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管理BI报表的需求

83 篇文章 40 订阅
67 篇文章 4 订阅

先说一个现象:BI数据类系统与业务系统在开发模式上是一致的,核心流程都是采用“瀑布模型”,即: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开发、测试、上线。

二者采用相同的模式,但最终效果有很大差别。数据类系统常常有上线即过时的问题,而最常见的解决方法也仅仅是缩短项目周期。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BI数据类系统与业务系统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先看一下业务系统的特点:

  • 需求类型:功能需求。
  • 需求时效性:功能需求尽管也存在变更的需要,但其功能框架流程的变化相对较小,更多是流程中的某些环节、参数的变更。
  • 系统架构:业务系统可以通过流程标准化、参数化,及微服务、ESB等技术来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

与此对应,BI数据类系统的特点如下:

  • 需求类型:统计分析需求,或内容需求。
  • 需求时效性:统计分析业务框架也相对保持稳定,同时,具体的统计内容会根据运营、监管、管理的需要而变化。
  • 系统架构:数据类系统更多关注数据架构,及数据的分布、模型。

对比一下,业务系统的需求可以简单总结为:业务流程框架+参数,同时,系统架构中对应地实现了框架与参数的分离。

BI数据类系统的需求也可以简单总结为:业务分析框架+具体内容,很不幸,系统架构中没有考虑业务分析框架的实现。

为什么这样?需求提出分析方面,二者存在巨大的差别。

业务系统。

业务人员提需求时,关注业务流程,自然而然地表达:先做***,然后**,如果遇到**情况,就如何如何,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如何如何

显然,一个合格的需求分析人员是很容易将需求提炼为:业务流程框架+参数的模式。

在看一下BI数据类系统。

业务人员提需求时,大都关注具体的内容:我需要***张报表,每个报表的表样***,报表的统计口径***,报表之间的核对关系***。或,我需要查询***信息,包括哪些数据项,需要***的过滤条件。

根据业务人员的需求,需求分析人员很容易地就整理一个完备的需求清单(报表清单、查询清单、文件服务清单),按照这个清单进行设计、开发、测试是顺理成章的,且以此进行项目管理也非常清晰。

看,BI数据类系统的业务分析框架很难出现。

怎么走出这个困境?无他,通过项目的知识积累,以及需求分析的“五连问”来解决。“五连问”指,面对业务提出的需求如一张报表,分析人员需要明确:

  1. 为什么需要这张报表?
  2. 报表使用的场景?
  3. 在这些场景中,你关注哪些信息?
  4. 采用什么方法来分析、监控这些信息?
  5. 这张报表与哪些报表有关联?

在与业务人员调研、讨论这些问题过程中,需求分析人员将设计、完善“业务分析框架”。

业务分析框架包含哪些内容?

业务分析框架应该包括:场景、指标、分析方法、可视化、工具功能、数据及可得性、人员技能要求等。

最后的话

提炼整理业务分析框架,肯定需要更多、更高级的人员投入,明显增加项目成本。如果一个金融企业招标中过于强调价格因素,不论中标厂商是否拥有框架的咨询设计能力,厂商大概率不会提供这类“五连问”的服务。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