个参数,const string&类型的trackbarname,表示轨迹条的名字,用来代表我们创建的轨迹条。
第二个参数,const string&类型的winname,填窗口的名字,表示这个轨迹条会依附到哪个窗口上,即对应namedWindow()创建窗口时填的某一个窗口名。
第三个参数,int* 类型的value,一个指向整型的指针,表示滑块的位置。并且在创建时,滑块的初始位置就是该变量当前的值。
第四个参数,int类型的count,表示滑块可以达到的最大位置的值。PS:滑块最小的位置的值始终为0。
第五个参数,TrackbarCallback类型的onChange,首先注意他有默认值0。这是一个指向回调函数的指针,每次滑块位置改变时,这个函数都会进行回调。并且这个函数的原型必须为void XXXX(int,void*);其中第一个参数是轨迹条的位置,第二个参数是用户数据(看下面的第六个参数)。如果回调是NULL指针,表示没有回调函数的调用,仅第三个参数value有变化。
第六个参数,void*类型的userdata,他也有默认值0。这个参数是用户传给回调函数的数据,用来处理轨迹条事件。如果使用的第三个参数value实参是全局变量的话,完全可以不去管这个userdata参数。

这个createTrackbar函数,为我们创建一个具有特定名称和范围的轨迹条(Trackbar,或者说是滑块范围控制工具),指定一个和轨迹条位置同步的变量。而且要指定回调函数onChange(第五个参数),在轨迹条位置改变的时候来调用这个回调函数。并且我们知道,创建的轨迹条显示在指定的winname(第二个参数)所代表的窗口上。

<2>获取当前轨迹条的位置——getTrackbarPos函数

这个函数用于获取当前轨迹条的位置并返回。

C++: int getTrackbarPos(conststring& trackbarname, conststring& winname);
第一个参数,const string&类型的trackbarname,表示轨迹条的名字。
第二个参数,const string&类型的winname,表示轨迹条的父窗口的名称。

例程:

#include "stdafx.h"
//-----------------------------------【头文件包含部分】---------------------------------------
//	描述:包含程序所依赖的头文件
//---------------------------------------------------------------------------------------------- 
#include <opencv2/imgproc/imgproc.hpp>
#include <opencv2/highgui/highgui.hpp>
#include <iostream>

//-----------------------------------【命名空间声明部分】---------------------------------------
//	描述:包含程序所使用的命名空间
//-----------------------------------------------------------------------------------------------   
using namespace cv;
using namespace std;

//-----------------------------------【全局函数声明部分】--------------------------------------
//	描述:全局函数声明
//-----------------------------------------------------------------------------------------------
Mat img;

//-----------------------------【on_trackbar( )函数】------------------------------------
//	描述:轨迹条的回调函数
//-----------------------------------------------------------------------------------------------
static void on_trackbar(int, void*)
{

	int position_init=getTrackbarPos("Threshold", "Connected Components");//获得当前轨迹条所在位置的数值
	Mat bw = position_init < 128 ? (img < position_init) : (img > position_init);

	//定义点和向量
	vector<vector<Point> > contours;
	vector<Vec4i> hierarchy;

	//查找轮廓
	findContours( bw, contours, hierarchy, CV_RETR_CCOMP, CV_CHAIN_APPROX_SIMPLE );
	//初始化dst
	Mat dst = Mat::zeros(img.size(), CV_8UC3);
	//开始处理
	if( !contours.empty() && !hierarchy.empty() )
	{
		//遍历所有顶层轮廓,随机生成颜色值绘制给各连接组成部分
		int idx = 0;
		for( ; idx >= 0; idx = hierarchy[idx][0] )
		{
			Scalar color( (rand()&255), (rand()&255), (rand()&255) );
			//绘制填充轮廓
			drawContours( dst, contours, idx, color, CV_FILLED, 8, hierarchy );
		}
	}
	//显示窗口
	imshow( "Connected Components", dst );
}


//-----------------------------------【main( )函数】--------------------------------------------
//	描述: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函数,我们的程序从这里开始
//-----------------------------------------------------------------------------------------------
int main(  )
{
	//载入图片
	img = imread("1.jpg", 0);
	if( !img.data ) { printf("Oh,no,读取img图片文件错误~! \n"); return -1; }

	//显示原图
	namedWindow( "Image", 1 );
	imshow( "Image", img );
	int threshval=150;//设置初始位置
	//创建处理窗口
	namedWindow( "Connected Components", 1 );
	//创建轨迹条
	createTrackbar( "Threshold", "Connected Components", &threshval, 255, on_trackbar );//255是轨迹条最大值,默认0是最小值
	on_trackbar(threshval, 0);//轨迹条回调函数

	waitKey(0);
	return 0;
}

本文摘自:《OpenCV3 编程入门》一书

  • 1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