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迭代器与生成器

原文出处


迭代器(iterator)与生成器(generator)是 Python 中比较常用又很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今天就把它们梳理一遍,并举一些常用的例子。

for 语句与可迭代对象(iterable object):

for i in [1, 2, 3]:
    print(i)
1

2
3
obj = {"a": 123, "b": 456}
for k in obj:
    print(k)
b
a
 

这些可以用在 for 语句进行循环的对象就是可迭代对象。除了内置的数据类型(列表、元组、字符串、字典等)可以通过 for 语句进行迭代,我们也可以自己创建一个容器,包含一系列元素,可以通过 for 语句依次循环取出每一个元素,这种容器就是迭代器(iterator)。除了用 for 遍历,迭代器还可以通过 next() 方法逐一读取下一个元素。要创建一个迭代器有3种方法,其中前两种分别是:

  1. 为容器对象添加 __iter__() 和 __next__() 方法(Python 2.7 中是 next());__iter__() 返回迭代器对象本身 self__next__() 则返回每次调用 next() 或迭代时的元素;
  2. 内置函数 iter() 将可迭代对象转化为迭代器
# iter(IterableObject)
ita = iter([1, 2, 3])
print(type(ita))

print(next(ita))
print(next(ita))
print(next(ita))

# Create iterator Object
class Container:
    def __init__(self, start = 0, end = 0):
        self.start = start
        self.end = end
    def __iter__(self):
        print("[LOG] I made this iterator!")
        return self
    def __next__(self):
        print("[LOG] Calling __next__ method!")
        if self.start < self.end:
            i = self.start
            self.start += 1
            return i
        else:
            raise StopIteration()
c = Container(0, 5)
for i in c:
    print(i)
<class 'list_iterator'>
1
2
3
[LOG] I made this iterator!
[LOG] Calling __next__ method!
0
[LOG] Calling __next__ method!
1
[LOG] Calling __next__ method!
2
[LOG] Calling __next__ method!
3
[LOG] Calling __next__ method!
4
[LOG] Calling __next__ method!


创建迭代器对象的好处是当序列长度很大时,可以减少内存消耗,因为每次只需要记录一个值即刻(经常看到人们介绍 Python 2.7 的 range 函数时,建议当长度太大时用 xrange 更快,在 Python 3.5 中已经去除了 xrange 只有一个类似迭代器一样的 range)。

生成器

前面说到创建迭代器有3种方法,其中第三种就是生成器(generator)。生成器通过 yield 语句快速生成迭代器,省略了复杂的 __iter__() & __next__() 方式:

def container(start, end):
    while start < end:
        yield start
        start += 1
c = container(0, 5)
print(type(c))
print(next(c))
next(c)
for i in c:
    print(i)

<class 'generator'>

0
2
3
4
 
 

简单来说,yield 语句可以让普通函数变成一个生成器,并且相应的 __next__() 方法返回的是 yield 后面的值。一种更直观的解释是:程序执行到 yield 会返回值并暂停,再次调用 next() 时会从上次暂停的地方继续开始执行:

def gen():
    yield 5
    yield "Hello"
    yield "World"
    yield 4
for i in gen():
    print(i)

5
Hello
World
4


Python 3.5 (准确地说应该是 3.3 以后)中为生成器添加了更多特性,包括 yield from 以及在暂停的地方传值回生成器的 send()等,为了保持简洁这里就不深入介绍了,有兴趣可以阅读官方文档说明以及参考链接2。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其主要任务是找出图像中所有感兴趣的目标(物体),并确定它们的类别和位置。以下是对目标检测的详细阐述: 一、基本概念 目标检测的任务是解决“在哪里?是什么?”的问题,即定位出图像中目标的位置并识别出目标的类别。由于各类物体具有不同的外观、形状和姿态,加上成像时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干扰,目标检测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二、核心问题 目标检测涉及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分类问题:判断图像中的目标属于哪个类别。 定位问题:确定目标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 大小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 形状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状。 三、算法分类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Two-stage算法:先进行区域生成(Region Proposal),生成有可能包含待检物体的预选框(Region Proposal),再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样本分类。常见的Two-stage算法包括R-CNN、Fast R-CNN、Faster R-CNN等。 One-stage算法:不用生成区域提议,直接在网络中提取特征来预测物体分类和位置。常见的One-stage算法包括YOLO系列(YOLOv1、YOLOv2、YOLOv3、YOLOv4、YOLOv5等)、SSD和RetinaNet等。 四、算法原理 以YOLO系列为例,YOLO将目标检测视为回归问题,将输入图像一次性划分为多个区域,直接在输出层预测边界框和类别概率。YOLO采用卷积网络来提取特征,使用全连接层来得到预测值。其网络结构通常包含多个卷积层和全连接层,通过卷积层提取图像特征,通过全连接层输出预测结果。 五、应用领域 目标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安全监控:在商场、银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