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CEO曹国伟
去年5月,新浪(Nasdaq:SINA)股价还在35美元左右徘徊;当时,投行最乐观的估计不过是新浪股价可到53美元左右。但从去年7月开始,新浪股价持续走高,到上周,新浪股价盘中达到94.3美元,创历史新高。
微博,无疑是新浪价值激增的最大功臣。里昂证券的詹姆斯·李说:“新浪微博服务推出仅仅一年,注册用户就已经达到了4000万人(去年10月已经达到5000万)。投资者普遍对借助新浪微博进行直接营销的前景感到兴奋。”
在新浪CEO曹国伟勾画的蓝图中,拥有庞大用户群的微博,将给新浪带来新的盈利模式———新浪此前并不擅长的搜索、电子商务、游戏等领域,都可以通过与微博的嫁接,演变出新的商业模式。他甚至强调,要看准新趋势做大布局“哪怕是革自己的命”。
看准新趋势,哪怕是革自己的命
南方都市报:去年5月时,我看到投行对新浪股价的乐观估值在53美元左右,但现在,新浪的股价已经突破了90美元,您觉得是什么因素提升了新浪的价值?新浪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曹国伟:这其实是整个市场对微博、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看好,不仅仅是对国内企业。比如社交网站Facebook,一两个月之前的估值大约是500亿美元,现在已经接近800亿美元了。还有Twitter,去年12月的估值是40亿美元,在最近的一些收购谈判中,Twitter的估值已经达到80亿至100亿美元。
新浪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在新媒体上的影响力和布局。它是门户、博客加微博的平台,有最广泛的渠道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
南都:有一种观点认为,创新的活力往往来自于小公司,而巨无霸不可避免面临创新能力下降和创新动机的减弱,新浪如何保持自己的创新基因,发现并抓住市场机遇?
曹国伟:我们的微博不是创新吗?有人说我们模仿了Twitter,但新浪微博“评论+转发”的模式、多媒体的呈现方式,都是Twitter不具备的。创新不是口号,不是简单说我和别人不一样就是创新,而是要符合市场和用户的需要,另外,创新也不代表就有商业价值。
当然,和毫无限制、毫无负担的小型创新公司相比,大公司要突破原有的业务模式,寻找新模式,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新浪微博有独立的团队去运营,有一套新的体制和文化、新的激励机制、新的经营方式。
媒体有各种形态,新浪有门户、博客、微博,不可避免有重叠的部分,新模式会对原有模式产生冲击,但我们要看到未来的趋势,在新领域里有所布局。
互联网产品更替速度很快,我们说“各领风骚三五年”,所以如果你看到那个产品代表未来趋势的话,哪怕革自己的命,也要在这个领域发展。
新浪微博未来赚钱没问题
南都:您反复提到了微博对新浪的重要性。2011年,网易、搜狐都将在微博领域奋起直追,腾讯最近也宣布它的微博用户数过亿,新浪如何面对这场竞争?现在新浪微博的用户数有多少?
曹国伟:在国外,一个公司创新了一种模式,其他公司就不会做;但在中国,互联网创新很难得到法律保护,创新模式很容易被复制,唯一的壁垒是规模壁垒。
新浪微博已经吸引了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并形成了很强的社交关系,已经形成了规模壁垒。新浪微博这种原生的、自发的关系,比某些同行靠捆绑、转移来的用户,忠诚度要高得多,生命力也要强得多。
去年10月,新浪微博的用户数是5000万,最新的数据不便对外透露。你可以看一些第三方的研究报告,新浪微博在使用时间等指标上是遥遥领先的。
当然,竞争不可避免,对手的举措也会增加竞争成本,一定程度上稀释用户。但微博有三个核心要素:用户、用户关系和信息流。我们的用户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社交关系,而社交关系的转移成本是很高的,所以我们只要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就可以保持优势,拥有更强的聚集能力。
南都:您之前说,不急着让微博赚钱,但这么庞大的用户群,给人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新浪微博什么时候能赚钱?
曹国伟:从现阶段来说,我们不太在意是否盈利。互联网经验告诉我们,一开始就关注盈利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在积聚了庞大的用户群后,才发展出可扩展的盈利模式。比如Facebook,去年净利润是6亿美元,今年估计可以达到20亿美元,它也是用5、6年时间在做用户积累。
用户的聚集和规模,这是互联网公司的价值所在。为什么国内视频网站并没有盈利,但上市后市值很高?为什么Twitter去年收入才4500万美元,但估值已经近100亿美元?我们一定是发展产品、用户体验,并通过不断优化,扩大用户规模,在最快的时间建立起用户规模壁垒。
只要有大量用户,形成一个大的生态圈,新浪微博未来的收入和盈利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现在的精力主要是做好产品和服务,不要有战略上的偏失。
南都:您构想的微博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曹国伟:有社交关系、有黏性的用户是有商业价值的,你可以根据属性、行为、地域做针对性服务,而互联网的盈利的模式无非是广告、搜索、电子商务、游戏这几类。
比如搜索,Facebook、Twitter上都有搜索,新浪微博也有搜索功能来筛选内容。和传统搜索不一样,这种搜索代表的是一种即时的、实时的搜索。所以我们会考虑把搜索、电子商务、广告这些和微博嫁接。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互补互利
南都:新浪、搜狐、腾讯都在推进自己的地方门户战略,请问综合门户网站地方站的定位是什么?商业机会在哪里?
曹国伟:门户的盈利方式是大品牌广告,但客观而言,地方门户的商业支撑点比较弱。
我们在上海、广东、四川、河南、福建5个地方建立了地方门户,今年至少要增加10个本地化网站,但不仅仅是做新闻内容,还要做一些本地化的细分服务,研发一些互动产品,和微博对接,在线下扎根。单纯的新闻内容,不是用户所需求的,也不是商业机会所在。
南都:本月初,默多克旗下的新闻集团推出了专为苹果公司iPad和其他平板电脑设计的全球第一份网络收费报纸《日报》(TheDaily),默多克认为,《日报》是在数字时代使新闻收集业务生存下去的模式。您认为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路径究竟是什么?像微博这样的“自媒体”、还有新媒体、传统媒体应当是怎样的相处生态?
曹国伟:我觉得传统媒体建立数字化平台,一方面可以实时更新信息,弥补报纸在时效性上的不足;另外也能拓展数字化的发行渠道,无疑是有必要的。
但如果仅仅是把报纸上的内容搬到网上,做成纯粹是内容的新闻网站,这种模式下的商业机会并不多,对用户数量的拉动效果也很有限,独立存在价值不大。传统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要和本地化的商业机会结合起来,基于本地化需求,实现服务手段的多样化,最终实现本地化增值。
至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网络媒体从一开始,就和传统媒体互补互利:网络媒体需要传统媒体提供的内容;传统媒体需要互联网扩大其传统渠道和影响力。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应用+平台”带给平面媒体新的发展契机,传统媒体一定要突破移动终端,最重要的是品牌、影响力和媒体能力。