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编程 ---- 封装

封装

  什么是封装

    封装就是将复杂丑陋的,隐私的细节隐藏到内部,对外提供简单的使用接口.

    对外隐藏内部实现细节,并提供访问的接口

为什么需要封装

  两个目的

  1.为了保证关键数据的安全性

  2.对外部隐藏实现细节,隔离复杂度

什么时候应该封装

  当有些数据不希望被外界可以直接修改时

  当有一些函数不希望给外界使用时

如何使用: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ID)
        self.name = name
        self.__ID = ID

p = Person('yzy','1122334455')

#在不想被外界修改的数据前面加上__

被封装的内容的特点:

  1.外界不能直接访问

  2.内部依然可以使用

权限

学习了封装后就可以控制属性的权限

在python中只有两种权限:
  1.公开的,默认就是公开的

  2.私有的,只能由当前类自己使用

在外界访问私有内容

属性虽然被封装了,但是还是需要使用的,在外界如何访问?

  通过定义方法类完成对私有属性的修改和访问

class Download:
    def __init__(self,filename,url,buffer_size)
        self.filename = filename
        self.url = url
        self.__buffer_size = buffer_size

    
    def start(self):
        if self.buffer_size <= 1024*1024:
            print('开始下载...')
            print('当前缓冲区的大小',self.buffer_size)
        else:
            print('内存炸了')
    
    def set_buffer_size(self,size):
        if type(size) == int:
            self.buffer_size = int
        else:
            print('请输入整型')
    
    def get_buffer_size(self):
        return self.buffer_size

d = Download('奥特曼','www.baidu.com',1024*1024)
 
d.start()
#通过函数去修改内部封装的属性
d.set.buffer_size(1024*520)

#通过函数访问内部封装的属性
print(d.get_buffer_size())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在外界修改这个关键数据时,做一些限制
  
            

property

通过方法来修改或访问属性,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这给对象的使用者带来了麻烦.

使用必须知道哪些是普通属性,哪些是私有属性,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调用他们

property

有三个相关的装饰器

@property  #该装饰器用在获取属性的方法上
@key.setter  #该装饰器用在修改属性的方法上
@key.deleter  #该装饰器用在删除属性的方法上

注意:key是被property装饰的方法的名臣,也就是属性的名称

  内部会创建一个对象,变量名称就是函数名称

  所以使用setter和deleter时,必须保证使用对象的名称去调用方法,所以是key.setter  

class A:
    def __init(self,name,key):
        self.name = name
        self.__key = key

    @property
     def key(self):
            return self.__key

    @key.setter
    def key(self,new_key):
        if new_key <= 100:
            self.__key = new_key
            print('修改成功')
        else:
            print('修改失败')

    @key.deleter
    def key(self)
        del self.__key
        print('删除成功')

a = A('yyy',123)
print(a.key)
a.key = 90
print(a.key)

del a.key

python实现封装的原理

就是在加载类的时候,把__替换成_类名__

python 一般不会强制要求程序必须怎么怎么得

封装总结:
对外部隐藏内部的实现细节,并提供访问接口

好处:

  1.安全性提高

  2.隔离复杂度

语法:将要封装的属性或方法名称前加上双下划线

访问被隐藏的属性:

  提供用于访问和修改的方法

使用property装饰器可以将一个方法伪装成普通的属性,保证属性之间调用方法一致

封装的实现原理,替换变量名称

property 可以用来实现计算属性

计算属性指的是:属性的值,不能直接获得,必须通过计算才能获取

例如:求正方形的面积

class Square:
    def __init(self,width):
        self.width = width

    @property
    def area(self):
        return self.width * self.width

a = Square(10)

print(a.area())

接口

接口是一组功能的集合,但是接口中仅包含功能的名字,不包含具体的实现代码

接口本质是一套协议标准,遵循这个标准的对象就能被调用

 

接口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扩展性:

例如电脑提前指定一套USB接口协议,只要你遵循该协议,你的设备就可以被电脑使用不需要关心到底是鼠标还是键盘

案例

class Mouse:
    def open(self):
        print("鼠标启动....')
    def close(self):
        print('鼠标关闭...')
    def read(self):
        print('获取了光标位置....')
     def write(self):
        print('鼠标不支持写入')

def pc(usb_device)
    usb_device.open()
    usb_device.read()
    usb_device.write()
    usb_device.close()

m = Mouse
# 将鼠标创给电脑
pc(m)

class Keyboard:
    def open(self):
        print("键盘启动....')
    def close(self):
        print('键盘关闭...')
    def read(self):
        print('获取了按键字符....')
     def write(self):
        print('可以写入灯光颜色...')

k = Keyboard()
pc(k)

在上述案例中,pc的代码一旦完成,后期无论什么样的设备,只要遵循了USB接口协议,都能够被电脑所能调用,接口主要是方便了对象的使用者,降低了使用者的学习难度,只要学习一套使用方法,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问题:

  如果子类没有按照你的协议来设计,也没办法限制他,将导致代码无法运行

抽象类

指的是 包含抽象方法(没有函数体的方法)的类

作用:可以限制子类必须类中定义的抽象方法

 

 

接口是一套协议规范,明确子类们应该具备哪些功能

抽象类是用于强制要求子类必须按照协议中规定的来实现

然而,python不推崇限制你的语法, 我们可以设计成鸭子类型,既让多个不同类对象具备相同的属性和方法.对于使用者而言,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轻松的使用各种对象

abc模块的使用

abc是abstract class的缩写   翻译成抽象类

抽象类的定义:类中包含  没有函数体的方法

import abc
class AClass(metaclass=abc.ABCMeta):
    @abc.abstractmethod
    def run(self):
        pass
    
 class B(AClass):
    
    def run(self):
        print('runrunrun')

b = B()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KrisYzy/p/11251071.html

以下是对提供的参考资料的总结,按照要求结构化多个要点分条输出: 4G/5G无线网络优化与网规案例分析: NSA站点下终端掉4G问题:部分用户反馈NSA终端频繁掉4G,主要因终端主动发起SCGfail导致。分析显示,在信号较好的环境下,终端可能因节能、过热保护等原因主动释放连接。解决方案建议终端侧进行分析处理,尝试关闭节电开关等。 RSSI算法识别天馈遮挡:通过计算RSSI平均值及差值识别天馈遮挡,差值大于3dB则认定有遮挡。不同设备分组规则不同,如64T和32T。此方法可有效帮助现场人员识别因环境变化引起的网络问题。 5G 160M组网小区CA不生效:某5G站点开启100M+60M CA功能后,测试发现UE无法正常使用CA功能。问题原因在于CA频点集标识配置错误,修正后测试正常。 5G网络优化与策略: CCE映射方式优化:针对诺基亚站点覆盖农村区域,通过优化CCE资源映射方式(交织、非交织),提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和无线接通率。非交织方式相比交织方式有显著提升。 5G AAU两扇区组网:与三扇区组网相比,AAU两扇区组网在RSRP、SINR、下载速率和上传速率上表现不同,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适合的组网方式。 5G语音解决方案:包括沿用4G语音解决方案、EPS Fallback方案和VoNR方案。不同方案适用于不同的5G组网策略,如NSA和SA,并影响语音连续性和网络覆盖。 4G网络优化与资源利用: 4G室分设备利旧:面对4G网络投资压减与资源需求矛盾,提出利旧多维度调优策略,包括资源整合、统筹调配既有资源,以满足新增需求和提质增效。 宏站RRU设备1托N射灯:针对5G深度覆盖需求,研究使用宏站AAU结合1托N射灯方案,快速便捷地开通5G站点,提升深度覆盖能力。 基站与流程管理: 爱立信LTE基站邻区添加流程:未提供具体内容,但通常涉及邻区规划、参数配置、测试验证等步骤,以确保基站间顺畅切换和覆盖连续性。 网络规划与策略: 新高铁跨海大桥覆盖方案试点:虽未提供详细内容,但可推测涉及高铁跨海大桥区域的4G/5G网络覆盖规划,需考虑信号穿透、移动性管理、网络容量等因素。 总结: 提供的参考资料涵盖了4G/5G无线网络优化、网规案例分析、网络优化策略、资源利用、基站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无线网络优化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如NSA终端掉4G、RSSI识别天馈遮挡、CA不生效等。 强调了5G网络优化与策略的重要性,包括CCE映射方式优化、5G语音解决方案、AAU扇区组网选择等。 提出了4G网络优化与资源利用的策略,如室分设备利旧、宏站RRU设备1托N射灯等。 基站与流程管理方面,提到了爱立信LTE基站邻区添加流程,但未给出具体细节。 新高铁跨海大桥覆盖方案试点展示了特殊场景下的网络规划需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