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 video canvas,HTML5:使用Canvas实时处理Video

5268f80b9b1e01f982625ef6fac83ca1.png

文档内容

本文使用的XHTML文档如下所示。/p>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body {

background: black;

color:#CCCCCC;

}

#c2 {

background-image: url(foo.png);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

p {

float: left;

border :1px solid #444444;

padding:10px;

margin: 10px;

background:#3B3B3B;

}

以上代码关键部分如下:

1.创建了两个canvas元素,ID分别为c1和c2。c1用于显示当前帧的原始视频,c2是用来显示执行chroma-keying特效后的视频;c2预加载了一张静态图片,将用来取代视频中的背景色部分。

2.JavaScript代码从main.js文件导入;这段脚本使用JavaScript 1.8的特性,所以在导入脚本时,第22行中指定了版本。

3.当网页加载时,main.js中的processor.doLoad()方法会运行。

JavaScript代码

main.js中的JS代码包含三个方法。

初始化chroma-key

doLoad()方法在XHTML文档初始加载时调用。这个方法的作用是为chroma-key处理代码准备所需的变量,设置一个事件侦听器,当用户开始播放视频时我们能检测到。doLoad: function() {

this.video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ideo");

this.c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1");

this.ctx1 = this.c1.getContext("2d");

this.c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2");

this.ctx2 = this.c2.getContext("2d");

let self = this;

this.video.addEventListener("play", function() {

self.width = self.video.videoWidth / 2;

self.height = self.video.videoHeight / 2;

self.timerCallback();

}, false);

},

这段代码获取XHTML文档中video元素和两个canvas元素的引用,还获取了两个canvas的图形上下文的引用。这些将在我们实现chroma-keying特效时使用。

addEventListener()监听video元素,当用户按下视频上的播放按钮时被调用。为了应对用户回放,这段代码获取视频的宽度和高度,并且减半(我们将在执行chroma-keying效果时将视频的大小减半),然后调用timerCallback()方法来启动视频捕捉和视觉效果计算。

定时器回调

定时器回调函数在视频开始播放时被调用(当“播放”事件发生时),然后负责自身周期调用,为每一帧视频实现keying特效。timerCallback: function() {

if (this.video.paused || this.video.ended) {

return;

}

this.computeFrame();

let self = this;

setTimeout(function () {

self.timerCallback();

}, 0);

},

回调函数首先检查视频是否正在播放;如果没有,回调函数不做任何事并立即返回。

然后调用computeFrame()方法,该方法对当前视频帧执行chroma-keying特效。

回调函数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调用setTimeout(),来让它自身尽快地被重新调用。在真实环境中,你可能会基于视频的帧率来设置调用频率。

处理视频帧数据

computeFrame()方法,如下所示,实际上负责抓取每一帧的数据和执行chroma-keying特效。computeFrame: function() {

this.ctx1.drawImage(this.video, 0, 0, this.width, this.height);

let frame = this.ctx1.getImageData(0, 0, this.width, this.height);

let l = frame.data.length / 4;

for (let i = 0; i < l; i++) {

let r = frame.data[i * 4 + 0];

let g = frame.data[i * 4 + 1];

let b = frame.data[i * 4 + 2];

if (g > 100 && r > 100 && b < 43)

frame.data[i * 4 + 3] = 0;

}

this.ctx2.putImageData(frame, 0, 0);

return;

}

当它被调用后,video元素将显示最近的视频帧数据,如下所示:

202e19d824d64115bb448c1945a6bccf.png

在第2行,视频帧被复制到第一个canvas ctx1的图形上下文中,高度和宽度值指定为我们之前保存的帧大小的一半。注意,您可以通过传递video元素到绘图上下文的drawImage()方法来绘制当前视频帧。其结果是:

99ad7173276831541d216cf7e2cdba8b.png

第3行代码通过调用第一个canvas上下文的getImageData()方法,来获取原始图像数据当前视频帧的一个副本。它提供了原始的32位像素图像数据,这样我们就能够进行操作。第4行代码通过将帧图像数据的总长度除以4,来计算图像的总像素数。

第6行代码循环扫描所有像素,获取每个像素的红、绿、蓝值,同时和预定义的背景色进行比较,这些背景色将用foo.png中导入的背景图像替换。

被检测成背景的每一个像素,将它的alpha值替换为零,表明该像素是完全透明的。结果,最终的图像背景部分是100%透明的,这样在第13行代码,把它被绘制到目标的上下文中时,效果是内容叠加到静态背景上。

由此产生的图像看起来像这样:

3de2a880180f1ebf2d05b87371dd46b8.png

在视频播放时反复这样做,这样一帧接一帧处理,呈现出chroma-key的特效。

更多HTML5:使用Canvas实时处理Video相关文章请关注PHP中文网!

1428d0e076c3959ab11d28a39bc84fab.png

5268f80b9b1e01f982625ef6fac83ca1.png

本条技术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侵犯您的权益请点击此处反馈版权投诉

本文系统来源:php中文网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