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中国内地高学历技术工程师十个心酸的瞬间

来源:网络
这是一个不需要工程师的年代,官员、老板、商人大行其道。
  瞬间一:春节回家,经商富裕的二叔笑问:“隔壁的小王(中专毕业)当经理了,你什么时候当呢?还在搞技术?实在不行回来跟叔做生意”
  瞬间二:某豪华办公室写字楼,西装革履、英气勃发的市场人员小张刚签了一大单,“提成估计够技术部的工程师们干一年多的”,美女秘书们这样议论到;远方一个角落,穿着过时T恤的白头发不少的工程师正在找一个客户强烈投诉的程序bug,苦不堪言,老板每5钟问一句:“什么时候能搞定?不就是几行代码么,那么难?我当年写程序的时候。。。”
  瞬间三:一个项目,需要8个工程师,但狡猾的老板只招聘5个,一个研究生(工资6000),2个本科生(工资3000),2个专科生(工资1500),让这位研究生当项目组长,这位研究生同学欣然答应,项目进入高峰,明显人不够,但是这位研究生同学为了对得起老板给他高于另外两个兄弟的工资,基本上是天天疯狂加班,老实的他、毫无怨言,黑心的老板、得意在心,时而找他谈话:“我很看好你的!”。半年后,研究生病倒了,老板赚大钱了!
  瞬间四:美女秘书旁边议论:“小张才中专毕业,现在已经是小刘的领导了,小刘还是研究生呢,现在读书真的没用了啦”,说完,美女们发出一阵夸张的笑声。。。“小陈也不错啊,也混得蛮快”,“他呀,没什么前途,读这么多书才混成这样,一般般”
  瞬间五:一位04年毕业的研究生,正在挤公汽上班,忽然后面有人拍了一下肩膀,一看是01年毕业的本科(没读研)老同学,开着小车,说:“我送你。。。 ”,其实这位研究生也不差,不过他买的是12000/平米的房子,所以经济紧张,而他的本科老同学3年前买的是5000/平米,少供他80多万贷款,于是买了车还有不少存款。
  瞬间六:32岁的博士(某公司技术总监)去相亲,美丽时髦的女孩子可爱地问道:“你是做什么生意的?”
  瞬间七:市场部工作两年的小张提升了,因为两年他签了不少大单,工程师小赵想到:“我工作四年了,写程序数万行,什么时候提我啊?写程序真的好累。。。”,晚上,老同学打来电话:“还没转市场和管理?”
  瞬间八:从事技术工作的研究生毕业的小王只要一跟老婆吵架,有一句话老婆是必骂的:“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或者是搞技术搞傻了,看楼上的XXX,你就那点死搞技术的出息。。。”
  瞬间九:某博士下海经商,精神压力异常大,跟客户交流时候只敢说自己是专科毕业,他说:“如果我说我是博士,可能会把他们吓跑,另外,要是圈里人都知道我是博士,我只要犯一点错误,会被他们嘲笑很久,但说是专科毕业,犯错误就不会被笑话”
  瞬间十:父母生病,在家里经商的弟弟一下子拿出了XX万治病,而研究生毕业的哥哥只能拿出一点点,被亲戚们数落不孝,老家的亲戚们不会知道大城市的房价,他们也不需要知道。
------------------------

   心酸个p,怎么不说自己胆小呢。
  所有搞it的,都有一个梦想,跳巢到一个starup,薪水和以前一样,还有股票拿,最后公司上市,想百度一样能千万富翁。怎么就不想想自己创业,离开it的圈子呢。
     现在的中国是最坏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胆子越大,敢在灰色地带走,发财的机会就越多。什么能力不能力,胆子大,敢闯,运气再好点,机会来了,也就发财了,这样的人我就见过不少。搞技术的眼界狭窄,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也没有人脉,只能拿死工资。
     我个人早不做技术了,呵呵,本帖并不是说要工程师朋友们去妄自菲薄,只不过给一些准备考验读博或者准备以技术作为毕生志向的人一些参考,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准备以好心态面对我说的这些场景,这些场景都是本人见过和身边发生的事情。当然,市场兄弟也不容易,喝酒吐血的我见过N次了,不过总的来说,社会舆论和世俗对技术工程师偏见较大。
技术在表面上还是被重视的,但实际往往是做技术基本只能当民工。
  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很深科的问题,说几个主要的:
  1、我们不是处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上,门路比技术重要的多;君不见行政上是这样一来,其他还能出格?
  2、一旦某个新领域,能靠技术致富,马上,各种官办介入进来,技术慢慢有变为第二位的,直至第三、四。
  3、技术的作用被制度量化的,而门路,关系,则弹性十足。
  4、我们广大技术人员对技术有个误区,总认为技术第一位的;其实是愚民政策的结果。其实社会不是你受到的教育那样的。清高,也是搞技术的通病。
  5、往往越是国家介入的深的行业,技术越是不值钱,当然,你若做到顶级,也许会好些。大部分技术人员,其实是当官的挡箭牌,遮羞布。
  归根到底,是国家行政制度决定的,说多了,会和谐掉。
  
  奉劝刚参加工作的或将要参加工作,不要太在意“技术”,除非你的环境特殊。技术不可掌握,但你应把至少80%以上的精力发在关系等其他方面。

作者:daydayupupup 回复日期:2008-6-2 13:11:52     
  
     太偏面了,去问问华为技术牛人,七八十万算少的了,不要把会写代码的都叫工程师,那只配叫代码工人,一个月5000算多了,以后还会少的,要不断的提高,真真的工程师至少需要6,7年的功夫,现在华为不缺编码的人,就缺技术牛人,如果你在某个方面的技术有所成,那肯定不会比市场少的,但这样的人在中国太少了。
    /
    别tmd的搞笑了,拿这么多的都是剥削后面来的人,靠股票分红。
    再说了,10年前去huawei的是什么人,交大,清华扎堆,而且还是通信行业最火的时期,现在你去huawei,就是给老家伙抬轿子的。
     而且很厉害吗,你知道很多在2000年后做外贸生意做金融的现在拿多少,我对门寝室外贸班的亿万富翁就有2个。
  ==============================================
  毕业也好多年了,俺总结:
  1,IT在刚毕业前几年工资比别的行业高,以后慢慢失去优势,顺便说下,IT行业技术经验不值钱,值钱的是对行业的理解。
  2,毕业后到北京上海深圳混的,全部成为打工仔,可能前面有个什么经理的头衔
  3,我们班混得好的都是立足家乡的人脉,或者在国企慢慢熬上去了。4,其他以为自己有点技术搞个人创业几乎没有成功的。
  5,一个大学老师谈到上面那个现象时说,不是你们不优秀,而是北京上海深圳不属于你们,或者说,那里的社会资源跟你们无关,你们不在那个圈子里面。

     我毕业2年间从事技术研发..发现没有出息..因为我后面的那位哥们在那个位置坐了8年.还是那副德行...我决定该行...今年跳出来跑销售了 ....

     呵呵,搞笑,你不觉得做技术的才危险,特别是it行业的。
  技术会过时,会淘汰,被新技术淘汰,被更便宜的新人淘汰。
  很多it民工没有体会到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还在繁荣期,劳动成本
  也还算低,但是美国it民工的感受就不一样了。
  而你的关系网不会,相反,会增值,你的客户总有几个爬上去的。

      我刚从一家美国public company出来,打算做欧美软件外包中介商,不打算转市场(市场太伤身体)。我比较失望,一个是对中国it行业的失望,一个是对周围同事的失望,5年前去做外贸生意或许才是正确的选择,希望外包生意能重现当年制造业出口的辉煌。
   我觉得做it r&d的人胆子非常小,软弱,小农意识是最好的注释,天天做梦跳巢的下个公司是baidu。

制造业的倒闭潮是必然的,也是需要的。
  
  这波倒闭潮以珠三角为甚。就谈谈个人对深圳周边电子类制造业的一些观点吧。珠三角的中小企业是以电子,电器生产为代表。本人在2006年基本都在深圳常驻。每天的工作基本都是在关外或深圳周边的小镇上跑客户。
由于电子产品的生命期越来越短,一个新的电子产品从发明后,从成熟到大规模生产到充分竞争,最后大家都没有钱赚得周期基本都是2,3年的事。
  
  深圳电子类企业最通用的模式:尽早发掘一个有潜力的产品,或看到别人拿到实实在在的订单了,于是找该方案主芯片的原厂或代理商提供整机技术方案,包括硬件系统设计,软件设计(目前基本都提供源代码),测试方案等等技术资料;样机设计和生产;拿着样机到国外或在广交会上找客户;拿到订单后,找厂生产(有的自己生产)。。。。
  
  整个过程,包括许多大型企业都只需要几个低层次FAE类型的工程师,一个偏硬件,一个偏软件,几个测试人员(姑且算QA工程师吧)。如果系统比较简单,就只需要几个QA
  
  一年换个产品或2,3年换个产品对很多深圳企业非常普遍。
当时,我深感这种模式绝对不可能长久。于是就与一些企业家讨论这个问题。
  
  好几个企业家都是自己技术不错,参股制造厂创业,拿单,创业起家的。原因有几点
  1)知识产权保护的缺陷。
  一个设计,特别是软件设计,外观设计基本都是被大家广泛认为可以免费获得的。现在电子产品,许多都是嵌入式产品,里面有SOC和越来越复杂的软件设计。美国,欧洲,台湾,日韩的SOC芯片原厂靠卖芯片挣钱(目前就是这个上游行业也利润越来越低,竞争日趋激烈)
  。其中的软件基本都是免费的,比较有开放能力的整机厂就是在这些雷同的软件上面设计出自己的GUI和增加一些小功能。
  
  整个环境对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它的劳动价值是轻视的。软件工程师在国外电子企业中是比例最大的。从破坏知识产权的角度上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挖人,或者整个开放团队一起端,人有了,技术自然就有了。后来者往往利用这种方式直接掠夺了前面企业的资金投入和知识产权。
  
  深圳比较另类的例子就是茁壮。做STB嵌入式软件的,主要是中间件部分。作为一家嵌入式软件企业,在中国,能够生存和发展到比较大的规模确实非常不容易。
  其相对比较成功的关键就是能够做到技术保密。核心代码没有外流。
  
  2)产品的生命期的问题。前面说到许多电子产品的生命期很短,长期养一个团队的工程师的代价是高昂的。深圳除了华为,中兴,同洲,茁壮等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外,其他许多企业基本都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方向,什么赚钱做什么,无论对企业还是工程师自己都很难保持相对长期的稳定。
 

许多中小型制造业生存的关键是几点:
  1)进入该产品的时间早。或刚好合适,太早很可能成为烈士或小白鼠。
  2)压低售价抢单。前面说到,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包括很多技术复杂的产品的门槛都很低。谁都可以做的结果必然是价格无序竞争。订单,订单。你如果在深圳,由于基本都做外单的,你会感到企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否拿单。
  3)压低售价的逻辑推理就是压成本。拼命的压!特别是产品进入成熟期,谁的成本低,谁就是王者。老外的采购也越来越精明,许多是常驻深圳的,对产品的成本了如指掌。压价一点不含糊。
  4)厂家压低成本的手段不外乎几种: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者成本,压低材料成本等等。
  
  当劳动法颁布后,当深圳主动采取产业调整后,当RMB对美元升值后,这些做外单的企业的生存空间必然大幅下降。
  
  倒闭潮成为必然。


     我在深圳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不是人呆的地方”
  
  时间就是生命,深圳的名言,果然是名不虚传。由于产品生命期比较短,黄金挣钱的时间段有限,为了抢到最甜的部分。上至企业家,高管,下至工程师,生产线的小弟小妹。在抢单,保单的战斗中都是以透支生命的方式进行。
  
  超时,超强度工作是企业和个人生存下去的基本要求。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由于知识经济和科学发展观形同虚设,大家只有用低级,原始的竞争方式,这样就难以造就深圳真正长期有力的核心竞争力,难以推动知识经济和产业升级,难以保证企业合理的利润。
  
  高科技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产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市场次序,高科技就成为只有高投入,高风险,没有高产出的傻子才干的事情。
  
  从人文关怀来讲,这也是不长久的。人的价值更多在于创造。
  
  所以,倒闭潮是应该的。必须的。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harset=utf-8 src="http://static.bshare.cn/b/buttonLite.js#style=-1&uuid=&pophcol=3&lang=zh"></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harset=utf-8 src="http://static.bshare.cn/b/bshareC0.js"></script>
阅读(38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评论热议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