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OPPO 3D结构光技术完成,下半年实现量产,O粉们期待吗?
要问现在的苹果手机跟安卓手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哪?相信稍有关注的小伙伴都知道,苹果研发出的Face ID技术已经具备了全面取代指纹识别技术的能力,而反观安卓阵营,虽然面部识别功能已经成为标配 ,但却还仅仅停留在解锁层面。
对于苹果的Face ID而言,不仅对机身的内部设计以及算法有相当高的要求,更需要非常复杂的传感器,而缺乏“统一作战”经验的安卓阵营明显难以做到。而且有相关人士预测,安卓阵营想要将面部识别技术提升至苹果的层面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但就在最近,OPPO却已经宣布研发出了安卓阵营的3D结构光技术,实力打脸。
下面来认识一下苹果的Face ID,首先是硬件层面的核心部件,分别是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和点阵投影器。泛光感应元件负责发出非结构性红外光,然后红外镜头收集反射回来的信息,最终形成红外图传给手机。在检测到人脸时,点阵投影器会发出3万个结构光点形成阵列,然后再反射回红外镜头,然后A11处理器的Neural Engine神经网络专用加速模块会根据这些脸部的深度数据点云图跟之前录入手机的3D人脸模型数据比对,最终完成整个识别过程。
所以说,3D结构光可以收集到的3D点云数据格外精确,这是目前安卓镜头无法做到的,而且因为是主动发出红外光,所以即便是在暗光环境下也不影响使用。当然有利就会有弊,3D结构光的识别距离只有一米,当然也足够用了,而且在强光环境中也会收到自然光的影响。
安卓阵营的面部识别技术虽然现在已经成为上市机型的标配,但因为识别精度方面的欠缺,还是只能用于解锁而已,而苹果的面部识别却已经到了安全支付级别,可以说安卓的面部识别任重而道远了。但现在OPPO已经研究出了自己的3D结构光,苹果在此领域的独霸可能要彻底改变了。
在这次的沟通会中关于3D结构光的具体细节OPPO并未透漏,但通过已知的信息来看跟苹果差不多,也是由三个核心部件包括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以及点阵投影器组成,各自的功能也是一样的。结构光模块位于红外镜头与点阵投影仪中间,而为了采集到更精准的深度数据,两个镜头之间有40毫米的距离,因此OPPO的3D结构光模组最终的宽度要比苹果齐刘海宽处一些。但令人惊奇的是在现场演示中OPPO的3D结构光录入与解锁速度跟iPhone X相比居然要快。
除此之外,3D结构光还可用于3D光效和3D美颜,前者与iPhone X的3D光效差不多,而3D美颜就比较厉害了,可以将现在几百个面部特征的的采集提升到成千上万个,美颜效果自然更好,而且更立体。
在一系列应用领域中3D视频通话一定是最令人激动的,在沟通会当天OPPO也向大家展示了基于5G网络下的3D视频通话,但是很可惜的是因为5G网络还未正式商用,所以3D视频通话与大家见面的时间可能还相对要久远一些。尽管如此,却还有令人振奋的消息,就是OPPO官方已经承诺,搭载3D结构光技术的手机追完会在今年年底与大家见面,让我们一同期待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