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曾是生僻字的冏字,如今因为网络语言的发达变成酷语。
本报记者董钊实习生赵松刚
曾被生僻字搞得愁眉紧锁
“最近这5年好多了,前些年没少让我们为难。”在济南市公安局信息中心,一名人口信息技术人员说,1994年,国家开始使用计算机系统统计人口信息,由于当时的电脑字库中只有不到6000个汉字,统计时满屏的“※”。一向对工作驾轻就熟的他,常常被眼前这些生僻名字搞得愁眉紧锁。
“当时的生僻字问题非常突出,6000个汉字根本满足不了需求。”这位技术人员介绍,“后来我们不断更新字库,2004年,市局投入36万元把原来的6000字扩展到了13000字,其中包括了中日韩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现用字。”据了解,这个字库使用特殊输入法,能够把韩文、日文和中文中大量的繁体和生僻字输入到电脑中,其中也涵盖了《康熙字典》中大量的古文字。
仍有五名字难住电脑
不过,即便是如此庞大的字库,仍会被难倒。目前全市还有5个“另类”名字,在电脑上无法打出来。“这5个名字结构非常复杂,不包括在这13000字之内,多次调解要求相关人改名也没有效果,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用黑框代替。”这名技术人员介绍。
提起这5个“超凡脱俗”的名字,实在是有点“家族自创”仅限内部交流的味道。市局工作人员见多识广,也曾试图找到这几个字的出处,却都是无功而返。“这几个字很别扭,从来没有见过,都是一些祖上留下来的‘遗产’,念什么全凭本人一厢情愿。”这位工作人员分析,这几个字应该属于异体字,是家族从上到下流传下来的文字,根本无从考究。这种自创的文字,不具备应有的社会作用,对于社会交流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产生危害,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我们不可能把这种自创的文字输入到电脑系统中。”工作人员斩钉截铁地说。
规范用字是件好事
“生僻姓名不可取,这会给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无论是应聘找工作还是办理学籍考学等,都会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这名技术人员说,“银行系统和教委的字库中包含的文字大多是常用字,比我们的13000字少近一半。”据了解,姓名中含有一般人无法辨识的生僻字,经常会让本人陷入尴尬的境地,无论是日常简单的交流,还是办理相关证件,都会走很多弯路。
对于一些地方已经实行的起名限制政策,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支持,“国家出台限制政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做好公安内部工作,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而且对于社会行政管理工作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最重要的是,老百姓受益了,交流容易了,办事也更方便了。”
近年来,济南市公安局花费36万元把原来的户籍字库从6000字扩展到13000字,其中包括了中日韩在内的几乎所有常用和非常用字。然而,如此庞大的字库仍然难以全部应对省城的人名,至今还有5个姓名无法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