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架构提升单台服务器性能,超融合架构

超融合架构是将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整合到同一套单元设备如x86服务器中,通过在物理服务器上运行虚拟化软件,在虚拟化软件上运行分布式存储服务供虚拟机使用。

分布式存储可以运行在虚拟化软件上的虚拟机里,也可以是与虚拟化软件整合的模块,除了虚拟化计算和存储,超融合架构还可以整合网络以及更多的平台和服务,将计算、网络和存储集成在一个设备内,将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相融合,每个节点同时兼具提供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的任务,是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终极技术途径。

传统SAN存储结构,每台服务器每秒钟都在往存储的磁盘上写入和读出大量的数据,全球的IT数据每年在以40%的速度增加中,这就意味着服务器和磁盘的数据交互越来越多,数据存取速度要求很快,如何保证上层越来越多的虚拟机同时对下面的磁盘读写数据速度不受限制,仅靠越来越快、核数越来越多的CPU是不够的,瓶颈在于传统存储的硬盘太慢了,CPU大部分计算能力都空闲或者说在等待存储数据传输过来。传统存储容量和性能与上层众多虚拟机可扩展的计算能力不匹配,不能满足众多虚拟机同时对磁盘大量数据交互的需求,传统SAN存储遭遇I/O瓶颈,会严重影响上层服务器业务应用的体验。

而超融合架构不用把数据从存储端取出来,然后通过网络传输到计算端,而是将计算直接分发到存储上运行,将计算作为传输单元进行传输,这样大量的存储数据都是本地访问,不需要再跨网络传输了,自然访问速度很快。于是自然而然地,“计算”和“存储”融合在了一台服务器上,这里也可以看到超融合架构的一个优势就是,本地访问数据,不必跨网络。

超融合架构通过完全去掉传统存储,利用分布式文件系统来提供不可限量的性能和容量,在这个基础上,甚至全部使用闪存来构建Cache,再通过Cache进行加速。因此,超融合架构不是为了让单台服务器的存储飞快,而是为了让每增加一台服务器,存储的性能就有线性的提升,这样的存储结构才不限制有大量数据交互的业务运行,并保证业务体验具有良好的效果。

传统IT基础设施建设在新需求下捉襟见肘,特别是在IT能力的核心提供者数据中心领域,传统IT建设的问题日渐严重,成为运营商业务运营及业务革新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正是超融合系统所能提供的核心能力所在。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