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中new String(“字面量“) 中 “字面量“ 是何时进入字符串常量池的?

作者:古时的风筝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994121/answer/118217570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字符串问题可谓是 Java 中经久不衰的问题,尤其是字符串常量池经常作为面试题出现。可即便是看似简单而又经常被提起的问题,还是有好多同学一知半解,看上去懂了,仔细分析起来却有发现不太明白。

  • 背景说明

本文以 JDK 1.8 为讨论版本,虽然现在都已经 JDK 14了,奈何我们还是钟爱 1.8。

  • 字符串常量池何许人也

为什么要有字符串常量池呢,像其他对象一样直接存在堆中不行吗,这就要问 Java 语言的设计者了,当然,这么做也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这就要从字符串说起。

首先对象的分配要付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开销,字符串可以说是和 8 个基本类型一样常用的类型,甚至比 8 个基本类型更加常用,故而频繁的创建字符串对象,对性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用常量池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对象创建、分配的次数,从而提升性能。

在 JDK 1.7 之后(包括1.7),字符串常量池已经从方法区移到了堆中。

  • 字面量赋值

我们把上面的那个实例代码拿过来

String s1 = "古时的风筝";

这是我们平时声明字符串变量的最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叫做字面量声明,也就用把字符串用双引号引起来,然后赋值给一个变量。

这种情况下会直接将字符串放到字符串常量池中,然后返回给变量。

那这是我再声明一个内容相同的字符串,会发现字符串常量池中已经存在了,那直接指向常量池中的地址即可。
例如上图所示,声明了 s1 和 s2,到最后都是指向同一个常量池的地址,所以 s1== s2 的结果是 true。

  • new String() 方式

与之对应的是用 new String() 的方式,但是基本上不建议这么用,除非有特殊的逻辑需要。

String a = "古时的";
String s2 = new String(a + "风筝");

使用这种方式声明字符串变量的时候,会有两种情况发生。

第一种情况,字符串常量池之前已经存在相同字符串比如在使用 new 之前,已经用字面量声明的方式声明了一个变量,此时字符串常量池中已经存在了相同内容的字符串常量。

  1. 首先会在堆中创建一个 s2 变量的对象引用;
  2. 然后将这个对象引用指向字符串常量池中的已经存在的常量;

第二种情况,字符串常量池中不存在相同内容的常量

之前没有任何地方用到了这个字符串,第一次声明这个字符串就用的是 new String() 的方式,这种情况下会直接在堆中创建一个字符串对象然后返回给变量。

我看到好多地方说,如果字符串常量池中不存在的话,就先把字符串先放进去,然后再引用字符串常量池的这个常量对象,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只是 new String() 的话,如果池中没有也不会放一份进去。

基于 new String() 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String s1 = "古时的风筝";
String a = "古时的";
String s2 = new String(a + "风筝");
String s3 = new String(a + "风筝");
System.out.println(s1==s2); // false
System.out.println(s2==s3);  // false

以上代码,肯定输出的都是 false,因为 new String() 不管你常量池中有没有,我都会在堆中新建一个对象,新建出来的对象,当然不会和其他对象相等。

  • intern() 池化

那什么时候会放到字符串常量池呢,就是在使用 intern() 方法之后。

intern() 的定义:如果当前字符串内容存在于字符串常量池,存在的条件是使用 equas() 方法为ture,也就是内容是一样的,那直接返回此字符串在常量池的引用;如果之前不在字符串常量池中,那么在常量池创建一个引用并且指向堆中已存在的字符串,然后返回常量池中的地址。

第一种情况,准备池化的字符串与字符串常量池中的字符串有相同(equas()判断)

String s1 = "古时的风筝";
String a = "古时的";
String s2 = new String(a + "风筝");
s2 = s2.intern();

这时,这个字符串常量已经在常量池存在了,这时,再 new 了一个新的对象 s2,并在堆中创建了一个相同字符串内容的对象。

这时,s1 == s2 会返回 fasle。然后我们调用 s2 = s2.intern(),将池化操作返回的结果赋值给 s2,就会发生如下的变化。

此时,再次判断 s1 == s2 ,就会返回 true,因为它们都指向了字符串常量池的同一个字符串。

第二种情况,字符串常量池中不存在相同内容的字符串

使用 new String() 在堆中创建了一个字符串对象

使用了 intern() 之后发生了什么呢,在常量池新增了一个对象,但是 并没有 将字符串复制一份到常量池,而是直接指向了之前已经存在于堆中的字符串对象。因为在 JDK 1.7 之后,字符串常量池不一定就是存字符串对象的,还有可能存储的是一个指向堆中地址的引用,现在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注意了,下图是只调用了 s2.intern(),并没有返回给一个变量。其中字符串常量池(0x88)指向堆中字符串对象(0x99)就是intern() 的过程。

只有当我们把 s2.intern() 的结果返回给 s2 时,s2 才真正的指向字符串常量池。

我明白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来看下面的一段代码返回的结果是什么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古时的风筝";
        String s2 = "古时的风筝";
        String a = "古时的";

        String s3 = new String(a + "风筝");
        String s4 = new String(a + "风筝");
        System.out.println(s1 == s2); // 【1】 true
        System.out.println(s2 == s3); // 【2】 false
        System.out.println(s3 == s4); // 【3】 false
        s3.intern();
        System.out.println(s2 == s3); // 【4】 false
        s3 = s3.intern();
        System.out.println(s2 == s3); // 【5】 true
        s4 = s4.intern();
        System.out.println(s3 == s4); // 【6】 true
    }
}

【1】: s1 == s2 返回 ture,因为都是字面量声明,全都指向字符串常量池中同一字符串。
【2】: s2 == s3 返回 false,因为 new String() 是在堆中新建对象,所以和常量池的常量不相同。
【3】: s3 == s4 返回 false,都是在堆中新建对象,所以是两个对象,肯定不相同。
【4】: s2 == s3 返回 false,前面虽然调用了 intern() ,但是没有返回,不起作用。
【5】: s2 == s3 返回 ture,前面调用了 intern() ,并且返回给了 s3 ,此时 s2、s3 都直接指向常量池的同一个字符串。
【6】: s3 == s4 返回 true,和 s3 相同,都指向了常量池同一个字符串。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