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11, 深圳, Ken Fang
特性负责人与架构师, 开发骨干人员, 测试经理, 资深测试人员, 经由协作, 完成了:
1. 微服务边界上下文 (Bounded Context) 的界定。
2. 微服务架构设计; 架构方案的选定。
3. 微服务架构上的依赖分析。
所以, 接下来特性负责人便可:
1. 将微服务内部的业务场景切片, 依场景或功能点, 拆分成一个或多个 User Stories。
2. 将微服务会与其他微服务产生交互的场景, 拆分成一个或多个 User Stories。
特性负责人, 需针对每一个 User Stories, 提供以下的信息给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
1. 会与 User Story 直接产生交互的外部使用者、系统、设备或事件。
2. 外部使用者、系统、设备或事件, 和 User Story 直接产生交互的目的。
3. 外部使用者、系统、设备或事件, 和 User Story 直接产生交互的主要场景。
4. User Story 完成标准 (验收条件):
a. 使用性: 外部使用者、系统、设备或事件是经由何种方式; 浏览器, 手机, 接口, 端口或某事件类型; 与 User Story 直接产生交互。
b. 性能
c. 可靠性
d. 安全性
在微服务产品级敏捷中, 特性负责人, 不应只是传递微服务的需求, 而应该是要能说服开发与测试人员, 能认同 User Story 的价值, 并使开发与测试人员能从产品外部的视角, 清楚明白:外部使用者、系统、设备或事件所期望 User Story 完成的定义或标准为何?
对于没被我们说服的这些开发、测试人员,我们怎能相信这些开发、测试人员,能为我们产出高质量的微服务?假如,我们自己都不把说服开发、测试人员,这么重要的事,当成是一回事,那只能再度的证明:我们自己也都是抱着一种做事的心态;只要开发、测试人员听我的命令在做事就行了。做产品和做事最大的差别,不在于做事的内容,而在于心态与文化;一种懂得尊重他人,说服他人能交心,又能严守原则与是非的心态与文化。
产品的特性负责人,对于自己所负责的特性,都无法从外部的视角,明确且清楚的定义出,什么是微服务开发完成的条件时,这样的特性负责人,除了只会使团队交付永远没有市场竞争力、永远无法使客户满意的产品外,其他什么事也没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