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源:帮同学用tif格式的遥感影像,进行像元值的统计计算,再生成一幅tif图。我用了Python中的libtif包来处理,libtif包可以实现tif图和numpy矩阵的互转。用libtif把原始影像转换成矩阵后,用矩阵进行计算,然后再把矩阵通过libtif输出成tif图,这样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当把生成的tif图,导入到ArcMap中时,发现会提示这个raster图像没有地理参考系,因此没有办法和其他图层进行运算。因此才有了这个问题。
tif格式是目前应用很广的图片格式,但是在文件组织结构中,可以在头部包含一些信息,例如地理坐标等信息,这样一幅带有地理信息的tif图,可以直接导入ArcMap中,被ArcMap识别到地理信息,在对应的地理位置上绘制出来。对于一个不包含任何头文件信息的tif,ArcMap当然无法直接进行地理配准等一系列地理操作。
经过摸索,发现使用ArcMap的两个工具,就可以完成给纯tif格式图像,加入地理信息这一操作。
工具一(转码):--->
--->
工具二(定义投影):--
--
-
首先,要保证对于要加入地理信息的tif图(图1)来说,肯定有和图1尺寸相同,但是有地理信息坐标的原图的。因为,你凭空造一张有任意地理信息的tif图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把图1,原图,都通过转码工具转成ASCII码格式,默认会保存成TXT,然后打开这两个TXT,会发现在TXT的前几行,都是地理信息。把原图TXT的地理信息,复制到图1TXT中,如下。
然后再把这个包含了地理信息的TXT,拖到ArcMap中,在用工具二,定义和原图一样的投影。再右键TXT,Export DATA,把TXT格式导出tif格式的影像。这样,就给tif图加上了地理坐标信息。并且投影也和原图保持一致。可以直接拖到ArcMap中,与你的地图进行计算了。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ArcMap解决tif遥感影像无地理参考系的问题。通过转码和定义投影两个工具,可以将纯tif格式的图像添加地理信息,使其在ArcMap中能够正确显示和与其他图层进行地理运算。步骤包括:将原图和无地理信息的tif转为ASCII格式,复制原图地理信息到无地理信息的txt中,然后在ArcMap中定义投影并导出为tif格式。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