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配置nat端口转换,NAT网络地址转换——静态NAT,端口映射(实操!!)

本文详细介绍了NAT的概念、工作原理、实现方式,特别是静态NAT和端口多路复用(PAT)。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在R1路由器上配置静态NAT,实现内部网络IP地址到全局IP地址的转换,并通过端口映射让公网客户端访问Linux服务器上的Web服务。通过调试输出验证了NAT转换的正确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NAT概述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1994年提出的。当在专用网内部的一些主机本来已经分配到了本地IP地址(即仅在本专用网内使用的专用地址),但现在又想和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并不需要加密)时,可使用NAT方法

NAT的工作原理

借助于NAT,私有(保留)地址的"内部"网络通过路由器发送数据包时,私有地址被转换成合法的IP地址,一个局域网只需使用少量IP地址(甚至是1个)即可实现私有地址网络内所有计算机与Internet的通信需求。

NAT实现方式

NAT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Dynamic Nat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

静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IP地址对是一对一的,是一成不变的,某个私有IP地址只转换为某个公有IP地址。借助于静态转换,可以实现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中某些特定设备(如服务器)的访问。

动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用IP地址时,IP地址是不确定的,是随机的,所有被授权访问上Internet的私有IP地址可随机转换为任何指定的合法IP地址。也就是说,只要指定哪些内部地址可以进行转换,以及用哪些合法地址作为外部地址时,就可以进行动态转换。动态转换可以使用多个合法外部地址集。当ISP提供的合法IP地址略少于网络内部的计算机数量时。可以采用动态转换的方式。

端口多路复用:(Port address Translation,PAT)是指改变外出数据包的源端口并进行端口转换,即端口地址转换(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采用端口多路复用方式。内部网络的所有主机均可共享一个合法外部IP地址实现对Internet的访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IP地址资源。同时,又可隐藏网络内部的所有主机,有效避免来自internet的***。因此,目前网络中应用最多的就是端口多路复用方式。

NAT的优缺点

(1)NAT的优点

节省共有合法IP地址

处理地址重叠

增强灵活性

安全性

(2)NAT缺点

延迟增大

配置和维护的复杂性

不支持某些应用,可以通过静态NAT映射来避免

NAT包含四类地址

内部局部地址

外部局部地址

内部全局地址

外部全局地址

NAT的转换条目

简单转换条目

扩展转换条目

静态NAT配置案例

实验拓扑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